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半命题作文

题目:有       相伴滋味长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来源:2016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题:考试

要求:

(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2)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600字。

来源:2018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2-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到学年期末,很多同学都要回顾这一学年的过往和成绩。“感恩、担当、拼搏、坚持、宽容、陪伴、友情……”这些词语时常闪现在脑海中。盘点过去的一年,你会用哪个关键词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呢?

       请把题目“_______,我的年度关键词”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来源:2020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题目:

在我们身边,总是有这样一些同学:他们虽然成绩不理想,却一直保持毫不气馁的精神;他们虽然普普通通,却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他们虽然外表不出众,内心却一直向着太阳;他们虽然是无名小花,却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请以“我虽然只是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注意先将作文标题填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

②若选题目一,先将文题补充完整并填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

③结合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写出600字以上的文章;

④注意文章详略得当、条理清楚,注意运用联想和想象。

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来源:2022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2-11-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性学习。

××县红星中学于2018年5月20日收到西宁市××教育集团资助的学习用具480套,学生电脑200台,请你以××县红星中学办公室的名义写张收据。

来源: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路上,我们不断迎接挑战,努力完成各式各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或有形或无形,都是我们成长的印迹,也许其中就有自己心中最好的作品,也许最好的作品还在追寻的路上。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最好的作品"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来源:2019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根据提示,以九(2)班王军的名义写一则寻物启事。

时间:6月15日上午10时左右

地点:学校足球场

遗失物品:一串钥匙

联系电话:138XXXXXXXX。

来源:2017年宁夏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长大了,乡愁是一块小小的屏幕,我在这头,亲人在那头。

(《数字时代的乡愁》)

小小的邮票,诉说着对故乡母亲的眷念;窄窄的船票,承载着对家乡新娘的牵挂……时光荏苒,如今,人们的乡愁在一块小小的屏幕间传递。

请你结合材料,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可讲述经历,可抒发真情,可展开议论。文中不出现可能泄漏考生信息的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字数不少于600字。

1)命题作文:在这头,在那头

2)半命题作文:________和我隔屏相守

来源:2022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2-1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莫泊桑师从福楼拜,在十年时间里刻苦练笔,写成了一篇又一篇文章,但是全部扔了,一篇都没有拿出去发表,一直到写成短篇小说《羊脂球》,作品一发表即震动文坛。成名后他还能沉寂下来刻苦写作,所以一生著作十分丰厚,被誉为19世纪法国"短篇小说之王"、一个"卓绝超群、完美无缺的文学巨匠"。

钱钟书先生一生不愿意接触媒体。曾有一名外国记者十分景仰他,声称读钱作,必须拜会钱先生本人,以当面讨教。钱先生婉言拒绝:"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非得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请以"寂寞之后的辉煌"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来源:2016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6月,育才中学开展文明主题月活动,特向全校学生征集优秀漫画作品。假如你是这幅漫画的作者,请你完成下面的参赛自荐表(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文明主题月活动优秀漫画作品参赛表

作品名称


自荐理由(不少于15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22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3-08-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根据自身感受或所见所闻,写一篇文章,记叙、抒情、议论皆可。

【自律】zì lǜ,动词,自己约束自己。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草木正发芽,冰雪在融化,春天的脚步,不为谁停下。喧嚣的城市,在这一刻变安静,疫情突如其来,让你我多了牵挂。……祝你不忘少年样,也无惧未来路茫茫,我们像种子一样,一生向阳。

——《人世间》抗疫特别版歌词

“长大”不仅意味着独立,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懂得感恩、尊重法治、强调担当,年轻的心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民日报》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内容充实具体。③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请以“XX”代替。

来源:2022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3-03-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时间无形、无色、无味。它只有声音。

那是像河水一样流动的声音吗?它更沉静,更平缓,好像潜伏在地下静静地流淌着。

那是像微风一样吹拂的声音吗?它更温柔,更文静,让人想到它在吹着一朵蒲公英,向远方飘去。

那是像心跳的声音吗?一声声、一滴滴,如沙漏一般,时间就过去了。

只要一静下来,我就听见时间流逝的声音。

(节选自金波《时间流逝的声音》)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哪些感悟与思考?请以“我听见时间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闸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来源:2022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3-03-0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放眼人类历史,每一个取得重大成就的杰出人才,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强烈的、突出的、痴狂的、恒久的爱好。

(摘自202239日《中国教育报》)

1)以“我为______狂”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在“______”上补充一个爱好方面的词语,如:书、歌、数学、科技、篮球、剪纸……

②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运用细节描写,具体表现“痴狂”;若有想象,应合情合理。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不少于600字。

2)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不少于600字。

来源:2022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2-1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可见,习惯与成功关系密切。古往今来,成功人士的成功,往往是因他们的好习惯所成就;失败人士的失败,则是由他们的坏习惯所导致。一个小进步,或一个小收获,都是一次成功。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只有一线之隔,这一线之隔就在于有好习惯或坏习惯。

请根据材料,以“习惯与成功”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来源:2022年广西百色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2-11-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读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循序渐进是最基本的方法。

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完善的。读书也一样,必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万丈高楼平地起",大楼要一层一层往上盖,书也要一点一点认真读。正如清代陆清献在《示儿书》中所说:"一日所读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急于求成,就好像肚子饿时吃饭,狼吞虎咽,囫囵吞枣,不仅没能品尝到菜肴的滋味,甚至可能会因噎废食。数学家华罗庚也说:"学习上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学得不扎实,你想来得快些,结果反倒慢了。"可见,循序渐进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读书方法。

③任何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是由浅入深建立起来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循序渐进的读书方法是与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相适应的,因此,读书就要从基础知识开始。杰出的科学家都是从最简单的加减乘除开始学起,杰出的画家都是从最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开始练起,杰出的文学家也都是从最简单的遣词造句开始写起。他们都是在起点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会不断提高,有了后来的成就。这充分说明打好基础,循序渐进,才会取得好的结果。

④在循序渐进的阅读中,随着对内容理解的不断加深,人们会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因而循序渐进的阅读就成为读书者进步的阶梯。南宋哲学家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是他对自己续书经验的总结。他曾每日从《礼记》《左传》等经籍中选取两段,反复阅读,出口成诵,进而不断思考,融会贯通,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正是这样,他才成为伟大的哲学家。

⑤青年人读书欲望很强,读书劲头很大,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有些人读书贪多求快,"在空中起跳",忽视打好扎实的基础,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结果收效甚微。因此,一个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日益精进。

(1)上面的文字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   。(限12个字以内)

(2)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甲]第②段分别引用陆清献和华罗庚的话,来充分论证本段的观点。

[乙]第③段论述的重点是:任何学科知识体系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

[丙]第④段先说内容理解的加深会带来思考的深入,据此提出观点,再用朱熹的言行做证明。

(3)下面是《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两则语录,哪一则有助于你理解上面的文字?请简要说明理由。

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来源:2018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