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湖南省郴州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福城郴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资兴的“迷漫小东江”、宜章莽山的“翠屏雾海”、汝城热水温泉上的“白雾”,这些景观中雾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 )
A.液化 | B.熔化 | C.汽化 | D.凝固 |
小明同学在家发现妈妈洗完衣服后总是将衣服充分展开放在阳光下或通风处晾晒,结合物理课上学过的知识,提出了“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并作出如下猜想:①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有关;②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有关;③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通过______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2).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___________(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明同学用图甲装置探究了“固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实验;
(1)甲图是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_℃;
(2)刘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熔化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只需写出一点)
(3)解决问题后将两个实验连续完成,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乙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象可知,该物质的沸点为_________℃。
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______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__(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____(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奥运火炬由上下两个外壳、燃烧器和燃料罐几个部分组成.组装火炬时将燃烧器和燃料罐连接,燃烧器上的导热棒上端靠近火焰,下端贴在燃料罐的侧壁上.火炬所用的燃料丙烷在常温下为气态,我们采用 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装入罐中,使用时,液态丙烷会在导热棒处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以供燃烧,这里导热棒的作用是防止手 (选填:“冻伤”或“烫伤”)。
物理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先让学生观察盛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接着学生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霜是凝固现象 |
B.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
C.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
D.白雾是水蒸气 |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
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
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
D.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
2014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观察水沸腾”的实验,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将初温相同的冷水加热至沸腾,并从8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描绘了温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2)中a、b图线所示.
(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图(1)中A、B两铁圈中的______铁圈。
(2)小明读温度的方法如图(1)所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图(2)中图线a、b的起点的纵坐标应该为_______℃,从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由此可以推断当时的大气压强_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从图中a、b两条图线可知甲、乙两组同学实验时加热时间不同,则导致加热时间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5)实验后,小明对小组同学提出这样的疑问:如果不对水加热,水会沸腾吗?小组同学请教了物理老师,老师请同学们观看了一段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科技之光》栏目中科学家所做的实验:如图(3)所示,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将烧杯放在连有抽气机的密封玻璃罩中.用抽气机从玻璃罩中抽气,玻璃罩内气体的压强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的沸点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冷水居然剧烈地沸腾起来;由此小组同学得出了结论:在不加热的情况下,水能沸腾。
俗语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开水真的不响吗?同学们对此进行研究,得到了老师的帮助,同学们分成若干组在实验室烧水进行实验,他们用温度计、数字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秒表分别测量水的温度、烧杯旁声音的强弱以及加热时间.其中某一组测量结果如下表:
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水温t/℃ |
21 |
40 |
60 |
70 |
80 |
85 |
90 |
95 |
99 |
99 |
99 |
声强级/dB |
37.5 |
38.0 |
40.5 |
43.4 |
46.8 |
52.9 |
54.4 |
55.2 |
52.8 |
52.8 |
52.8 |
现象 |
无气泡 |
无气泡 |
有小气泡产生 |
少量气泡上升 |
上升气泡增多 |
大量气泡上升 |
水面有气泡形成 |
更多小气泡形成,水变浑浊 |
沸腾 |
沸腾 |
沸腾 |
(1)实验中,同学们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气泡,你认为此图像是水沸腾 (填“前”或“后”)的情景,气泡中主要是( )
A.小水珠 B.空气 C.水蒸气 D.氧气
(2)其中第16-20min水持续沸腾,由表格的信息可知水的沸点为 ℃,此时外界气压 1标准大气压。(填“等于”、“高于”或“低于”)
(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该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温度为 ℃时,响度最大.你认为以下关于“响水不开,开水不响”的理解正确的是 (填“甲”或“乙”)。
甲:声音大的时候,水并不开,等声音不响了,水就开了;
乙:开水并非不响,只是相对于最响的时候,声音略小一些而已.
如图一款家用高压锅,其优点是很容易将食物煮熟煮烂,但是食物煮好后,即使断开电源很长时间也无法打开锅盖,为了能尽快开锅进食,可以稍稍打开顶部的减压阀,这时可以听到内部又沸腾了,这是因为内部液体上方的气压减小,导致液体的沸点 (填“升高”或“降低”),但这种做法很不安全,所以最好的做法应该是 。
在野外取火时人们一般使用防风打火机,这种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它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在打火机的出气口上方设计了一个金属网罩,点火后温度即刻升到很高,当风把火焰吹灭后,打火机内喷出的燃气又会被灼热的网罩重新点燃,制成网罩的金属必须选用熔点 (填“高”或“低”)的材料。
在一次洞穴探险中,小明和队友失去了联系,在洞中转来转去找不到洞口,这时他用了一个方法很快找到了洞口:用手指蘸一些急救包中的消毒酒精,竖在空中,凭手的感觉可以判定从洞外吹来的风向,顺着这个方向就可找到洞口。手指蘸了酒精后能判定风向,这是因为:(1)有风的一侧空气流动 (填“快”或“慢”),酒精蒸发 (填“快”或“慢”);(2)酒精蒸发时 热量,使手指表面温度 。
中秋节前夕,妈妈给乐乐买了元祖的雪月饼,打开包装盒发现里面有许多圆柱状的小干冰(如图甲所示)。过了一会儿,盒子冒出了大量的白雾(如图乙所示)。原来这是干冰在空气中很快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个物态变化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白气。
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 如图所示,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过一会儿会看到 ( )
A.A、B两块玻璃外侧都有小水珠
B.A、B两块玻璃内侧都有小水珠
C.A玻璃外侧、B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D.A玻璃内侧、B玻璃外侧有小水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