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正确的是 (    )

A.由功率的定义得出其定义式,运用了等效法

B.研究固体的微观结构时,把分子比作座位上的同学,运用了拟人类比法

C.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物下落时会砸伤人,据此制成重垂线,运用了缺点列举法             

D.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在斜面小车实验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到结论,运用了模型法

来源:2016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在学习物理时,学到了一些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比如: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比值定义法等。下面用到转换法的是 (    )

A.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通过木块被撞的远近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B.探究电阻大小跟材料的关系时,控制了导体的长度、温度和横截面积相同

C.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D.计算火车从成都到自贡的平均速度时,忽略火车的长度

来源:2018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实心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中学一小组的同学们认为此压强跟圆柱体的密度 ρ 、高度 h 、圆柱体底面积 S 是有关的,但有怎样的关系看法不同,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组的同学们从实验室里挑选了由不同密度的合金材料制成、高度和横截面积不同、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做实验,测出实心圆柱体竖直放置时(如图所示)对水平桌面上海绵的压下深度,实验记录见下表。

序号

物体

底面积 S / c m 2

高度 h / cm

海绵被压下深度 / cm

1

合金甲圆柱体 A

10

5

0.5

2

合金甲圆柱体 B

10

10

1

3

合金甲圆柱体 C

20

10

1

4

合金乙圆柱体 A

10

5

1.5

5

合金乙圆柱体 B

10

10

3

6

合金乙圆柱体 C

20

10

3

(1)该小组同学是通过  来判断压强大小的。

(2)分析实验1、2或4、5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材料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圆柱体的  有关。

(3)分析  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底面积无关。

(4)此探究过程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    

(5)实验结束之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某一合金甲圆柱体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海绵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已知合金的密度为 ρ ,圆柱体合金的高度为 h ,底面积为 S ) 。表达式为  

(6)上面推导出的表达式  (选填“能”或“不能” ) 应用于各类固体的压强的计算。

来源:2016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已学习了多种物理方法,下列探究实验涉及的方法中,其中一个与其余不同的是 (    )

A.

探究磁场中通电导体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B.

探究通过导体中电流大小与其电阻大小的关系

C.

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

D.

探究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与各串联电阻间的关系

来源:2021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8-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理学中把抽象的、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转换为具体的,易测量的物理量的科学方法,叫转换法,在下图所示实验中没有使用转换法的是 (    )

A.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B.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C.探究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D.探究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来源:2018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下列涉及中国古代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分析正确的是 (    )

A.甲图,曹冲称象主要采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理想模型法

B.乙图,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出现了在井上汲水的桔槔,利用了杠杆原理             

C.丙图,古代农民用盐水选种,因为不同种子的密度不同,盐水分开了良种与次种

D.丁图,三峡五级船闸与元朝郭守敬主持修建通惠河上的船闸都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来源:2017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中,利用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这一方法的有 (    )

A.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B.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C.伏安法测电阻D.测量小灯泡的电功

来源:2018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科学学习中,当我们需要研究看不见的现象或不易测量的科学量时,就必须设法寻找由该对象产生的各种可见的效应,由此来判定对该对象的存在、大小等情况,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下列研究方法不属于转换法的是 (    )

A.

通过 C O 2 分子模型认识 C O 2 分子结构

B.

通过小树弯曲认识力的存在

C.

用小磁针确定磁体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D.

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

来源:2017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    )

①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保持受力面积不变

②研究声音的产生时,将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水花四溅表明音叉在振动

③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

④研究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时,选择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来源:2018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把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均匀金属圆柱体浸在液体中,探究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时该同学把圆柱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分别记下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到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液体密度 ρ ( × 10 3 kg / m 3 )

1.2

1.8

2.0

2.4

弹簧测力计示数 F ( N )

7.5

4.5

1.5

(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空格处应填写  

(2)在如图中能反映表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液体密度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来源:2016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小勇用自制空气炮吹灭烛焰的实验。拉伸弹性薄膜然后放手,空气会从一端喷出,这是因为气体具有   。烛焰被吹灭是由于   。利用烛焰被吹灭确定空气流动与下列哪项采取的科学方法相同?   

①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

②利用被吸引的大头针数目来比较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③控制电压相等,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来源: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9-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熊猫公交是深圳引进的一款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客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车上的乘客几乎感受不到颠簸和急刹。同时,熊猫公交采用独创的手脉识别技术,其工作流程如下图甲所示,其系统采用近红外线采集手脉特征,采用非接触的形式采集手部皮肤以下三毫米的血脉特征,

有人对坐熊猫公交车坐着不颠簸的原因提出了以下几个猜想:

猜想:①驾驶速度;②熊猫公交车中座椅的高度;③座椅的软硬程度;

某兴趣小组做如下探究实验。用相同的力把2个相同的湿篮球,分别在硬板凳和软沙发垫上按压,硬板凳和软沙发上出现了如图乙、丙所示的水渍。

(1)本实验验证了,上面的猜想   ;图乙和丙中水渍较小的是印在   (选填“硬板凳”或“软沙发垫”)上;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2)若采用400N的压力按压在接触面积为0.04m2的硬板凳面上,其压强为    Pa;

(3)手脉识别技术采用的红外线属于   

A.电磁波 B.超声波

(4)使用红外线的好处是   

来源: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8-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理研究中常常会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转换法"等研究方法,下列四个研究实例中,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是 (    )

A.

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B.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C.

用两个100欧的电阻串联代替一个200欧的电阻

D.

U 形管压强计中液面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大小

来源:2019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善于归纳总结是学习的好习惯,下列四组连线是小李同学的学习笔记,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

A.力与运动的解释同一物体的速度越快 受到的惯性越大当浮力等于物体自身重力时 物体一定静止在水中匀速运动的物体 受到了平衡力             

B.物理问题与科学探究方法探究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控制变量法认识电压 类比法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等效法             

C.装置与工作原理弹簧测力计 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电动机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天平 等臂杠杆             

D.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用手机接打电话 电磁波传递能量夜间行车,驾驶室内不宜亮灯 漫反射使用高压锅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来源:2016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多次实验的目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刻度尺测某物体长度时多次实验,是为了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

C.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时多次实验,是为了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多次实验,是为了推理出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来源:2017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物理学方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