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
数与式
有理数
正数和负数
有理数
数轴
相反数
绝对值
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
倒数
有理数大小比较
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的乘方
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科学记数法—原数
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
计算器—基础知识
计算器—有理数
数学常识
用数字表示事件
尾数特征
无理数与实数
平方根
算术平方根
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
立方根
计算器—数的开方
无理数
实数
实数的性质
实数与数轴
实数大小比较
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实数的运算
分数指数幂
代数式
代数式
列代数式
代数式求值
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去括号与添括号
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整式
整式
单项式
多项式
整式的加减
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同底数幂的除法
单项式乘单项式
单项式乘多项式
多项式乘多项式
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
完全平方式
平方差公式
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
整式的除法
整式的混合运算
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
零指数
负整数指数幂
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的意义
公因式
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
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
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因式分解-分组分解法
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等
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
因式分解的应用
分式
分式的定义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分式的值
分式的基本性质
约分
通分
最简分式
最简公分母
分式的乘除法
分式的加减法
分式的混合运算
分式的化简求值
零指数幂
负整数指数幂
列代数式(分式)
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定义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最简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分母有理化
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
二次根式的应用
方程与不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定义
方程的解
等式的性质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一元一次方程
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同解方程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同解方程组
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估算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
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根的判别式
根与系数的关系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配方法的应用
高次方程
无理方程
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的定义
分式方程的解
解分式方程
换元法解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的增根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的应用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不等式的定义
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的解集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函数
平面直角坐标系
点的坐标
规律型:点的坐标
坐标确定位置
坐标与图形性质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函数基础知识
常量与变量
函数的概念
函数关系式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函数值
函数的图象
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函数的表示方法
分段函数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定义
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次函数的图象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一次函数的性质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
根据实际问题列一次函数关系式
一次函数的应用
一次函数综合题
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
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根据实际问题列反比例函数关系式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反比例函数综合题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定义
二次函数的图象
二次函数的性质
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二次函数的最值
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
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
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
根据实际问题列二次函数关系式
二次函数的应用
二次函数综合题
图形的性质
图形认识初步
认识立体图形
点、线、面、体
欧拉公式
几何体的表面积
认识平面图形
几何体的展开图
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
专题: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
截一个几何体
直线、射线、线段
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间的距离
比较线段的长短
角的概念
钟面角
方向角
度分秒的换算
角平分线的定义
角的计算
余角和补角
七巧板
线段的和差
角的大小比较
计算器-角的换算
线段的中点
相交线与平行线
相交线
对顶角、邻补角
垂线
垂线段最短
点到直线的距离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平行线
平行公理及推论
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重心
三角形三边关系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全等图形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应用
角平分线的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勾股数
勾股定理的应用
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
等腰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综合题
四边形
多边形
多边形的对角线
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平面镶嵌(密铺)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
菱形的性质
菱形的判定
菱形的判定与性质
矩形的性质
矩形的判定
矩形的判定与性质
正方形的性质
正方形的判定
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
梯形
直角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
等腰梯形的判定
梯形中位线定理
*平面向量
中点四边形
四边形综合题
平面向量的加法
平面向量的减法
圆的认识
垂径定理
垂径定理的应用
圆心角、弧、弦的关系
圆周角定理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相交弦定理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确定圆的条件
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切线的性质
切线的判定
切线的判定与性质
弦切角定理
切线长定理
切割线定理
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相切两圆的性质
相交两圆的性质
正多边形和圆
弧长的计算
扇形面积的计算
圆锥的计算
圆柱的计算
圆的综合题
尺规作图
作图—尺规作图的定义
作图—基本作图
作图—复杂作图
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
作图—代数计算作图
命题与证明
命题与定理
推理与论证
反证法
轨迹
图形的变化
图形的对称
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称图形
镜面对称
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坐标与图形变化-对称
作图-轴对称变换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剪纸问题
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图形的剪拼
胡不归问题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逆定理
作图--线段垂直平分
角平分线定理
角平分线逆定理
图形的平移
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平移的性质
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作图-平移变换
利用平移设计图案
图形的旋转
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旋转的性质
旋转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图形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
作图-旋转变换
利用旋转设计图案
几何变换的类型
几何变换综合题
图形的相似
比例的性质
比例线段
黄金分割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相似图形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作图—相似变换
位似变换
作图-位似变换
射影定理
相似形综合题
实数与向量相乘
平面向量定理
向量的线性运算
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
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互余两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计算器—三角函数
解直角三角形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
投影与视图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作图-三视图
平行投影
中心投影
视点、视角和盲区
统计与概率
数据收集与处理
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与方法
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抽样调查的可靠性
用样本估计总体
频数与频率
频数(率)分布表
频数(率)分布直方图
频数(率)分布折线图
统计表
扇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统计图的选择
其他统计图
数据分析
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
计算器-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极差
方差
标准差
计算器-标准差与方差
统计量的选择
概率
随机事件
可能性的大小
概率的意义
概率公式
几何概率
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游戏公平性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模拟实验
数学竞赛
逻辑推理问题
抽屉原理
排列与组合问题
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
容斥原理
简单的极端原理
简单的枚举法
计数方法
染色问题
整数问题
数的十进制
奇数与偶数
数的整除性
带余除法
质数与合数
约数与倍数
同余问题
尾数特征
完全平方数
质因数分解
整数问题的综合运用
数与式
有理数无理数的概念与运算
因式定理与综合除法
余式定理
立方公式
整式的等式证明
对称式和轮换对称式
部分分式
分式的条件求值
分式的等式证明
拆项、添项、配方、待定系数法
绝对值
因式分解
方程与不等式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整数解
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应用
三元一次不定方程
非一次不定方程(组)
多元一次方程组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与有理根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高次方程
无理方程
二元二次方程组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二次不等式
应用类问题
函数
y=|ax+b|的图象与性质
y=|ax#178;+bx+c|的图象与性质
含字母系数的二次函数
整式函数的最值
分式函数的最值
绝对值函数的最值
无理函数的最值
多元函数的最值
一元二次方程的最值
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
几何问题的最值
实际问题的最值
取整函数
一次函数的最值
函数最值问题
几何
三角形边角关系
面积及等积变换
三角形的五心
四点共圆
圆幂定理
梅涅劳斯定理与塞瓦定理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一笔画定理
几何不等式
立体图形
路线选择问题

为了倡导“节约用水,从我做起”,某市政府决定对该市直属机关200户家庭用水情况进行调查.市政府调查小组随机抽查了其中部分家庭一年的月平均用水量(单位:吨),调查中发现,每户家庭月平均用水量在 3 ~ 7 吨范围内,并将调查结果制成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表:

月平均用水量(吨 )

3

4

5

6

7

频数(户数)

4

a

9

10

7

频率

0.08

0.40

b

c

0.14

请根据统计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 a =    b =    c =   

(2)这些家庭中月平均用水量数据的平均数是   ,众数是   ,中位数是   

(3)根据样本数据,估计该市直属机关200户家庭中月平均用水量不超过5吨的约有多少户?

(4)市政府决定从月平均用水量最省的甲、乙、丙、丁四户家庭中,选取两户进行“节水”经验分享.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恰好选到甲、丙两户的概率,并列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

来源:2021年青海省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为了解某校八年级学生一门课程的学习情况,小佳和小丽分别对八年级1班和2班本门课程的期末成绩进行了调查分析.

小佳对八年级1班全班学生 ( 25 名)的成绩进行分析,过程如下:

收集、整理数据:

表一

分数段

班级

60 x < 70

70 x < 80

80 x < 90

90 x 100

八年级1班

7

5

10

3

分析数据:

表二

统计量

班级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极差

方差

八年级1班

78

  

85

36

105.28

小丽用同样的方法对八年级2班全班学生 ( 25 名)的成绩进行分析,数据如下:

表三

统计量

班级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极差

方差

八年级2班

75

76

73

44

146.80

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已知八年级1班学生的成绩在 80 x < 90 这一组的数据如下:

85,87,88,80,82,85,83,85,87,85

根据上述数据,将表二补充完整;

(2)你认为哪个班级的成绩更为优异?请说明理由.

来源:2019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数学试卷(a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某家庭记录了未使用节水龙头20天的日用水量数据(单位: m 3 ) 和使用了节水龙头20天的日用水量数据,得到频数分布表如下:

未使用节水龙头20天的日用水量频数分布表:

日用水量 / m 3

0 x < 0 . 1

0 . 1 x < 0 . 2

0 . 2 x < 0 . 3

0 . 3 x < 0 . 4

0 . 4 x < 0 . 5

频数

0

4

2

4

10

使用了节水龙头20天的日用水量频数分布表:

日用水量 / m 3

0 x < 0 . 1

0 . 1 x < 0 . 2

0 . 2 x < 0 . 3

0 . 3 x < 0 . 4

频数

2

6

8

4

(1)计算未使用节水龙头20天的日平均用水量和使用了节水龙头20天的日平均用水量;

(2)估计该家庭使用节水龙头后,一年能节省多少立方米水?(一年按365天计算)

来源:2020年宁夏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为增强学生体质,各学校普遍开展了阳光体育活动,某校为了解全校1000名学生每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情况,随机调查了其中的50名学生,对这50名学生每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x(单位:小时)进行了统计.根据所得数据绘制了一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并知道每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在6≤ x<8小时的学生人数占24%.根据以上信息及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属于   调查,样本容量是   

(2)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空缺的部分;

(3)求这50名学生每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平均数;

(4)估计全校学生每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6小时的人数.

来源:2016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某社区为了增强居民节约用水的意识,随机调查了部分家庭一年的月均用水量(单位: t ) .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①和图②.

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Ⅰ)本次接受调查的家庭个数为   ,图①中 m 的值为   

(Ⅱ)求统计的这组月均用水量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来源:2021年天津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下表是随机抽取的某公司部分员工的月收入资料.

月收入/元

45000

18000

10000

5500

5000

3400

3000

2000

人数

1

1

1

3

6

1

11

2

(1)请计算以上样本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甲乙两人分别用样本平均数和中位数来估计推断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请你写出甲乙两人的推断结论;

(3)指出谁的推断比较科学合理,能真实地反映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并说出另一个人的推断依据不能真实反映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的原因.

来源:201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某商场服装部为了调动营业员的积极性,决定实行目标管理,根据目标完成的情况对营业员进行适当的奖励.为了确定一个适当的月销售目标,商场服装部统计了每位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额(单位:万元),数据如下:

17

18

16

13

24

15

28

26

18

19

22

17

16

19

32

30

16

14

15

26

15

32

23

17

15

15

28

28

16

19

对这30个数据按组距3进行分组,并整理、描述和分析如下.

频数分布表

组别

销售额

13 x < 16

16 x < 19

19 x < 22

22 x < 25

25 x < 28

28 x < 31

31 x < 34

频数

7

9

3

a

2

b

2

数据分析表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20.3

c

18

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 a =    b =    c =   

(2)若将月销售额不低于25万元确定为销售目标,则有  位营业员获得奖励;

(3)若想让一半左右的营业员都能达到销售目标,你认为月销售额定为多少合适?说明理由.

来源:2018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某商场服装部为了解服装的销售情况,统计了每位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额(单位:万元),并根据统计的这组销售额数据,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1和图2,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该商场服装部营业员的人数为   ,图1中 m的值为   

(2)求统计的这组销售额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来源:2018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某校开展了学党史知识竞赛.参加知识竞赛的学生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学生均为20名,赛后根据竞赛成绩得到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如图),已知竞赛成绩满分为100分,统计表中 a b 满足 b = 2 a .请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甲组20名学生竞赛成绩统计表

成绩(分 )

70

80

90

100

人数

3

a

b

5

(1)求统计表中 a b 的值;

(2)小明按以下方法计算甲组20名学生竞赛成绩的平均分是: ( 70 + 80 + 90 + 100 ) ÷ 4 = 85 (分 ) .根据所学统计知识判断小明的计算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3)如果依据平均成绩确定竞赛结果,那么竞赛成绩较好的是哪个组?请说明理由.

来源:2021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为了解某地区机动车拥有量对道路通行的影响,学校九年级社会实践小组对2010年 ~ 2017 年机动车拥有量、车辆经过人民路路口和学校门口的堵车次数进行调查统计,并绘制成下列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2016年机动车的拥有量,分别计算2010年 ~ 2017 年在人民路路口和学校门口堵车次数的平均数.

(2)根据统计数据,结合生活实际,对机动车拥有量与人民路路口和学校门口堵车次数,说说你的看法.

来源:2018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某校开展了全校教师学习党史活动并进行了党史知识竞赛,从七、八年级中各随机抽取了20名教师,统计这部分教师的竞赛成绩(竞赛成绩均为整数,满分为10分,9分及以上为优秀).相关数据统计、整理如下:

抽取七年级教师的竞赛成绩(单位:分) :

6,7,7,8,8,8,8,8,8,8,8,9,9,9,9,10,10,10,10,10.

七八年级教师竞赛成绩统计表

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平均数

8.5

8.5

中位数

a

9

众数

8

b

优秀率

45 %

55 %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 a =    b =   

(2)估计该校七年级120名教师中竞赛成绩达到8分及以上的人数;

(3)根据以上数据分析,从一个方面评价两个年级教师学习党史的竞赛成绩谁更优异.

来源:2021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B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某校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分为 A B C D 四个等级,依次记为4分,3分,2分,1分.为了解学生整体体质健康状况,拟抽样进行统计分析.

(1)以下是两位同学关于抽样方案的对话:

小红:"我想随机抽取七年级男、女生各60人的成绩."

小明:"我想随机抽取七、八、九年级男生各40人的成绩."

根据如图学校信息,请你简要评价小红、小明的抽样方案.

如果你来抽取12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请给出抽样方案.

(2)现将随机抽取的测试成绩整理并绘制成如图统计图,请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来源:2021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某市体育中考自选项目有乒乓球、篮球和羽毛球,每个考生任选一项作为自选考试项目.

(1)求考生小红和小强自选项目相同的概率;

(2)除自选项目之外,长跑和掷实心球为必考项目.小红和小强的体育中考各项成绩(百分制)的统计图表如下:

考生

自选项目

长跑

掷实心球

小红

95

90

95

小强

90

95

95

①补全条形统计图.

②如果体育中考按自选项目占 50 % 、长跑占 30 % 、掷实心球占 20 % 计算成绩(百分制),分别计算小红和小强的体育中考成绩.

来源:2021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某中学在全校七、八年级共800名学生中开展“国家安全法”知识竞赛,并从七、八年级学生中各抽取20名学生,统计这部分学生的竞赛成绩(竞赛成绩均为整数,满分10分,6分及以上为合格).相关数据统计、整理如下:

八年级抽取的学生的竞赛成绩:

4,4,6,6,6,6,7,7,7,8,8,8,8,8,8,9,9,9,10,10.

七、八年级抽取的学生的竞赛成绩统计表

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平均数

7.4

7.4

中位数

a

b

众数

7

c

合格率

85%

90%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a  b  c  

(2)估计该校七、八年级共800名学生中竞赛成绩达到9分及以上的人数;

(3)根据以上数据分析,从一个方面评价两个年级“国家安全法”知识竞赛的学生成绩谁更优异.

来源:2020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b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为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某市对某路口的行人交通违章情况进行了20天的调查,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如下统计图(图2不完整) :

请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第7天,这一路口的行人交通违章次数是多少次?这20天中,行人交通违章6次的有多少天?

(2)请把图2中的频数直方图补充完整;(温馨提示:请画在答题卷相对应的图上)

(3)通过宣传教育后,行人的交通违章次数明显减少.经对这一路口的再次调查发现,平均每天的行人交通违章次数比第一次调查时减少了4次,求通过宣传教育后,这一路口平均每天还出现多少次行人的交通违章?

来源:2017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初中数学加权平均数解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