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我们曾追随着物理学家的足迹,设计过这样的“斜面”实验:

(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选填“相同”或“不同”)位置由    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2)改变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车运动速度减小得越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为“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小强在水平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将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他发现: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若不受摩擦力及其他阻力,小车将__________。该研究过程中采用了______(选填“实验验证”或“实验加推理”)的方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小车实验,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越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越______,它的速度减小得______,若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为零时,它将做 ______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下左图所示,用尺子猛力将下面的棋子击出时,上面的棋子不会飞出而是落到正下方,是由于它们具有            ;如右图所示,如果用尺子缓慢击打下面的棋子,紧挨被击打棋子上面的棋子会前移,是因为它受到            的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   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2)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小车在   表面滑行时运动状态最容易改变.
(3)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为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强在水平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将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当水平面越光滑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若不受摩擦力及其他阻力,小车将做     运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       (选填“单纯的实验”或“实验加推理”)的方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小车实验。

(1)三次实验时必需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_______相同,这一操作体现出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法。实验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前进的距离就________(选填“越长”或“越短”),速度减小_______(选填“越快”或“越慢”)。
(2)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________运动。
(3)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结论在实验的基础上又通过      概括出来,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这种研究方法称为理想实验法,以前学过探究             实验时也运用到此方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校车自斜面顶端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同一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2)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永远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①、②、③及推理④。

(l)为了使小车在进入平面时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           由静止开始滑下。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选填“远”、或“近”)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      (选填“快”或“慢”)。
(3)进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习小组利用图体验“模拟引力”之后,进一步思考:绳子的拉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A:与小球的质量大小有关;
猜想B:与小球运动的快慢有关;
猜想C:与绳子的长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学习小组于是进行实验探究:用一根细绳子的一端拴住一个小球,用手抓住绳子的另一端,抡动细绳,让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实验中,用手感受绳子的拉力大小。做几次实验后,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


(l)实验中,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_____力和_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不计空气阻力)。
(2)实验中,小球的运动方向是变化的,说明其运动状态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改变。若绳子断了,小球继续运动,那是因为小球具有_。
(3)分析对比实验次数1、2的数据,可以初步验证猜想_;分析对比实验次数_的数据,可以初步验证猜想B。
(4)本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有转换法和_________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木板、玻璃,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滚下,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表面开始运动的    相同。
(2)由图示可知,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慢。
(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乙、丙三组实验:

(1)甲组图中要求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结果小车在不同水平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却不相同.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这进一步说明: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_________ ,速度减小的也越 ________ 
(2)乙组图是探究 _____     ____ 的实验.由D、F两图可得出结论是 _________ .本实验中要求水平拉动测力计使使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 __     _ 
(3)丙组图实验中通过物块B被下落的小铁球A推动距离的远近,来反应小铁球A具有的 _________ 大小.甲、丙两组实验中均要求小车和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释放,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它们刚运动到水平面上时具有相同的 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1)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控制小车每次滑到平面时的________相同。在实验中,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木板上滑行直到静止,这三次实验中小车受到的阻力___________(选填“相等”、“不等”或“无法判断”)。
(2)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推理得出:当物体所受的阻力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将不会发生变化。为此某同学认为:“所有的物体,如果它的速度不发生变化,一定不受阻力的作用”。他的观点正确吗?并举例说明。
(3)如果分别让小车从不同的高度滑下,请你推理:当小车以不同的速度在阻力为零的平面上运动,最终的速度会 相同吗?为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东学完摩擦力的知识后,发现当物体受到向前的拉力或推力时,物体向前运动,这时物体就会受到向后的摩擦力的作用,因此小东认为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所受拉力或推力的方向相反。请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东的结论不正确。请写出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及结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刚骑车时发现,不踩踏脚板,自行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猜想:自行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道路表面的粗糙程度和自行车的初速度有关.为检验自己的猜想,他在水平木板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实验,并用毛巾、棉布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表面滑行距离与小球初速度的关系,小刚先后将小球从斜面    (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处释放,记录小球在    (选填“相同”或“不同”)表面上滑行到静止的距离,三次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2)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表面滑行距离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小刚将先后将小球从斜面上的     (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处释放,三次实验中小球最后静止时如图所示.

(3)综合以上(1)(2)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自行车的初速度越大,道路表面越光滑,自行车滑行的距离越     
(4)小刚发现,本实验的装置、做法与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实验的装置、做法有相似之处,结论可能也有相通之处.你认为实验(1)能否用于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实验(2)能否用于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