一根粗细均匀的细铁丝剪掉一半后,剩下部分的电阻将变为原来的 ,若将这两段剪断后的铁丝两端拧在一起当成一个电阻,阻值将变为原来的 。
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欧姆的名字作为单位的是( )
A.电流 | B.电压 | C.电阻 | D.电功率 |
以下四个物理量的单位,属于电阻单位的是( )
A. V | B. J | C. W | D.Ω |
下列做法中,使电阻丝的电阻变大的是
A.把电阻丝拉长 | B.把电阻丝对折 |
C.把电阻丝剪掉一段 | D.把电阻丝绕成螺丝管 |
导体的电阻式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 ;有两段导线甲和乙,在相同电压下,通过导线甲的电流较小,通过导线乙的电流较大,可知导线 的电阻较大.(选填“甲”或“乙”)
下列四位科学家中,以他的名字命名电阻单位的是( )
A.安培 | B.欧姆 | C.瓦特 | D.伏特 |
(1)图所示的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是 Ω。
(2)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规律时,他们先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小灯泡的电阻可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猜想二:小灯泡的电阻可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猜想三:小灯泡的电阻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接下来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进行探究,他们具体的探究过程为:
(1)完成电路连接,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最 (填"左"或"右" 端。
(2)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电流表的示数发生变化,则故障原因可能是小灯泡 (填"断路"或"短路" 。
(3)故障排除后,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前4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5次实验的电流值如图所示,则电流大小为 A。
次数 |
1 |
|
2 |
3 |
4 |
5 |
电压(U/V) |
0.5 |
|
1.0 |
1.5 |
2.0 |
2.5 |
电流(I/A) |
0.18 |
|
0.30 |
0.38 |
0.44 |
0 |
(4)根据上表记录的实验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绘出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大致图像。通过图像分析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
在超导状态下,导体的电阻R= Ω;如果利用超导输电线进行远距离输电,导线 (选填“会”或“不会”)发热.
计算机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它包含许多物理知识.
(1)彩色液晶显示屏上的丰富多彩是由 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主机集成电路的部分元件利用了 (选填“半导体”或“超导体”)材料;
(3)电路元件极易“落”满灰尘,是因为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
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伏,10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5库,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 焦,导体的电阻为 欧。若导体两端电压增加到6伏,则通过导体的电流变为 安。
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2伏,通过它的电流为0.6安,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库,其电阻为 欧。当通过它的电流为0.3安时,该导体的电阻为 欧。
在以下所述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阻单位的是
A.欧姆 | B.伏特 | C.瓦特 | D.焦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