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莫贵于义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①谓人曰:‘予②子③冠履④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⑤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注释】①今:若,如。②予:给,送。③子:你,代词。④履:鞋子。⑤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⑵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选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其次论证了 ,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 的中心论点。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下列多义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B.以中有足乐者不足为外人道也 |
C.益慕圣贤之道会天大雨,道不通。 |
D.当余之从师也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
下列句中加线词的理解有错的一项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如) |
B.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跑) |
C.腰白玉之环(腰挂。) |
D.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着。) |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
A.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一点儿也不羡慕,是因为他从读书中获得了精神上的快乐。 |
B.作者最终能学有所成是因为他勤奋刻苦,虚心请教。 |
C.作者家贫嗜学,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一言,说明作者胆小害羞。 |
D.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抄书之艰,叩问之难,奔走之辛,生活之苦。 |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是也。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读书则在家慎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者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看书如子夏之“日知所亡”相近,读书与“无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废。 (曾国藩)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譬之富家居积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B.俟其欣悦,则又请焉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
C.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譬之兵家战争(打比方) |
B.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提出) |
C.看书如子夏之“日知所亡”相近(通“无”) |
D.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忧患) |
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从不同的角度谈学习问题。甲文通过讲述幼时的求学情况和成年后求师的情况,意在表现作者勤奋的学习态度,乙文则谈论的是学习方法问题。。 |
B.(甲)文作者在老师面前“立侍”,“俯身倾听”,“色恭礼至”,这些内容写出作者求师的诚恳态度。 |
C.(乙)文“读书则在家慎守,不轻花费者也”一句告诉我们要想读到更多的书,明更多的道理,就不要怕花钱,不要怕花时间、不要怕花精力的道理。 |
D.(乙)文中,为说明看与读的关系,曾国藩连用了三个比喻,他强调看书,可以获得更多的益处,可以扩大知识面;而读书,则可以积累知识,减少知识的遗忘。 |
翻译句子:(6分)
(1)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2)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
根据乙文内容写出“看书”、“读书”中“看”和“读”的具体意思:
看书:
读书:
西湖最盛,为春之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②。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③。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④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⑤,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⑥,粉汗为雨⑦,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⑧。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⑨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
【注释】
①六桥:西湖苏堤上的六座桥。 ②夕岚:傍晚的山光 。 ③勒:抑制。 ④石篑:即陶望龄,袁宏道的朋友,公安派作家。下文的“傅金吾”。“张功甫”都是人名。 ⑤ 绿烟红雾:指绿柳红桃,叶茂花盛,颜色浓艳。 ⑥歌吹为风:美妙的音乐随风飘扬。 ⑦粉汗为雨:粉末状的汗水连成一片,如雨流淌。 ⑧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 ⑨夕舂(chōng):夕阳的代称。
下列加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湖最盛盛:美 | B.与杏桃相次开发开发:开花 |
C.止午、未、申三时止:停止 | D.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工:美丽 |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山岚设色之妙
A.拘束一室之内 | B.如倩女之靧面 |
C.呷浪之鳞 | D.乃记之而去 |
下面对文章的评析不准确的项是
A.本文描绘西湖花开之盛,游人之炽,大力铺陈渲染,烘托了西湖月景的“尤不可言”,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以及独以山水为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 |
B.第二段写桃花之盛,看似偏离题意,其实是为“待月”做铺垫,衬出月色更为迷人。 |
C.第二段既写花,又写人,在二十里花海之中游人如织,“艳冶极矣”,颇有唐著名诗 人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情画意 |
D.在作者看来最招人喜爱的是西湖的春天和月夜之景。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6分)
【甲文】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乙文】王荆公①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②,不可得。时薛师政③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
【注释】①王荆公:即王安石。②药用紫团山人参:这里指药方中需要用到紫团山出产的人参。③薛师政:人名,即薛向,字师政。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4分)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2)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3)适有之( ) (4)药不足辞 ( )
下列各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项为之强(《幼时记趣》) |
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余则缊袍敝衣处期间(《送东阳马生序》) |
C.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 |
D.万钟于我何加焉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
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
(2)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
译:
(3)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治水必躬亲》)
译:
联系甲乙两段文字及翻译句(3),说说人该如何保持本心?
阅读下面的短文。
冬蚁出曝其夏取之粟。他虫饥,过其侧,乞粟于蚁。蚁曰:“尔胡为不储粮于夏?”虫曰:“吾方向夏风而歌。”蚁笑曰:“君当夏而歌,则亦宜乘冬而眠矣,胡言饥?”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尔胡为不储粮于夏?
②吾方向夏风而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袜、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十艮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下面哪一组句子加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B.性行淑均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愚公移山》)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
C.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 D.愿陛下亲之信之 |
悉如外人(《桃花源记》) 小信未孚(《曹刿论战》)
下面句子节奏的划分有误的是哪一项?
A.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
D.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
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节选的三段文字,诸葛亮意在向后主刘禅提出什么忠告?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强调了这一忠告的重要性?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解释下列加线的字词。
(1)既而儿醒 (2)妇抚 儿乳 (3)一时 齐发
(4)毕 备 (5)惊觉欠伸 (6)施八尺屏障
翻译下列语句。
(1)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译文
(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文
选出下面句中加线词语古今意义一样的一项( )
A.会宾客大宴 | B.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C.稍稍正坐 | D.以为妙绝 |
文段是如何描写口技人的高超技艺的?结合文段简要分析。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解释下列加线的字词。
(1)蒙络 摇缀 (2)佁然 不动 (3)参差披拂
(4)悄怆 幽邃 (5)以其境过清
翻译下列语句。
(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译文
⑵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选择加线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 )
A.①为坻,为屿②为宫室器皿 | B.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高可二黍许 |
C.①乃记之而去②乃不知有汉 | D.①隶而从者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①,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语在《田完世家》中。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②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③满篝④,污邪⑤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注:①隐 隐语。 ②禳田:为田求福禳。③瓯窭:高地狭小之区。④篝:笼。⑤污邪:地势低下的田地。
下列句中“以”与“淳于髡说之以隐曰”中的“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祭以尉首 | B.策之不以其道 | C.可以一战 | D.以塞忠谏之路也 |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淳于髡人生得矮小而胸有奇才,以博学、滑稽、善辩著称。他两次巧谏齐威王,解除了国难。 |
B.淳于髡寓救国大计于诙谐的谈吐之中,表现了过人的胆识和才智。 |
C.齐威王善听忠告,勇于改过,奋发有为,这一点也是值得称道的。 |
D.齐威王善于用人,淳于髡敢于直谏,良臣遇明君,统治才能巩固。 |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①数使诸侯 ②委政卿大夫
③三年不蜚又不鸣 ④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
翻译下列句子。
①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公神道碑铭
曾巩
公讳世卿,字光远,南剑州沙县人也。公为儿时,书木叶为诗,其父见之大惊,遂使学,以笃志闻于乡。中雍熙二年进士,为衡州军事推官,改静安军节度推官。王小波、李顺盗蜀,州县多不能保,东围静安,公应变,为箭笴兵械城守之具百余万,约其属分城守之。围既久不解,分城者疑惧意懈,出语动公,公以义谯数勉之。而间谓州长张雍日:“此属留之则溃人心,纵之使求外兵,则两全。”雍听其言。盗数万人围静安八十日,公奋励距敌,射其裨将一人,应手死。又射至数百人,无不辄死。盗以故不敢迫。而外兵来救,乃卒解静安之围。事闻,即其军,以公为掌书记,父丧不许去官。自宋兴小吏势,盗起往往转掠数百千里,吏辄弃城走。及公之保静安,则若吏力皆可以有为者。然公之于此时。盖亦易无为有,以少胜众,此材智烈丈夫之所为。小拘常见之人.亦安能责其此出哉?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王小波、李顺盗蜀(叛乱) | B.约其属分城守之(下属) |
C.纵之使求外兵(纵然) | D.父丧不许去官(离职) |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书木叶为诗不足为外人道也 |
B.公以义谯数勉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C.而外兵来救呼尔而与之 |
D.然公之于此时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其父见之大惊,遂使学,以笃志闻于乡。
②小拘常见之人.亦安能责其此出哉?
陈公卿是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意谈谈。
胸中之竹
郑燮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①,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②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③在笔先者,定则④也;趣在法外者,化机⑤也。独画云乎哉!
【注】①胸中之竹:酝酿中的竹的审美意象。②手中之竹:画幅上竹的艺术形象。③意:审美意象。④定则:一般法则。⑤化机:此处指超出一般法则之外的、充满灵感的艺术构思。
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画一处)。
烟 光 日 影 露 气 皆 浮 动 于 疏 枝 密 叶 之 间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独画云乎哉!
本文是郑板桥的题画之作。他强调 “ ”、“ ”两者结合,就能凝成一幅气韵生动、令人把玩不尽的竹的图画。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下面各项句中加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肉食者谋之 ②吾既已言之王矣 |
B.①何以战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
C.①战则请从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
D.①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
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字。
①又何间焉 ②小惠未徧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 和 。
曹刿认为 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①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忽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 邻翁素有雅量②,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某诡⑥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深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茸:草初生又细又软的样子 ②雅量:宽宏大量 ③诡:欺骗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⑴无术可医 ⑵骂之亦可警将来
⑶某益窘 ⑷其病良已
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汝病乃天罚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B.乃不知有汉 |
C.乃重修岳阳楼 | D.翁乃骂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邻翁素有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假如你身边也有像居民某或邻翁这样的人,你将会怎样劝诫他?请选择其中一人用自己的话来劝说。
伤 仲 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线词语。(4分)
(1)未尝识书具 (2)稍稍宾客其父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4)贤于材人远矣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作者说:“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