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聪同学在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时想到“物体受到浮力大小可能还跟物体的密度有关?”、“没有天平和量筒,只用弹簧测力计和水也能测铁块等的密度”,他选取了两块体积和形状都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铁块(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进行了如图的实验.
(1)步骤C中的铁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为 N.
(2)验证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小聪应该选取图中的 等步骤(填字母符号)进行对比,根据他所选择的几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道铜块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铁块受到的浮力.由此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3)按照图中的A、C、D步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利用本实验的数据,测得铁块的密度大小是 kg/m3.
小丽要研究金属圆柱体受的浮力与浸没在水中深度h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9甲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金属圆柱体,测出金属圆柱体的重力,然后让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从圆柱体底面接触水面开始,到完全浸没水中(未接触容器底部),记录圆柱体浸入水中不同深度h时测力计的示数,并得到测力计示数F1和圆柱体受的浮力F2随h变化的图象,图中能反映圆柱体受的浮力F2随h变化的图象是______(填①或②);从图中可以看出金属圆柱体与水的密度的关系是ρ金_____2ρ水(填“>”“=”或“<”)。
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各实验小组同学选用恰当的器材,分别用图所示的实验方法测量了一些数据,并通过计算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 序号 |
液体的密度(g/cm3) |
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cm3) |
浮力(N) |
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N) |
1 |
1 |
20 |
0.2 |
0.196 |
2 |
1 |
40 |
0.4 |
0.392 |
3 |
1 |
60 |
0.6 |
0.588 |
4 |
1.5 |
20 |
0.3 |
0.294 |
5 |
1.5 |
40 |
0.6 |
0.588 |
6 |
1.5 |
60 |
0.9 |
0.882 |
(1)分析实验序号1、2、3或4、5、6中前三列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2)分析实验序号 中的相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甲小组同学分析了表中最后两列数据及相关条件认为这些实验数据能证明阿基米德原理,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 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
(4)乙小组同学发现最后两列数据不相等,于是他们把表格中浮力一列的数据分别改成“0.196;0.392;0.588;0.294;0.588;0.882”,然后也得出了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结论。你认为乙小组的做法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 。
八年级6班的同学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实验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可由物体上的刻度线显示出来。小刚通过实验得到了表一中的实验数据。
表一
实验 次数 |
酒精的密度 ρ/(kg/m3) |
物体排开液体 的体积V/m3 |
物体的重力 G/N |
测力计的示数 F/N |
浮力 F浮/N |
1 |
0. 8×103 |
40 |
2 |
1.7 |
0.3 |
2 |
50 |
2 |
1.6 |
0.4 |
|
3 |
60 |
2 |
1.5 |
0.5 |
(1)分析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小刚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刚在和小强进行交流时发现,小强虽然和自己得出了相同的实验结沦,但实验中使用的液体和记录的实验数据并不完全一样。表二为小强记录的实验数据。
表二
实验 次数 |
水的密度 ρ/(kg/m3) |
物体排开液体 的体积V/m3 |
物体的重力 G/N |
测力计的示数 F/N |
浮力 F浮/N |
1 |
1 ×103 |
40 |
2 |
1.6 |
0.4 |
2 |
50 |
2 |
1.5 |
0.5 |
|
3 |
60 |
2 |
1.4 |
0.6 |
他们在对两人的实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浮力的大小除了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外,还与___有关
(3)在对比两人数据时他们还发现,即使在不同液体中,物体也能受到一样大的浮力。而且浮力大小相等时,酒精的密度小,排开酒精的体积就大;水的密度大,排开水的体积就小。受此启发,小强提出了关于浮力大小的一个新的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
(4)于是,两人又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四个读数F 1、F2、F3、F4之间都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由此验证了小强新的猜想是正确的。实验后发现他们得到的实验结论和阿基米德原理是一致的。
(5)阿基米德原理作为浮力的普遍规律,表一、表二中的实验数据都应符合这一实验结论。小刚却发现表一中1、3两次数据与这一实验结论并不相符。他与小强仔细分析后认为,这是由于实验中测量存在误差引起的。请写出一个引起测量误差的具体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1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③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④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⑤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铁块分别在水中1-2-3的位置,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在位置3-4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又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 。
(2)比较实验的整个过程,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规律,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能证明上述猜想 是正确的(填序号)
实验题王强同学实验探究“如何让沉在水中的鸡蛋浮起来”的操作步骤是:1、将鸡蛋放入盛水的烧杯中.2、往杯里的水加盐并搅拌.请你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问题一:完成实验步骤1,观察到的现象是 .
问题二:进行实验步骤2,加盐是使水变成 ,搅拌是为了加速盐的溶解,使 盐水的密度(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根据公式= 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问题三:当鸡蛋受到的浮力 自身的重力时,就可观察到 .
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B: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C: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D: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选用了物块甲和乙(甲和乙的体积相等但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分析比较实验①⑤,可以知道甲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 N;
(2)分析比较实验①④⑤,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
(3)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
(4)分析比较实验 ,可以验证猜想D是正确的。
(5)分析比较实验 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6)综合以上分析,得出最后的实验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7)在进行实验⑥⑦过程中,也运用了控制变量法,保持了 不变,
进行探究、验证。
如图所示是小新同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
(1)如果是你做这个实验,为了减小误差, 则图中的操作步骤顺序为 。
(2)图中 两个步骤是为了测量浮力的大小。
(3)下面是小新同学实验时设计的表格及填写的实验数据
实验 次数 |
物重 G/N |
物体浸没水中测力计示数F/N |
桶与排出水总重G1/N |
空桶重 G0/N |
浮力 F浮/N |
排开水重 G排/N |
1 |
1.2 |
0.7 |
1.1 |
0.6 |
0.5 |
0.5 |
2 |
2.0 |
1.5 |
1.0 |
0.6 |
0.5 |
0.4 |
3 |
2.4 |
1.7 |
|
0.6 |
0.7 |
0.7 |
①请你将该表格第三行数据补充完整。
②小新同学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第二次实验数据与其他两次反映的规律不相符,为了得到结论,他将第二次实验中G1的数据改为1.1N,G排的数据改为0.5N。
请你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估: ;
如果是你,对这种情况采用的做法是: 。
在下图“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实验目的是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__________所受重力之间的关系。实验过程及记录的数据用图14中字母表示,其中物体受到的 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F1,物体受到的 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两次示数差(F1-F2)。若阿基米德原理成立,液体密度为ρ液,则(F1-F2)与(V2-V1)应满足的关系为 (用字母表示)。
为了探究圆柱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为了探究F浮与G排的关系,需要在图中操作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步骤。请写出该步骤的内容:
(2)由图中步骤B、E可知,浮力的大小跟 有关。
(3)圆柱体的体积为 m3;未知液体的密度为 kg/m3,在E图中若圆柱体触到了溢水杯杯底,会导致该液体密度的测量值偏 。
在图“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实验目的是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 所受重力之间的关系。实验过程及记录的数据用图14中字母表示,其中物体受到的 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F1,物体受到的 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两次示数差(F1-F2)。若阿基米德原理成立,液体密度为ρ液,则(F1-F2)与(V2-V1)应满足的关系为 (用字母表示)。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1)图1:滴入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入冷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说明: .
(2)图2:迅速压缩活塞,棉花燃烧,这是通过做功增大内能的,其中的内能增大是利用转换法,通过 现象观察到的.
(3)图3:说明: .
(4)图4:验电器的原理是: .
如图所示是用U形管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示意图,图中探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与__________的关系。右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情景示意图。实验所用液体密度为ρ液,根据图中给出的各个读数,物体所受浮力的表达式为F浮=__________;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的表达式为G排=__________。
在“阿基米德原理”一节的学习中,我们经历了阿基米德原理表达式的推导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①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体物块浸没在密度为ρ液的液体中。请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和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推导出它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________
②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使用图中所示的溢水杯和小烧杯接收被测物块排开的水。为减少误差,要求“在浸入被测物块前,要使溢水杯中的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请写出达到该要求的操作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中为小王实验步骤的示意图,其中“步骤B”的目的是:测出__________________。若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四个示数值F1、F2、F3、F4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时,则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小徐同学在缺少量筒和溢水杯的情况下,做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实验器材和步骤如图所示。
①该实验目的是: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它排开液体 之间的关系。
②如图所示,实验步骤有所遗漏,遗漏的步骤为 ,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E,则正确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填写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