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已知水的密度为 1 . 0 × 10 3 kg / m 3 ,某兴趣小组用一薄壁量杯(杯壁体积忽略不计)制作了一个测量液体密度的简易装置,操作如下:

(1)在量杯内装入适量细沙后放入水中,量杯在水中竖直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量杯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mL

(2)将该装置放入某液体中,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kg / m 3 ;某同学将一小石子放入量杯,静止时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子质量是         g

来源: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选择溢水杯、水、弹簧测力计、铁块、小桶、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测出铁块所受重力G
B.测出空桶所受重力G1
C.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D.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浸没在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

E.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G2
F.记录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
⑴分析评估上述实验,指出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
错误:                                               
改正:                                               
⑵写出利用测量数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过程。(测量数据用图中物理量符号表示)
                       
⑶如果用能够漂浮在水面的木块代替铁块做此实验,与上述操作不同的一个步骤是     (填字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何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一般都是横躺着而不是竖直的?这一现象引起了小科的思考。

【思考】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只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因为它们是一对  力,所以竹筷应该能够竖直地静止在水面上,但事实并不如此。

【实验】小科以内含金属块的中空细塑料管模拟竹筷进行实验探究。如图所示,把一个质量适当的金属块,固定在一根底端封闭的中空细塑料管内的不同位置后,分别轻轻地竖直放在水和浓盐水中,观察它是否始终保持竖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表:

a

b

c

d

不能

不能

浓盐水

不能

不能

不能

【分析】(1)把金属块和塑料管视为一个物体,金属块位置的改变,会改变物体的  位置。相同条件下,这一位置越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

(2)分析金属块固定在 c 点时,细管放入水和浓盐水中时的实验现象可知,相同条件下,浮力作用点的位置相对细管底端越  (填“高”或“低” ) ,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

其实,上述实验现象还需要用杠杆、能的转化等知识来解释,有待于继续研究

来源: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一次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1)测出铁块所受到的重力G ;             
(2)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3)把铁块浸入溢水杯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  
(4)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G;
(5)记录分析数据,归纳总结结论,整理器材。
分析评估小明的实验,指出存在的问题.
问题1:                       ,问题2:                       。 
小明正确修正实验方案后,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表达式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从家里带了两块积木,到学校实验室测其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调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应向   (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一块积木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积木质量为     g。

(3)量筒中装适量水如图乙所示,将积木压没在量筒的水中,液面与40mL刻度线相平,则积木体积为     cm3,积木密度为          kg/m3

(4)如果考虑到积木吸水,用以上方法测得积木密度值偏   (填“大”或“小”)。

(5)小军同学用不同的方法测出了另一块积木的密度,请帮助他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天平测出积木的质量为m;

②把一块石块系在积木下,用测力计吊着积木和石块,                   ,静止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1

③把挂在测力计下的积木和石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丙),静止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2

④积木密度表达式:ρ积木        (水的密度已知,用ρ表示,不考虑积木吸水)。

来源:2017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  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数据记录见右表。

实验序号
A
B
C
D
E
排开液体的质量/g
0
100
200
300
240
排开液体的重力/N
0
1
2
3
 

(1)请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全。
(2)分析图中的A、B(或A、C……),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填方向)的浮力;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是       N。
(3)分析图中的              三图,说明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
分析图中的D、E两图,可以得到结论:                                                   
(4)小明进一步分析、计算B、C、D、E四种情况下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并与四种情况下浮力的大小进行了比较,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图中底面积为50cm 2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适量的水,底面积为25cm 2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轻质细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图乙为物体A缓慢下移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A下表面浸入深度h的关系图象。(实验过程中容器内水足够深且不会溢出,物体A不会接触到容器底部,ρ =1.0×10 3kg/m 3,g=10N/kg)

(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为        N;

(2)物体A位于h=10cm时,向水里加入适量的食盐并搅拌,稳定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变小,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3)利用图乙数据,可求出物体A的密度为        kg/m 3

(4)h从0增到10cm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了        Pa。

来源:2021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8-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班级的“物理小博土”为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实验中的铜块与铝块体积相同。

(1)做①③④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2)分析           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内的深度无关。
(3)做①②④⑥四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重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4)做             三次实验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云同学在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后,发现用弹簧测力计也可以测出液体的密度。下面是他设计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

(1)如图甲,把一个合金块用细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出合金块的重力G=4.0N;

(2)如图乙,将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的合金块浸没在盐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N;

(3)计算合金块浸没在盐水中所受到的浮力F   N;

(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该盐水的密度ρ=   kg/m3.(ρ合金=8.0×103kg/m3、g取10N/kg)

实验完成后,小云同学继续思考:如果在步骤(2)中合金块只有部分浸入盐水中(如图丙),则按上述步骤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要  (选填“偏大”或“偏小”)。

来源:2016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11月广州亚运会的场馆建设其中大部分的场馆建设都大量用了一种特殊的低合金高强度钢-Q460。好动脑筋的小明找到一段Q460钢材柱体,横截面积是一不规则多边形,现有一把刻度尺,但无法直接测量柱体的横截面积。小明为测其横截面积,在柱体侧面画了A、B两条横线,并用细线把柱体悬吊在测力计上.他把柱体缓慢浸入水中并始终保持柱体竖直,当水面到达A横线时,记下了测力计示数FA。为测出横截面积,还需继续完成两个测量步骤。

(1)请把这两个步骤写在下面,并用字母表示所测的物理量:
步骤1:                                         
步骤2:                                          
(2)请通过计算,得出所测横截面积的表达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和小红想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1)小明的测量过程:

①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右侧,他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g(如图甲);

③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2(如图乙);

④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mL(如图丙)。

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到液体的密度ρ        kg/m3

(2)小红用水、金属块(密度大于水和被测液体密度)、烧杯、弹簧测力计等也测得了该液体的密度,如图丁所示:

①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得其重力为G;

②用弹簧测力计拉住金属块使其浸没在水中,测得拉力为F1

③用弹簧测力计拉住金属块使其      在待测液体中,测得拉力为F2

由以上测得物理量得出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          (水的密度用ρ表示)。

来源:2016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某物理兴趣小组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

(1)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合理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2)金属块浸入溢杯前,溢杯里水面高度应                   

(3)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4)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³。(g取10N/kg,ρ=1.0×10³kg/m³)

(5)比较                   (填字母代号)和                   (填字母代号)的操作可得出结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来源:2021年广西贵港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8-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冬学习了“认识浮力”后,爱动脑筋的小冬提出了问题: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经过思考,他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了弹簧测力计、烧杯、一个金属块、水和盐水等器材,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

(1)金属块在图 C 中受到的浮力为   N

(2)分析 B C 两图知道:当金属块浸没入水中后,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浸入水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 。因为此时金属块浸入水的  没有发生变化。

(3)小冬  (选填“能”或“不能” ) 利用图 A D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理由是  

(4)综合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5)根据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小冬还计算出了金属块的密度为   kg / m 3 ( g = 10 N / kg )

来源:2017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个外形不规则且不溶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已知该固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1)测量过程如下: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调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天平平衡。

②把该固体放在天平左盘,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该固体的质量为   g

③用量筒测该固体的体积时,用细线将小金属球绑在固体下方(具体测量过程如图乙所示)。该固体的体积为   c m 3

④该固体的密度为   kg / m 3

(2)实验结束后,小明没有利用天平和量筒,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和足量的水又测出了小金属球的密度,具体过程如下:

①用细线系着小金属球,将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小金属球的重力 G

②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将挂在测力计下的小金属球完全浸没在水中(小金属球没有碰到烧杯底和侧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F

③该小金属的体积 V 小金属球 =   (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 ρ )

④该小金属球的密度 ρ 小金属球 =   (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 ρ )

来源:2020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把一个底面积为S,高为l的长方体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上、下表面分别距液面为h1和h2,因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所以长方体各表面都受到液体的压力。

(1)分析图中长方体的受力情况,其受到浮力的原因是  ,浮力的方向是  

(2)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请从浮力产生原因的角度推导出这一结论。

来源:2016年湖南省宜昌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