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小明做了如下实验:照图那样,让一束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直边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从玻璃砖的直边上折射到空气中,此时折射角      入射角,另一部分光反射玻璃砖内.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      ,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      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      光线.他把这个发现与小刚进行了交流,最后他们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们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变成了90°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他又用水进行了实验,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1)根据小明和小刚的探究,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或“×”)
①当光以任何角度从玻璃射到空气中时都能发生全反射     
②当光从空气射到水中时,也会发生全反射     
(2)根据上面小明的探究和已经学过的知识,请你总结一下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你对下面物理实验情景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1)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如图甲所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铃声,这说明______.
(2)图乙是探究“             ”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能折叠的纸板的作用是:             。
(3)图丙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组装实验装置时,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夹位置非常重要,应当先调整固定        的位置(选填“铁圈”或“铁夹”);实验时,小雯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教学中常用的一台光学投影仪的示意图。

(1)右侧是其使用说明书,请你在画线部分填写合适的答案。
(2)A的作用是                 。如果画面偏下,应将A的张角变          
(3)投影幕的幕布做的白色的、粗糙的,其原因一光照射到幕布时发生          ,让各个方向的学生都能看到画面;其原因二是                             ,让学生看到色彩丰富的画面。
(4)请在图中将光路补画完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白纸板,F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纸板面射向镜面,在F纸板面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   ∠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   
(2)在图乙中,把纸板F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如图所示,如果入射角为40o,则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
(2)图中的光屏是一个可折转的硬纸板,此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___________
(3)小明在实验时,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见右表格).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_____________。

(4)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画有角度且可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白色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沿OB射出,如图甲所示。

甲                乙
(1)若将入射光线AO逐渐向ON靠近,则反射光线OB将_______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ON。由此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2)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右半边纸板上将_____________ (选填“仍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说明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_____________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几幅图是课本中的一些实验装置图,请在题中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1)图a装置探究平面成像特点,选择玻璃板的目的                   
(2)图b装置可探究                  跟电阻的大小关系.
(3)图c说明:断断续续的电流可产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铅笔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白纸一张;火柴一盒.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
(2)小丽将蜡烛A点燃置于镜前,再拿一支大小和A相同的蜡烛B在镜后移动,眼睛应在蜡烛_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直到看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进而得出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_.
(3)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
(4)实验中,小丽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种做法的不合理之处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⑴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____,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

反射面材料
大理石
玻璃板
木板
棉布
毛巾
海绵
反射声音的强弱
最强


较强

几乎听不到

⑵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    。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⑶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________________
⑷类比光的反射,你认为利用该装置还能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⑸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_______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红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将纸板B向后折,纸板B上__________(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同学们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选择的器材有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火柴.
①某同学先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时,某同学点燃蜡烛,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的像不完整(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问题解决后,王聪经过规范操作,测量准确,实验记录如下表:

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30.00
10.91
a
2
16.00
16.00
倒立,等大,实像
3
12.00
24.00
b
4
6.00
/
正立、放大、虚像

根据上表信息可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__cm;
表格中有几项内容漏写了,请你帮助填补: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第4次实验时,所成的像是虚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为了观察到此时的像,眼睛和蜡烛应该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同”或“异”)侧。
④完成实验后,某同学拿一个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并调节光屏,使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
(1)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如图甲),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
(2)小明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i的大小(如图乙),实验所测数据如下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第一次
20°
70°
第二次
30°
60°
第三次
50°
40°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右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______内,此时,在纸板B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_______方向射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

(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_______发光。
(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一玻璃,调整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暑假,几位同学到野外游玩,到了一个岩洞洞口时,带的手电筒出了故障,里面黑呼呼的,还有“呜---呜-----”的声音传出,好奇的小勇想进出看看,但又有点怕,聪明的小慧将包里的小镜子举在手上说“我可以让洞里面变亮!”
⑴请在图中画出小慧是如何使洞里面变亮的.
⑵岩洞里的“呜---呜-----”的声音是什么原因产生的?
⑶小胜在修手电筒,拆开灯头,只是将灯泡拧紧了一点,手电筒就亮了.由此请你判断手电筒出了什么故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7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两个步骤
(1)请你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写。

实验序号
入射角
反射角
1
50°
 
2
40°
40°
3
20°
 

(2)实验中,纸板应_________于平面镜。(填“平行”或“垂直”)
(3)由表格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乙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甲图中,如果光线沿BO的顺序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__      _______
(填“会”或“不会”)与OA重合,说明了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