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关?”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本文选自《________》,内容多是战国时游说之士_________的汇编,后由西汉_______编订诸国史料汇集成书。题目中“讽”的意思是___________。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形貌昳丽(   )             ②我也(   )
③王之甚矣(   )           ④面刺(   )
.由本文流传下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并写出这一成语的反义成语。
.妻、妾、客虽然同是赞美,但感情色彩却有不同,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他们的回答有什么差别。
.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暮寝而思之”后悟出道理,由此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齐威王曾以“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来表露自己的雄心壮志,结合本文分析齐威王还有哪些可取之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曾母投杼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解释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投杼墙而走(   )
(2)其母(   )
.由这一则故事,我们可以想到的成语是:__________。
.由本则故事,你想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可爱者甚(   )            (2)陶后有闻(   )
(3)香远清(   )             (4)濯清莲而不(   )
.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陋室,表达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莲”表达的是?
.“晋陶渊明独爱菊”中的“陶渊明”你了解他多少?请你写出最能反映他性格的一句诗或者能够反映他性格的小故事(故事要相对完整)
.《爱莲说》中“爱菊、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爱菊:
爱牡丹:
.周敦颐说莲“出淤泥而不染”,请你从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角度,提炼出这句话蕴含的观点。
.作者钟情于莲花,并以莲自况来表白他的生活态度。请你以“莲,不求富贵乃花中君子”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莲,不求富贵乃花中君子
下句:松,_____________是树中勇士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②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③,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④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⑤,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果蔬:泛指菜肴。③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④脔:切成块的肉。⑤箸:筷子。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因公        (      )          ②觉饥甚而不敢 (      )
③不下箸        (        )          ④公取自之       (       )
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与“公约之饭”中“之”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是吾剑之所从坠 B.遇子方虫,则一钳博之
C.久之,目似瞑 D.故时有物外之趣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人愧甚而退”的原因。(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三峡》,翻译句子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分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师老马与蚁》,完成下面题目。(11分)
老马与蚁  韩非子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注释】①师:学习。②管仲:夷吾,春秋时任齐桓公的相国,著名政治家。③隰(xí)朋:齐桓公时期的左相。④桓公:即齐桓公,名小白,齐国国君,春秋时第一个霸主。
⑤孤竹:国名,在今河北省东部卢龙县一带。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
春往冬(      )             掘地遂得水(      )
“以管仲之圣”中的“以”与下列句子中哪一句中“以”的用法相同(     )(2分)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B.岁以大穰 C.可以为师矣 D.以丛草为林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一处。(1分)
老马之智可用也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峡》)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桑中生李》 一文,完成下面题目。(16 分)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 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①。”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②,因盲者得视,远近翕赫③,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注】①豚:小猪  ②众犬吠声:一只狗叫,其他的狗也跟着叫起来。形容众人盲目附和。喻众人随声传闻   ③翕赫:此指轰动、惊动。翕:聚集。赫:盛貌。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 分)
①欲去(   )                   ②见空桑中有土(   )
植种(   )                   ④间一余     (   )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例句:以余浆灌溉

A.盖以诱敌 B.是以谓之文也
C.何不试之以足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南 顿 张 助 于 田 中 种 禾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 分)
⑴ 目痛小疾,亦行自愈。
⑵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幼时记趣》)
⑶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试说说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2 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3分)
[甲]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鸣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节选自《捕蛇者说》
[乙]嗟夫!子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上面甲文中“吾尝疑乎是”的“是”指的是                          ;乙文中的“二者之为”具体指的是                                   。(2分)
解释划线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以夫观人风者得焉   俟:           
(2)予尝古仁人之心     求:            
(3)已而夕阳在山         已而:          
(4)树林阴             翳: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上面三文的作者都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以天下为己任,关注民生。请参考示例,完成下列问题。(3分)
示例:《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范仲淹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思想。
《醉翁亭记》表达了作者欧阳修                                        的思想。
《捕蛇者说》表达了作者(        )                                   的思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 《三峡》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①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②,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③以来,未复有能与④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注释】①五色:形容“石壁”色彩缤纷。 ②歇:消散。 ③康乐:指山水诗人谢灵运。 ④与:参与,引申为赞赏。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无阙处(       )               ⑵虽乘御风(          )
沉鳞竞跃(         )             ⑷夕日欲(           )
翻译下列句子。
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⑵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文都写到了“猿鸣”,请分别说明“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4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牧竖》一文,完成下面题目。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谋分捉之: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③去:距离。④仓皇:惊慌。⑤嗥(háo):狼的叫声。⑥号(háo)且爬抓:一边大声吼叫,一边抓挠树身。 ⑦致:使。⑧趋:向,到。 ⑨跑(páo):同“刨”,兽用前爪刨地。
解释划线的词语。
甚仓皇 (     )         ②大狼声仰视(       )
③狼闻声四(     )         ④气已矣   (       )
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久之不动

A.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B.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C.学而时习之(《<论语>八则》) D.久之,目似瞑(《狼》)

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其 一 竖 又 在 彼 树 致 小 狼 鸣 急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八则》)
同是人与狼的较量,《狼》中的屠户与本文中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和《赤壁赋》选段,完成下面题目。(共12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举酒属②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③。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④,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注释】 ①既望:农历十六日。 ②属:致意,引申为劝酒。 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 ④冯(píng)虚御风:在天空中驾风遨游。冯虚,凭空、凌空。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或短语。
①念无与为者(              )     ②遂至承天寺(              )
③水波不 (              )     ④遗世独立 (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甲段中“闲人”指不贪恋名利而能从容流连美景的人。请结合乙文的内容说说“闲人”在夜游赤壁中是怎样体现的。
下列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闲人如吾两人者”和“羽化而登仙”透露出作者悲观消极、企图逃避的情绪。
B.乙段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与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相类似。
C.张怀民与苏轼一样,都是投身自然、不争名利之人,这从“怀民亦未寝”可以看出。
D.甲、乙两段中都写到月光的皎洁,寄托了作者的情感追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完成下面题目。
王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人也。年七岁丧母。年二十,游学南阳,止张奉舍。奉举家得疾病,无相视者,修亲隐恤之,病愈乃去。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守高密令。顷之,郡中有反者。修闻融有难,夜往奔融。贼初发,融谓左右曰:“能冒难来,唯王修耳!”言终而修至。
谭复欲攻尚,修谏曰:“兄弟还相攻击,是败亡之道也。”谭不听,遂与尚相攻击,请救于太祖。太祖既破冀州,谭又叛。太祖遂引军攻谭于南皮。修时运粮在乐安,闻谭急,将所领兵及诸从事数十人往赴谭。至高密,闻谭死,闻谭死,下马号哭曰:“无君焉归?”遂诣太祖,乞收葬谭尸。太祖欲观修意,默然不应。修复曰:“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敛谭尸,然后就戮,无所恨。”太祖嘉其义,听之。
魏国既建,为大司农郎中令。顷之,病卒官。
(节选自《三国志·卷十一·魏书十一》)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游学南阳,张奉舍(落脚、住) B.遂太祖,乞收葬谭尸(拜访)
C.所领兵及诸从事数十人往赴谭(将要) D.然后就戮,无所(遗憾)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北海孔融召以主簿中峨冠而多髯者东坡
B.下马号哭曰:“无君归?”寒暑易节,始一反
C.言终修至安陵君受地于先王守之
D.太祖遂引军攻谭南皮骈死槽枥之间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奉举家得疾病,无相视者,修亲隐恤之,病愈乃去。
②兄弟还相攻击,是败亡之道也。
结合文中材料,评价王修这一人物形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夏后伯启与有扈①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②,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③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昧,琴瑟不张④,钟鼓不修⑤,子女不饬⑥,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注】①夏后伯启、有扈:古代人名   ②浅:糖,窄小。   ③教:这里指教化   ④张:乐器上弦   ⑤修:设置   ⑥饬:通“饰”,修饰
解释划线字。(4分)
(1)是吾德薄而教不也   善(    )    (2)尊贤传使能  使(    )
画线旬“夏后伯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夏后伯启与有扈氏攻打甘泽却没有取得胜利,大臣们请求再次出兵攻打。
B.夏后伯启与有扈氏攻打甘泽却没有取得胜利,六位大臣请求再次出兵攻打。
C.夏后伯启与有扈氏在甘泽作战却没有取得胜利,大臣们请求再次出兵攻打。
D.夏后伯启与有扈氏在甘泽作战却没有取得胜利,六位大臣请求再次出兵攻打。

夏后伯启打仗不胜,他认为原因是:                                (2分)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8分)
橘逾淮为枳
①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日:“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②左右对日:“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日:‘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日:‘坐①盗。”’
③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④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⑤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⑥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本文选自《    》,该书主要记载—:    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子的言行。(2分)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下列对晏子使楚成功的原因分析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晏子本以善于辞令出名,机智善辩,很有外交才干。
B.晏子拥有渊博的学识,“橘枳”之喻证明知识就是力量。
C.晏子面对强权能勇敢从容,毫不畏惧。
D.晏子是著名的政治家,拥有一颗拳拳爱国之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记承天寺夜(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无与乐者   (2)怀民亦未
(3)竹柏影也   (4)至承天寺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本文表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