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A.4千克 B.0. 4千克 C.0. 04千克 D.0.004千克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物理量中,能够直接反映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的是

A.压强 B.浮力 C.密度 D.压力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理量的单位常用科学家名字命名,以下物理学家中,其名字被命名为电阻单位的是

A.安培 B.欧姆 C.库仑 D.伏特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家用电能表上显示当前用电示数的单位是

A.千瓦时 B.千瓦/时 C.瓦秒 D.瓦/秒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事例是

A.书包背带很宽 B.载重汽车有很多车轮
C.针尖做得很尖锐 D.滑雪运动员站在雪橇上滑雪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实例中应用了密度知识的是

A.防洪堤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B.用吸尘器吸灰尘
C.轮船浮在水面上
D.制造飞机采用轻质的合金材料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电路中有一根电阻丝,若要使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减小电路两端的电压 B.增大通过电路的电流
C.并联一根相同电阻丝 D.串联一根相同电阻丝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个白炽灯泡,分别标有“220V 40W”和“24V 40W”字样,当它们在各自的电路中正常发光时

A.甲灯较亮 B.乙灯较亮
C.两灯一样亮 D.无法比较两灯的亮暗程度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电路出现故障,总开关S跳闸后,复位时又立即跳闸。电工检修时断开所有开关,拔去保险丝,并在此处接入一只普通的白炽灯泡L0,当闭合开关S、S1时,L0正常发光,L1不发光;当闭合开关S、S2时,L0和L2都发出暗红色光;则可以确定电路故障是

A.灯L1断路 B.灯L1短路 C.灯L2断路 D.灯L2短路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右滑动时,电流表A、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分别用I、U1和U2表示,这三个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ΔI、ΔU1和ΔU2表示。则下列关于比值正确的是

A.U1/I变大,ΔU1/ΔI变大 B.U2/I不变,ΔU2/ΔI变大
C.U1/I变大,ΔU1/ΔI不变 D.U2/I变大,ΔU2/ΔI不变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伏。家中的电灯与空调器之间是   连接,电灯与控制它的电键之间是   连接(选填“串联”或“并联”)。若通过一盏灯的电流为0.2安,则30秒内通过该灯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库。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其单位读作          ,表示每立方米冰的    为0.9×103千克。一块质量为1.8千克的冰的体积为    3,若它完全熔化成水,其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如图所示,锅炉液位计利用了    原理;月球登陆舱的“脚”底盘做得较大,是通过增大   来减小    ;生活中常用吸管“吸”饮料,运用了    的知识。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月,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成功完成,下图是潜水钟的示意图。潜水钟从刚浸没在海水中至下潜到300米深处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海水压强将   ,所受的浮力大小将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在300米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   帕。若在某深度处海水的压强为2×106帕,据此数据计算,在此深度时海水对潜水钟每0.3米2的外表面产生的压力约为     牛。(海水的密度取水的密度)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灯泡上标有“2.5伏 0.3安”字样,接在电路中正常发光时,小灯两端的电压为    伏,该灯的实际电功率为       瓦,若工作1小时,电流做功为       焦。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两个正方体的边长分别为h和h(h>h),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它们对地面压力变化量的关系     为(选填“一定”或“可能”)△F      △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在两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质量,则截去的高度之比△h∶△h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阳能电池帆板(简称“电池板”)是为“嫦娥”系列探测器及其他空间飞行器提供能源的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板”通常装有“向日器”,有了“向日器”,“电池板”就像“向日葵”一样迎着太阳转动。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影响太阳能电池产生电流大小的因素”,他们用材料相同、面积分别为S和S’的“电池板”进行实验,并改变“电池板”与光线的夹角,用电流表观察电流大小,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分析比较图(a)与(b)可得:                                            
②分析比较图(a)与(c)可得:                                          
③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太阳能电池帆板安装“向日器”,是为了自动改变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尽量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重为3牛的小球静置于水平地面上,请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对地面的压力F。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中的〇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并标出电表的正、负接线柱,使电路正确。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所示的电路中连线,使电键控制两盏灯,电流表只测量灯L1的电流。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1.5×10-43,求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R2阻值为10欧,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当电键S闭合后,干路中的电流为1安。求:

①电流表A的示数。
②定值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正方体甲的边长为0.1米,密度为5×103千克/米3,正方体乙的边长为0.2米,质量为24千克。

①求正方体乙的密度;
②求正方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③若沿正方体乙的上表面挖去一底面积为0.01米2、高为h的长方体,并在挖去部分中倒满水或酒精,是否有可能使甲、乙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酒精密度0.8×103千克/米3)?请通过计算做出判断。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8伏且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闭合电键S,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求:

①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
②现有三个电阻Ra、Rb、Rc,已知其中有一个电阻发生了故障,为了找出发生故障的电阻,从三个电阻中取出两个分别替换R1和R2接入电路。当用Ra和Rb分别替换R1和R2时:电流表示数为0.8安,当用Rc和Rb分别替换R1和R2时:电流表示数为1安。则故障情况:                 ,并通过计算求出另外两个电阻的阻值。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王同学要测量石块密度,调节天平时出现如图(a)所示的情况,此时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使天平平衡。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后,读数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被测石块的质量是     克。若测得该石块的体积为30厘米3,则该石块的密度为         千克/米3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徐同学在缺少量筒和溢水杯的情况下,做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实验器材和步骤如图所示。

①该实验目的是: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它排开液体     之间的关系。
②如图所示,实验步骤有所遗漏,遗漏的步骤为                  ,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E,则正确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填写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实验器材如图中所示,请完成下列要求。

①小明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尚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按规范的实验操作要求连线      
②小明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过程中,发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电压表示数始终为6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③小明排除故障后按正确的步骤继续实验。闭合电键,观察到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将滑片移到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58安,在移动滑片过程中,观察到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值为1.2安。请将实验数据记录表填写完整       。(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

     物理量
实验序号
电压Ux
 (伏)
电流Ix
(安)
电阻Rx
(欧)
电阻Rx
平均值(欧)
1
 
 
 
 
2
 
 
 
3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在制作“浮沉子”时,为了研究受力情况对“浮沉子”浮沉的影响。他们用两个玻璃管进行实验,玻璃管一端开口,重力为4N,粗细相同、长度不同。实验中将玻璃管开口端向下插入水中的不同位置,玻璃管上部始终有一部分气体(质量忽略不计),管内液面距离水面深度为h,用DIS实验设备测量出玻璃管顶上侧所受压力F1和下侧所受压力F2,同时观察玻璃管由静止释放后的运动情况。小佳和小汇分别用长度不同的玻璃管进行了实验,表一、表二是他们各自记录的实验数据。

表一(玻璃管长l1,实验记录:小佳)            表二(玻璃管长l2,实验记录:小汇)
 
第二列
第三列
第四列
第五列
第六列
 
第八列
第九列
第十列
第十一列
第十二列
实验序号
实验装置示意图
管内液面深度h(cm)
管顶上侧压力F1(N)
管顶下侧压力F2(N)
释放后管运动情况
实验序号
实验装置示意图
管内液面深度h(cm)
管顶上侧压力F1(N)
管顶下侧压力F2(N)
释放后管运动情况
1

4
40
44
漂浮
7

4
40
44
漂浮
2
6
40
46
上浮
8
6
40
46
上浮
3

8
43
48
上浮
9

10
45
50
上浮
4
10
46
50
悬浮
10
12
48
52
悬浮
5
12
49
52
下沉
11
14
51
54
下沉
6
14
52
54
下沉
12
16
54
56
下沉

①分析比较第三、五列或第九、十一列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且进一步分析比较可得:                                   
②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或7、10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3或8、9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时物体上浮。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5、6或11、12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时物体下沉。
③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与9或5与10或6与11中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长度不同的玻璃管浸没后,当管内液面的深度相同时,             

来源:2015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