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2015年汕尾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l)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处于               (选填“A”或“B”)端;
(2)实验中,所测的数据如表一所示,由表一数据可得:在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比;
表一

R=10Ω
电压/V
1.5
2
2.5
电流/A
0.15
0.2
0.25

表二

U=2V
电阻/Ω
5
10
20
电流/A
0.4
0.2
0.1

 
(3)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所测的数据如表二所示:
① 依据表格和电路图分析,将电阻R 由5Ω换成10Ω,闭合开关进行实验时,应向   (选填“A”或“B”)端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     V 不变;
② 根据表二数据可得:在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名称】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中
【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们连接的简单的电路中接入了一个“神秘盒”后,如图23所示,闭合开关,小灯泡变得更亮了,接着老师又对盒内的某个元件进行操作后灯却慢慢变暗了。针对此现象小明想小灯泡先变得更亮是因为老师在“神秘小盒”内接有          ,小灯泡后来变暗则是老师对盒内的         进行了操作,才使得小灯泡中的电流发生了变化。于是他想:电路中的电流受电压和电阻的影响,那么电流与电压、电阻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进行猜想】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同学们作出了如下两个猜想:
猜想一:导体中的电流可能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猜想二:导体中的电流可能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设计并进行实验】
为了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应控制          不变。小宇利用如图24所示的电路,通过改变干电池节数的办法获得多组数据。小杰利用图25所示的电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也获得了多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R1=5Ω
R2=10Ω
R3=20Ω
实验序号
电压U/V
电流I/A
实验序号
电压U/V
电流I/A
实验序号
电压U/V
电流I/A[
1
1
0.20
4
1
0.10
7
1
0.05
2
2
0.40
5
2
0.20
8
2
0.10
3
3
0.60
6
3
0.30
9
3
0.15[

 
【分析与论证】略
【评估】(1)小宇与小杰的方案相比,       方案好些,原因是                         。(写出一点即可)
(2)小杰利用三个电阻分别进行三次实验的目的是                      
(3)图甲是小杰利用电阻         (选填R1、R2或R3)的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乙是利用上表中实验序号                  的数据画出的图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l)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处于     (选填“A”或“B”)端;
(2)实验中,所测的数据如表一所示,由表一数据可得:在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比;

(3)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所测的数据如表二所示:
①依据表格和电路图分析,将电阻R 由5Ω换成10Ω,闭合开关进行实验时,应向   (选填“A”或“B”)端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     V 不变;
② 根据表二数据可得:在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探究小灯泡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明选择额定电压为2.5伏的小灯泡,电压为4伏的电源以及其他相关器材按图甲连接电路,进行实验。

(1)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观察到  时,可以判断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 A 端开始移动,直到灯泡正常发光,在此过程中测得小灯泡电流和电压的几组数据,并正确画出曲线 a ,如图乙所示,该实验小明选择的滑动变阻器可能是  

A 、滑动变阻器 R 1 ( 20 欧,3安) B 、滑动变阻器 R 2 ( 50 欧,2安) C 、滑动变阻器 R 3 ( 2000 欧,0.25安)

(3)小明在图乙中还画出了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 b ,老师据图指出该曲线是错误的,其理由  

来源:2017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压为 6 V 的电源,电流表 ( 0 - 0 . 6 A ) ,电压表 ( 0 - 3 V ) ,开关,阻值分别为 5 Ω 10 Ω 15 Ω 20 Ω 的定值电阻各1个,最大阻值分别为 10 Ω 50 Ω 的滑动变阻器各1个,导线若干。

(1)如题图所示的实验电路中,正确的是    ,应选用最大阻值为    Ω 的滑动变阻器。

(2)若按图乙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可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   (选填"向右""反向"或"几乎不" ) 偏转。

(3)按正确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但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两表的示数均保持不变,经判断是接线有误,错误可能是   

(4)纠正错误后,依次更换定值电阻,并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 2 . 5 V 进行实验。请将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补充完整。

U =   

实验序号

1

2

3

4

  

20

15

10

5

  

来源:2020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电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猜   想】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②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③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 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三个定值电阻(5 Ω、10 Ω、15 Ω),两只滑动变阻器(20 Ω 2 A、50 Ω 1 A),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
(1)根据图所示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2)小明按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指针超过量程。小明操作中的错误是                                                
(3)小明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通过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测得电流、电压的值如表一。分析数据可得出猜想      是正确的。

(4)小红在探究猜想③时,先将5 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并记下电流值;再分别改接10 Ω、15 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猜想③是正确的。实验中,小红多次移动变阻器滑片的目的是                  

(5)小华在探究猜想③时,重新设计了电路,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得到了与表二相同的数据,也完成了实验探究。小华与小红的实验相比不同之处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
(1)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未连成完整的电路连接起来(导线不能交叉)。

(2)调节滑片位置,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读出其中三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表(一)中所示。由表(一)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次序
1
2
3
电压(V)
2.0
4.0
6.0
电流(A)
0.1
0.2
0.3

表一
表二

次序
1
2
3
电阻(Ω)
5
10
15
电流(A)
1.2
0.6
0.4

(3)如果仍用图甲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当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后,每次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             不变.实验记录数据如表(二)所示,根据表(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器材使用正确,量程选用合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时:

(1)请在图甲中把余下部分的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2)实验过程中必须控制       不变;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为    A。
(3)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4)当把电路中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时,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填“左”或“右”)移动。

次数
1
2
3
R/Ω
5
10
25
I/A
0.5
0.25
0.1

(5)实验记录的数据如右表所示,由此所得出的结论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强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实验探究“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一个开关,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两只滑动变阻器(10Ω 2A、20Ω 1A),导线若干.

(1)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并得到多组实验数据,由这些数据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中,小强先用5Ω的电阻,当电压为2.5V时,读出电流值;接着他换用10Ω的电阻继续做实验,此时应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V,再读出此时的电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Ⅴ),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四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两只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为“20Ω2A”、“50Ω1A”),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甲的电路图用笔画线将图乙实物图连接完整(注意电流表的量程选择);
(2)小李实验时,在c、b间先接入5Ω的电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Ⅴ,并记下相应的电流值;再改接10Ω的电阻,此时滑片P应向      (选填“E”或“F”)端移动,小李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目的是:     
(3)小李为完成用四个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他应选择的滑动变阻器规格是     
(4)小东组按图把5Ω的电阻接入,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当电压表示数变大时,电流表示数随之减小,原因可能是     
(5)该实验的结论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刚同学用实验探究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随加在该段导体两端电压变化的规律.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电压U/V
6.0
3.0
2.0
1.5
1.2
1.0
电流I/A
1.20
0.60
0.40
0.30
0.24
0.20

(1)在他的实验过程中应该控制不变的物理量是     
(2)分析表中的数据,能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时,准备了以下器材:干电池 ( 1 . 5 V ) 两节,电流表 ( 0 ~ 0 . 6 A 0 ~ 3 A ) 、电压表 ( 0 ~ 3 V 0 ~ 15 V ) 、滑动变阻器 ( 20 Ω 2 A ) 、定值电阻 ( 5 Ω ) 、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电路,将乙图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应处于  (选填“ A ”或“ B ) 端。

(3)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原因可能是  

(4)实验过程中,要使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大,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应向  (选填“左”或“右” ) 移动。

(5)实验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A

(6)试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 P ,测出通过定值电阻 R 的不同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表所示。老师看后说其中一次是错误的。帮小明分析出错的是第  次,原因是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压 U / V

0.5

1.0

1.5

2.0

2.5

3.0

电流 I / A

0.1

0.2

0.3

0.4

0.5

0.6

来源:2016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五个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8Ω、12Ω、18Ω、24Ω、30Ω)、滑动变阻器(1A 30Ω)、开关、导线若干.

(1)小华选用8Ω的定值电阻,根据甲图连接实物,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超过其量程,电流表示数不为零,则以下操作中,最合理的操作是     

A.立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
B.断开开关,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量程改为15V
C.断开开关,检查定值电阻是否发生断路
D.断开开关,检查滑动变阻器是否发生短路

(2)排除故障后,小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      V,记下此时对应的电流;将定值电阻阻值换为12Ω时,则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左”、“右”)移动,使电压表保持图乙的值不变,才能完成第二组数据的测量.
(3)测量第三组数据时,小华换用阻值为30Ω的定值电阻,无论怎样移动滑片,无法完成实验,因为电压表示数总比图乙的示数      (“大”、“小”).通过分析计算,小华认为若用现有的方案和器材完成实验,接入的定值电阻阻值不得大于      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用图1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

(1)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原因可能是     

A.电流表断路 B.电压表断路 C.R1断路 D.R2断路

(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R1/R2).图2是这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3)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当R1的阻值是2Ω,电流表示数是1.0A;要使电流表示数是0.5A,R1的阻值是      Ω;多次测量后,作出的I﹣R是图3中的      ,探究操作过程中,眼睛先看      (“电压表”或“电流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使用的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

(1)如图所示,甲图为实验电路,请在接错的一根导线上打“X”,再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改正(导线不允许交叉);

(2)电路改正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在第二次实验中电流示数如乙图所示,请将电流表示数填入表格空白处;

实验序号

电阻R/Ω

电流I/A

1

5

0.40

2

10

3

20

0.10

(3)通过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                                                                     

(4)根据上表数据及相关已知条件计算,三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             Ω.

来源: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