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平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用蜡烛、玻璃板、直尺等器材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能透光,便于确定像的 。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只点燃蜡烛A,移动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 (选填“能”或“不能”)被点燃。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如果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时,B蜡烛应远离玻璃板 cm,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如图所示,小明用手使劲捏玻璃瓶,细玻璃管内的水面就会上升,通过观察细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就能判断玻璃瓶受压后发生了微小形变.这种把微小量放大有利于观察的方法在物理学里称为“微小量放大法”.下图各实验中应用了与此相同实验方法的是( )
小红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___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 (填“实”或“虚”)。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并且________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 玻璃板。
小芳在距平面镜1m处照镜子.她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 (实/虚)像,如果小芳向平面镜靠近0.3m,她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m,像的大小 (变大/变小/不变).
小型汽车驾驶室的挡风玻璃都采用倾斜安装,其主要原因是( )
A.为了造型美观 | B.使玻璃不易震碎 |
C.排除像的干扰 | D.为了减小噪声 |
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m,当该同学走近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身高1.6m的小红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她的像高是 m,她和像之间的距离是 m。“镜中的小红”是 (填“虚”或“实”)像。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拿一支没有点燃的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同时也证明了像与物体的大小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处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所成的像是 (选填“缩小”或“放大”)的,依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小庆把自己的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得清晰。
(3)请你比较甲、乙两图中平面镜与凸透镜所成的像的两个不同点:
① ; ② 。
上学前,身高1.6m的小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2m处整理着装,看到的“镜中人”是她的 (选填“虚”或“实”)像,像与她之间的距离是 m,如果她向镜面移动0.5m,她的像高 1.6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如图所示的十字路口右侧楼房上镶嵌着面对正西南的大平板玻璃,有人从中看到一辆小车向西行驶到十字路口向左转弯,则这辆汽车的实际行驶方向是( )
A.向东行驶向右转弯 | B.向东行驶向左转弯 |
C.向北行驶向右转弯 | D.向南行驶向左转弯 |
如图所示,“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猪八戒很纳闷,于是,向镜子走近点看自己,则其像会( )
A.不变 | B.变小 | C.变大 | D.可能变成人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