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聪同学在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时想到“物体受到浮力大小可能还跟物体的密度有关?”、“没有天平和量筒,只用弹簧测力计和水也能测铁块等的密度”,他选取了两块体积和形状都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铁块(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进行了如图的实验.
(1)步骤C中的铁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为 N.
(2)验证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小聪应该选取图中的 等步骤(填字母符号)进行对比,根据他所选择的几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道铜块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铁块受到的浮力.由此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3)按照图中的A、C、D步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利用本实验的数据,测得铁块的密度大小是 kg/m3.
实验题王强同学实验探究“如何让沉在水中的鸡蛋浮起来”的操作步骤是:1、将鸡蛋放入盛水的烧杯中.2、往杯里的水加盐并搅拌.请你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问题一:完成实验步骤1,观察到的现象是 .
问题二:进行实验步骤2,加盐是使水变成 ,搅拌是为了加速盐的溶解,使 盐水的密度(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根据公式= 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问题三:当鸡蛋受到的浮力 自身的重力时,就可观察到 .
小华用自制的密度计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粗细均匀的圆柱形小木棒、小螺丝钉、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
①在细木棒上下端钻入小螺丝钉,在细木棒上刻上刻度,制成自制密度计.
②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读出细木棒细木棒浸入水中的长度L1.
③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读出细木棒细木棒浸入水中的长度L2.
请将上面实验的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细木棒下端钻入小螺丝钉是为了_____.
(2)密度计是利用_____条件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越小/越大).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_____(不计小螺钉的体积).
如图是某同学用溢水杯测浮力,将空心铁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酒精密度0.8×103kg/m3)铁球静止后漂浮于酒精上,用空杯盛接到溢水杯中流出的酒精为40g,根据所学的 原理可知铁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N,铁球受到的合力 N。(g=10N/kg)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班级的“物理小博土”为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实验中的铜块与铝块体积相同。
(1)做①③④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
(2)分析 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内的深度无关。
(3)做①②④⑥四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重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
(4)做 三次实验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
。
在“浮力的研究”实验中。
(1)取一铁块,把它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如图甲所示。当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缓慢增大时,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是____________,铁块受到浮力大小的变化是 。
(2)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关系”的实验过程:
①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为F1;
②如图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烧杯的重力为F2;
③如图丁,把石块浸入盛满水的溢杯中,用该空烧杯承接从溢杯里被排出的水,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
④如图戊,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该烧杯和排出的水的总重力为F4。
用F1、F2、F3、F4表示,实验中测得石块所受的浮力为 ,排出水的重力为 。根据该实验的测量数据,可得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的定量关系是 。
小王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h(cm)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F(N) |
6.75 |
6.25 |
5.75 |
5.25 |
4.75 |
4.25 |
4.25 |
⑴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第7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N;物体的密度是 kg/m3。如果将圆柱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使其沉入容器底部,则静止时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N。
⑵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数据,说明 ;
⑶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7列数据, 说明 ;
⑷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 ( )
⑸如果小王还想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老师提供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三个形状不同的小石块,橡皮泥,烧杯、细线和水。请你帮助小王从中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案继续进行实验的探究,简要写出实验所需的器材和实验做法。
器材: ;
实验: 。
小满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时,利用器材进行了如图的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1)请将表格中第三行的数据补充完整。
(2)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第一组数据明显与其它数据反映的规律不符。为了得出结论,他将第一组数据中的桶与水重G1改为0.4N,排开的水重G排改为0.3N。请你评价他的做法。评价: 。针对此实验,你的做法是 。
(3)传说澡盆的水溢出给了阿基米德灵感,由此得出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他在物理学方面的另一重要贡献是 。
(1)题图甲电流表接0-0.6A 的量程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 题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
(2)如题图,用滑轮组将物块从位置A 匀速拉到位置B , 请在题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物块移动的距离为 cm ;若此时绳自由端所用拉力为10N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18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3)如题图为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
以上探究中,不重复操作的合理顺序是 (只填字母)。若图中F1 、F2、F3 、F4 四个力之间的关系式 成立,则可得出结论F 浮=G排。
在探究有关浮力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小明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在大烧杯中装满水,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体会饮料罐所受的浮力及其变化,同时观察溢出水的变化。依据这个小实验,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你作出的猜想是 。
(2)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 与 。
(3)如图所示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既能减小误差又方便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通过图中 两个步骤测出了浮力。
(4)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与上图不同,这个步骤是 (选填代号即可)
馨怡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1)由图可得石块所受浮力F浮= N;
(2)石块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G排= N;
(3)比较F浮和G排的大小,可以发现:F浮 G排.(选填“>”、“<”、“=”)
(4)石块的密度为 kg/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铜块、蜡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第一小组:探究铜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铜块受到的浮力:
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铜块所受的浮力为 N.
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铜块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mL,根据F浮=G排=ρ水gV排可计算出浮力.通过实验可得出铜块浸没在水中下沉的条件是 .
第二小组:探究蜡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蜡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第一组上述两方法中方法 (填“1”或“2”),另一方法不可行的原因: .
小红在洗苹果时逐渐向盆中加水,看到如图所示的情景:
(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 图中苹果受到的浮力较大,从乙图可以判断苹果的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
(2)分析乙丙两图可知:浮力大小与容器中水的多少 (选填“有关”或“无关”)
(3)小红又拿来一个装水的大量筒,水的体积为V1,借助这个量筒测出了苹果的密度:
①在丙图中,她轻轻取出苹果,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盆中,当盆中的水被填满时,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
②小红用针把苹果完全压入盛满水的盆中,水从盆中溢出后,再取出苹果,并继续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盆中,当盆中的水再次被填满时,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3。
③苹果密度的表达式:ρ= 。
(4)如果把丙图中的水换成盐水,苹果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探究浮力大小规律的示意图,请将该同学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
|
物体重(牛) |
物体浸没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牛) |
物体在水中受浮力(牛) |
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牛) |
|
|
|
|
由实验得出的结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同学们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上,仔细观察了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如图甲所示).课后复习时,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经过反复的思考、讨论,提出了对该实验的改进意见,并动手制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秤,C为重物,D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E是用废弃的大号饮料瓶、带孔橡皮塞以及弯曲玻璃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入红色的水,F是升降平台(摇动手柄,可使平台高度缓慢上升、下降),G为铁架台.
(1)实验中,同学们逐渐调高平台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秤A的示数 ;弹簧秤B的示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比较弹簧秤A的示数变化量FA’和弹簧秤B的示数变化量FB’,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A’ F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对比图甲、图乙的两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与原实验比较有哪些优点?(请写出2条)① ;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