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班级开展了“致敬航天英雄·奔向星辰大海”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各小组的成果汇报资料。

【发展历程】

自2003年10月,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以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辉煌成就。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空间交会到天宫合体,从太空短期停留到中长期驻留……中国航天人一次次突破技术难关,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跨越式发展,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次次在浩瀚太空刷新“中国高度”。

【名称揭秘】

问:为何国外叫“宇航员”而中国叫“航天员”?

答:宇航,顾名思义,带有宇宙航行的概念,而宇宙包括的范围很广。“航天”一词由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首先提出,钱老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的宇宙航行活动只能局限在太阳系内,“宇航”的说法不免夸大。由此可见,“航天”二字中蕴含着一种精神,那就是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

问:还有别的原因吗?

答:有,也是受毛主席的诗句“巡天遥看一千河”的启发,又从航海、航空“推理”而成。

【精神探源】

【致敬英雄】

(1)同学们的汇报材料中提到: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次次刷新“中国高度”。该怎样理解“中国高度”的含义呢?请你阅读材料,作出解释。

(2)中国航天精神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得以飞速发展的“精神密码”。中国航天精神具有哪些内涵?请阅读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3)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从戚发轫到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等,中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中国航天精神代代传承。成果汇报会接近尾声,请你围绕“致敬航天英雄·奔向星辰大海”这一主题发言,表达对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为代表的中国航天人的敬意,体现新时代青年人的使命担当。

写作提示:①结合材料;②不少于100字。

来源:2022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2-12-0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写作能力考查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人的乐章,那是落叶对滋养它的大树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描绘着一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
有人说,感恩是鞋,穿上它,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健步如飞。而我觉得,感恩更像是生命中那一朵朵不谢的花。因为感恩,所以我们的生命变得五彩斑斓。
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以“网里网外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③不少于600字。

来源:2017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⑴命题作文
请以“身边风景也动人”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⑵半命题作文
“赢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博得、取得”的意思。在现实与历史中,有的人凭辛勤付出赢得个人的成功;有的人以品质高尚赢得别人的尊重;有的人甘于寂寞,埋头苦干,最终赢得了历史的肯定……
请以“赢得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可以填写“成功、尊重、肯定、喝彩、信任”等等;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

青春路上,风景无限。总有一人、一物、一事、一情牵动你心,经意或不经意间收纳于怀,这是爱的记忆、爱的萃取、爱的珍藏。

请以“爱的收藏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2)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引用、套用、抄袭本试卷阅读部分的材料。

来源:2022辽宁省铁岭葫芦岛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2-10-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
从小学到初中,生活看起来简单平凡,实际上却也多彩多味,充满了酸甜苦辣……
请你从“酸甜苦辣”中任选一种或几种“味”,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注意: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从以下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请以“我真的感到  ”为题作文。

提示:写作之前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来源:2017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以笔为舟,文人墨客书写了山水诗路;以书为舟,莘莘学子邀游着知识海洋;以梦为舟,航天英雄创造出太空神话。

“舟”是远行的依靠,是成长的阶梯,是圆梦的翅膀。请用“以_________为舟”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可以记叙故事,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日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得套写、抄袭;③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来源: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2-1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6月,育才中学开展文明主题月活动,特向全校学生征集优秀漫画作品。假如你是这幅漫画的作者,请你完成下面的参赛自荐表(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文明主题月活动优秀漫画作品参赛表

作品名称


自荐理由(不少于15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22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3-08-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根据自身感受或所见所闻,写一篇文章,记叙、抒情、议论皆可。

【自律】zì lǜ,动词,自己约束自己。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草木正发芽,冰雪在融化,春天的脚步,不为谁停下。喧嚣的城市,在这一刻变安静,疫情突如其来,让你我多了牵挂。……祝你不忘少年样,也无惧未来路茫茫,我们像种子一样,一生向阳。

——《人世间》抗疫特别版歌词

“长大”不仅意味着独立,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懂得感恩、尊重法治、强调担当,年轻的心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民日报》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内容充实具体。③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请以“XX”代替。

来源:2022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3-03-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时间无形、无色、无味。它只有声音。

那是像河水一样流动的声音吗?它更沉静,更平缓,好像潜伏在地下静静地流淌着。

那是像微风一样吹拂的声音吗?它更温柔,更文静,让人想到它在吹着一朵蒲公英,向远方飘去。

那是像心跳的声音吗?一声声、一滴滴,如沙漏一般,时间就过去了。

只要一静下来,我就听见时间流逝的声音。

(节选自金波《时间流逝的声音》)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哪些感悟与思考?请以“我听见时间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闸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来源:2022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3-03-0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放眼人类历史,每一个取得重大成就的杰出人才,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强烈的、突出的、痴狂的、恒久的爱好。

(摘自202239日《中国教育报》)

1)以“我为______狂”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在“______”上补充一个爱好方面的词语,如:书、歌、数学、科技、篮球、剪纸……

②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运用细节描写,具体表现“痴狂”;若有想象,应合情合理。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不少于600字。

2)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不少于600字。

来源:2022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2-1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可见,习惯与成功关系密切。古往今来,成功人士的成功,往往是因他们的好习惯所成就;失败人士的失败,则是由他们的坏习惯所导致。一个小进步,或一个小收获,都是一次成功。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只有一线之隔,这一线之隔就在于有好习惯或坏习惯。

请根据材料,以“习惯与成功”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来源:2022年广西百色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2-11-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读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循序渐进是最基本的方法。

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完善的。读书也一样,必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万丈高楼平地起",大楼要一层一层往上盖,书也要一点一点认真读。正如清代陆清献在《示儿书》中所说:"一日所读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急于求成,就好像肚子饿时吃饭,狼吞虎咽,囫囵吞枣,不仅没能品尝到菜肴的滋味,甚至可能会因噎废食。数学家华罗庚也说:"学习上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学得不扎实,你想来得快些,结果反倒慢了。"可见,循序渐进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读书方法。

③任何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是由浅入深建立起来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循序渐进的读书方法是与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相适应的,因此,读书就要从基础知识开始。杰出的科学家都是从最简单的加减乘除开始学起,杰出的画家都是从最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开始练起,杰出的文学家也都是从最简单的遣词造句开始写起。他们都是在起点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会不断提高,有了后来的成就。这充分说明打好基础,循序渐进,才会取得好的结果。

④在循序渐进的阅读中,随着对内容理解的不断加深,人们会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因而循序渐进的阅读就成为读书者进步的阶梯。南宋哲学家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是他对自己续书经验的总结。他曾每日从《礼记》《左传》等经籍中选取两段,反复阅读,出口成诵,进而不断思考,融会贯通,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正是这样,他才成为伟大的哲学家。

⑤青年人读书欲望很强,读书劲头很大,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有些人读书贪多求快,"在空中起跳",忽视打好扎实的基础,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结果收效甚微。因此,一个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日益精进。

(1)上面的文字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   。(限12个字以内)

(2)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甲]第②段分别引用陆清献和华罗庚的话,来充分论证本段的观点。

[乙]第③段论述的重点是:任何学科知识体系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

[丙]第④段先说内容理解的加深会带来思考的深入,据此提出观点,再用朱熹的言行做证明。

(3)下面是《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两则语录,哪一则有助于你理解上面的文字?请简要说明理由。

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来源:2018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题目:那天,阳光好暖
要求:1.写一篇记叙文,中心明确、内容具体。
2.在记叙中适当穿插议论和抒情。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600字左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