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江苏]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
C.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的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面四个图像中表示该材料凝固的是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只听声音就能判断保温瓶里水位的高低,是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B.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C.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自然现象形成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春天到了,冰雪消融 B.初夏,林中白雾弥漫
C.清晨,草叶上露珠晶莹 D.深秋,果实上挂满了白霜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个用硬纸板剪成细小的外形是“△”形的孔上,则在地面上形成的清晰的光斑是:

A.“△”形 B.“▽”形 C.圆形 D.形状不确定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B.上衣、裙子都呈红色
C.上衣呈白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裙子都呈黑色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像是图中的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嘴里呼出“白气”,这“白气”是     

A.水蒸气 B.热空气 C.小水滴 D.二氧化碳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箱子里的樟脑丸,过些时间变小
B.固态碘变成气态的碘蒸气
C.冬天,窗玻璃上结冰花
D.白炽灯用久了,钨丝变细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仪器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是

A.验钞机 B.夜视仪 C.荧光灯 D.三棱镜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沿着街道走向路灯,再从路灯下走远,他的影子长短变化是

A.变长 B.变短
C.先变短后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一新鞋在竖直的“试镜”前试穿,如图,但他在镜中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新鞋的像,则他应该

A.弯腰或下蹲
B.使身体离镜子远一些
C.使身体离镜子近一些
D.把穿着新鞋的脚抬高一些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小明所做的一个听声实验,他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请小华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声音通过_传入他的耳朵;接着,小明将细绳绕在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双耳来听敲打衣架的声音,通过比较发现,固体传声的本领  __(强/弱)一些。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响度/音调/音色)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响度/音调/音色)不同。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身高为168cm的同学距平面镜2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有  m,像的高度为  cm;当他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那么2s后,他本人与镜中的像的距离变为  m。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缓解旱情,有时会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____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____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空中水蒸气便___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成雨点降落到地面。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季节,晚自习时教室窗玻璃的   侧(选择"内"或"外")会出现一些水珠,它是由    (选填“教室内”或“教室外”)的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   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而且这条光带的颜色是按 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家中的电视遥控器是利用__来操纵电视的,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吸收来自太阳的___,而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伤害。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下图所示,甲为盛有水的烧杯,试管乙直插入甲容器的水中( 试管未碰底 )。甲烧杯受到酒精灯持续加热后,发现乙试管内的液体沸腾起来了,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信息,可判断试管乙内的液体一定是  。
几种物质的沸点(1个标准大气压)

物质
沸点(℃)
物质
沸点(℃)

100
甘油
290
煤油
150
酒精
78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
(1)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她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  的缘故。
(2) 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其  是不同的。(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3)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固态二氧化碳   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  成小冰晶或 成小水珠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                                      
(4)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生_ _,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时,反射角为   __,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为__.如图,入射光线不动,将平面镜绕入射点顺时针转5°,则反射光线转动角度为__.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作出眼睛所能看到的范围。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示,是小明和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通过酒精灯对水加热,使水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水温/℃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1)实验中除了需要温度计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上图中的图  (选填“甲”或“乙”),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     
(4)根据记录,在图中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5)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种原因)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烛焰的正立像 D.烛焰的倒立像

(3)从右侧眼睛看过去,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人眼看到的塑料薄膜上的像是 (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
(4)为了增大烛焰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   
(5)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其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   。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的结论:__ 。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_。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___是正确的.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

(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_______发光。
(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一玻璃,调整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

(1)让一细光束沿平面E射到镜面O点,在平面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若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同一平面内。
(2)小明还想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具体做法是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是否改变,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表格,要求做三次实验。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目的是__; 
(2)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  
(3)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关系. 
(4)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关系. 
(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 
(6)晶晶站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自己的像,当她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小明在实验中,测出一组物距和像距相等,就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老师说这样得到结论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__。 
(8)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 

(9)根据你的实验过程和得到的结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L/cm
30
15
10
7.5
6

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问题是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出: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入射光线与水平面成60°角,要利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向下照射,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锐角为     ,如入射光线不动,将反射光线沿水平射出,则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锐角为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地面发出的光射到月球反射回地面,所用时间为2.56S,则月球离地球多少千米?(写出计算过程)

来源: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