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5cm,BC=6cm,点P从点B开始沿BC边以每秒1cm的速度向点C运动,点Q从点C开始沿CA边以每秒2 cm的速度向点A运动,DE保持垂直平分PQ,且交PQ于点D,交BC于点E.点P,Q分别从B,C两点同时出发,当点Q运动到点A时,点Q、P停止运动,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x cm.
(1)当x= 秒时,射线DE经过点C;
(2)当点Q运动时,设四边形ABPQ的面积为ycm2,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不用写出自变量取值范围);
(3)当点Q运动时,是否存在以P、Q、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DE相似?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1),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为坐标原点O,且与直线y=2x-4有唯一交点B.
(1)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
(2)如图1,设直线y=2x-4与y轴交于点D,点P是抛物线上一点.
①过点P作PE∥y轴,交直线BD于点E,若△ADE与△ABD相似,求点P的坐标;
②将△ABD沿直线BD折叠后,点A落在点C处(图2),是否存在点P,使得S△PCD=3S△PAB?如果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以下是我们教科书中的一段内容,请仔细阅读,并解答有关问题.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家阿基米德发现:若杠杆上的两物体与支点的距离与其重量成反比,则杠杆平衡,后来人们把它归纳为“杠杆原理”,通俗地说,杠杆原理为:
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
【问题解决】
若工人师傅欲用撬棍动一块大石头,已知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分别为1500N和0.4m.
(1)动力F(N)与动力臂l(m)有怎样的函数关系?当动力臂为1.5m时,撬动石头需要多大的力?
(2)若想使动力F(N)不超过题(1)中所用力的一半,则动力臂至少要加长多少?
【数学思考】
(3)请用数学知识解释:我们使用撬棍,当阻力与阻力臂一定时,为什么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如图1,矩形ABCD中,AB=2,BC=6,点P、Q分别是线段AD和线段BC上的动点,满足∠PQB=60°.
(1)填空:①∠ACB= 度;②PQ= .
(2)设线段BC的中点为N,PQ与线段AC相交于点M,若△CMN为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AP的长度.
(3)设AP=x,△PBQ与△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试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和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如图,在△ABC中,DE∥BC,DE交AC于E点,DE交AB于D点,若AE=5,CE=2,DE=3.求BC的长.
直线y=x+b与双曲线y=交于点A(﹣1,﹣5).并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C、B.
(1)直接写出b= ,m= ;
(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x+b<的解集为 ;
(3)若点D在x轴的正半轴上,是否存在以点D、C、B构成的三角形与△OAB相似?若存在,请求出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在△ABC中,AD是角平分钱,点E在AC上,且∠EAD=∠ADE.
(1)求证:△DCE∽△BCA;
(2)若AB=3,AC=4.求DE的长.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OBC的顶点分别为O(0,0),B(3,﹣1)C(2,1).
(1)以点O(0,0)为位似中心,按比例尺2:1在位似中心的异侧将△OBC放大为△OB′C′,放大后点B、C两点的对应点分别为B′、C′,画出△OB′C′,并写出点B′、C′的坐标:B′( , ),C′( , );
(2)在(1)中,若点M(x,y)为线段BC上任一点,写出变化后点M的对应点M′的坐标( , ).
如图,在由边长为1的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按要求画出坐标系及△A1B1C1及△A2B2C2;
(1)若点A、C的坐标分别为(﹣3,0)、(﹣2,3),请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指出点B的坐标;
(2)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后的图形△A1B1C1;
(3)以图中的点D为位似中心,将△A1B1C1作位似变换且把边长放大到原来的两倍,得到△A2B2C2.
如图,点D,E在BC上,且FD∥AB,FE∥AC.
求证:△ABC∽△FDE.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E=2EB,AD=2,BC=5,EF∥DC,交BC于点F,连接AF.
(1)求CF的长;
(2)若∠BFE=∠FAB,求AB的长.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AC与BD相交于点E,∠ADB=∠ACB.
(1)求证:AD2=AE•AC;
(2)若AB⊥AC,CE=2AE,F是BC的中点,连接AF,判断△AB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在如图的方格中,△OAB的顶点坐标分别为O(0,0)、A(﹣2,﹣1)、B(﹣1,﹣3),△O1A1B1与△OAB是关于点P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
(1)在图中标出位似中心P的位置,并写出点的坐标及△O1A1B1与△OAB的相似比;
(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y轴的左侧画出△OAB的一个位似△OA2B2,使它与△OAB的位似比为2:1,并写出点B的对应点B2的坐标;
(3)在(2)条件下,若点M(a,b)是△OAB边上一点(不与顶点重合),写出M在△OA2B2中的对应点M2的坐标.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6),B(8,0).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AO运动;同时,点Q从O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OB运动,当Q点到达B点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
(1)求运动时间t的取值范围;
(2)t为何值时,△POQ的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3)t为何值时,以点P、0、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Rt△AOB相似?
【回归课本】我们曾学习过一个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初步体验】
(1)如图1,在△ABC中,点D、F在AB上,E、G在AC上,DE∥FC∥BC.若AD=2,AE=1,DF=6,则EG= ,
= .
(2)如图2,在△ABC 中,点D、F在AB上,E、G在AC上,且DE∥BC∥FG.以AD、DF、FB为边构造△ADM(即AM=BF,MD=DF);以AE、EG、GC为边构造△AEN(即AN=GC,NE=EG).求证:∠M=∠N.
【深入探究】
上述基本事实启发我们可以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解决下列问题:
(3)如图3,已知△ABC和线段a,请用直尺与圆规作△A′B′C′.满足:①△A′B′C′∽△ABC;②△A′B′C′的周长等于线段a的长度.(保留作图痕迹,并写出作图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