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用鸡蛋做物理实验,实验情景如图所示。请你参照图中的实验情景提出一个相关的物理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你的猜想。
除图中的仪器外,还可提供足够的水,测量漂浮在水面的玩具鸭所受重力. 简要写出合理方案(可用画图或文字表述),并用题目所给及所测的物理量推导出玩具鸭所受重力的表达式。(玩具鸭不放入量筒).
实验题王强同学实验探究“如何让沉在水中的鸡蛋浮起来”的操作步骤是:1、将鸡蛋放入盛水的烧杯中.2、往杯里的水加盐并搅拌.请你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问题一:完成实验步骤1,观察到的现象是 .
问题二:进行实验步骤2,加盐是使水变成 ,搅拌是为了加速盐的溶解,使 盐水的密度(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根据公式= 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问题三:当鸡蛋受到的浮力 自身的重力时,就可观察到 .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19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3;
(2)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5g,则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kg/m3;图A到图B的操作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矿石质量时,增加一个最小的砝码,指针右偏;减少后,指针又左偏。这时应该_________。
(4)小明后来改进了试验方案,如图20,只需两次测量。第一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矿石的_____,应用字母_____表示;第二次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矿石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
资料显示:牛奶中掺水量越多,牛奶密度越小。小丽想通过测定密度来比较二种牛奶品质的优劣,她自制了一个可测液体密度的“浮标”——在竹筷子下面缠绕一些铁丝,如图甲所示。
(1) 纯牛奶是_________________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 分别将“浮标”浸入A、B两牛奶中,待静止后,筷子上与液面相平的位置分别标记为A和B,如图乙所示。比较标线A和B的上下位置,可知A、B牛奶的密度为ρA_____ρB,由此可知A、B牛奶品质的优劣。
(3) 在实际凋量过程中,发现“浮标”杆上的二条标记线靠得很近,为了更易区分,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浮标”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军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弹簧测力计、塑料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测量,如右图a、b、c是其中的三个步骤示意图,还差一个步骤图d,才能完成探究任务,则图d是测量 的。设四个图中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F1、F2、F3、F4。由四个图中 两个图的弹簧秤的读数可以求出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 ;由四个图中 两个图的读数可以求出被排开液体的重力为 ;如果表达式 成立,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各实验小组同学选用恰当的器材,分别用图所示的实验方法测量了一些数据,并通过计算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 序号 |
液体的密度(g/cm3) |
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cm3) |
浮力(N) |
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N) |
1 |
1 |
20 |
0.2 |
0.196 |
2 |
1 |
40 |
0.4 |
0.392 |
3 |
1 |
60 |
0.6 |
0.588 |
4 |
1.5 |
20 |
0.3 |
0.294 |
5 |
1.5 |
40 |
0.6 |
0.588 |
6 |
1.5 |
60 |
0.9 |
0.882 |
(1)分析实验序号1、2、3或4、5、6中前三列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2)分析实验序号 中的相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甲小组同学分析了表中最后两列数据及相关条件认为这些实验数据能证明阿基米德原理,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 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
(4)乙小组同学发现最后两列数据不相等,于是他们把表格中浮力一列的数据分别改成“0.196;0.392;0.588;0.294;0.588;0.882”,然后也得出了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结论。你认为乙小组的做法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 。
某同学为验证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符合阿基米德原理,他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分析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图丁中木块所受浮力大小为 N。
(2)根据图乙和图戊两次测量的的目的是间接测量 的大小。
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塑料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和塑料块排开的水重的关系的实验,按照下面图a、图b、图c、图d、的顺序做实验,请将下面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的内容补充完整,并写出实验结论(图中弹簧测力计每一小格的分度值是1N,实验结论可以用式子表示)。
塑料块重(N) |
塑料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
塑料块受到的浮力(N) |
桶和桶中的水的总重(N) |
空桶重(N) |
塑料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N) |
4 |
|
|
|
|
|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1)图1:滴入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入冷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说明: .
(2)图2:迅速压缩活塞,棉花燃烧,这是通过做功增大内能的,其中的内能增大是利用转换法,通过 现象观察到的.
(3)图3:说明: .
(4)图4:验电器的原理是: .
如图是教科书中一个“观察与实验”栏目的截图,在图示器材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量筒,请你借鉴图示的实验方法,设计一个测金属箔的密度的实验,要求:
(1)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并用字母符号表示有关的物理量.
(2)写出金属箔的密度表达式.
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时,某同学按下图所示的顺序进行实验:
(1)你觉得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
(2)图乙所示的步骤中,石块浸没时所受的浮力 该时刻桶中水所受的重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小华用自制的密度计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粗细均匀的圆柱形小木棒、小螺丝钉、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
①在细木棒上下端钻入小螺丝钉,在细木棒上刻上刻度,制成自制密度计.
②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读出细木棒细木棒浸入水中的长度L1.
③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读出细木棒细木棒浸入水中的长度L2.
请将上面实验的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细木棒下端钻入小螺丝钉是为了_____.
(2)密度计是利用_____条件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越小/越大).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_____(不计小螺钉的体积).
小玲将一块矿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然后又将此矿石浸没在水中,测力计两次示数分别如图14(甲)、(乙)所示。
⑴矿石受到浮力的大小为F=_________N;
⑵矿石的密度r=_____________kg/m3。
在 探 究“浮力大小等于 什 么 ”的 实 验 中 ,选 择 溢 水 杯 、水 、
弹 簧 测 力 计 、铁 块 、小 桶 、细 线 等 器 材 进 行 实 验 ,具 体 操 作 步 骤 如 下 :
A.测 出 铁 块 所 受 重 力 G |
B.测出 空 桶 所 受 重 力 G1 |
C.将 水 倒入溢 水 杯 中 |
D.把 挂 在 弹 簧 测 力 计下 的 铁 块 浸 没 在 水 中 ,让 溢 出 的 水 全 部 流 入 小 桶 中 ,读 出 测 力 计 示 数 F |
E. 测 出 小 桶 和 被 排 开 水 的 总 重 G2
F. 记 录 分 析 数 据 ,归 纳 总 结 实 验 结 论 ,整 理 器 材
( 1)分 析 评 估 上 述 实 验 ,指 出 操 作 步 骤 中 的 一 处 错 误 :错 误 : 改 正 :
( 2)写 出 利 用 测 量 数 据 验 证 阿 基 米 德 原 理 的 过 程 。(测 量 数 据 用 图 中 物 理 量 符 号 表 示 )
( 3)如 果 用 能 够 漂 浮 在 水 面 的 木 块 代 替 铁 块 做 此 实 验 ,与 上 述 操 作 不 同 的 一 个 步 骤 是 (填 字 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