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磊要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绿豆的密度,下列四种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先用量筒和水测量一些绿豆的体积,再用天平测量这些绿豆的质量 |
B.先用天平测量一粒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粒绿豆的体积 |
C.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将这些绿豆直接倒入量筒测出体积 |
D.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些绿豆的体积 |
某农家户有几堆稻谷,现在要比较它们的质量的好坏(所谓稻谷质量好坏,是指谷中空瘪的颗粒数少、饱满的颗粒数多),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体积相同,比较质量 | B.质量相同,比较体积 |
C.比较一定颗粒数的质量 | D.比较颗粒的大小 |
把一个质量为90g,体积为100cm3的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溢出水的质量m1= g;当把此物块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物块静止时,溢出酒精的质量为m2,m2 m1;(选填 “>”、“=”或“<”)。(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
小贝想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药液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移动。调好天平后,她称得药液和药液瓶的总质量为60g,然后将药液倒一部份在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再将药液瓶放在天平上称剩余的质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量筒中药液的质量是 g,量筒中药液的体积是 cm3,这种药液的密度是 kg/m3。
“海绵宝宝”是2010年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图所示。有一座“海绵宝宝”(材质均匀、实心)的质量为3.0×103Kg,密度为1.5×103Kg/m3,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m2,
求其:①体积V; ②重力大小G; ③对地面的压强p。
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水,测出了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 处,调节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1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3)如右图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
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
(4)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5)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小明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并结合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寒冬季节盛有水的水缸放在室外不可能破裂 |
B.标准大气压下,铝在660℃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
C.体积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铁球可能是实心的 |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较多 |
在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1)如图11甲所示,小明在使用天平过程中的错误是: .
(2)小明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1乙所示,把小石块放入装有10mL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液面的位置如图11丙所示, 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kg/m3.
在实验中通过电路中灯泡的明亮程度来判断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这是利用了( )
A.比较法 | B.类比法 | C.控制变量法 | D.转换法 |
小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她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11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她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然
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
置如乙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kg/m3.
在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的实验中,图甲、乙分别是两个实验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情景,指出图中违反实验操作规则之处。
(1)图甲是用已调好的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时的操作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是用已调好的天平测石块质量时的操作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宝”是2010年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图所示.在点缀上海街头的各种“海宝”中,有一座“海宝”(材质均匀、实心)的质量为4.5×103千克,体积为3米3,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5米2,求其
(1)密度ρ.
(2)重力大小G
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 D.向右移动游码 |
质量为1.8mg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的( )
A.一头大象 | B.一位小学生 |
C.一只鸡 | D.一颗小铁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