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甲】【已】两段文字,完成第小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蜀相
唐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②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③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④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⑤开济⑥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  ①蜀相:三国时蜀国丞相,指诸葛亮。②锦官城:现四川省成都市。③自:空。④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⑤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⑥开济:指帮助刘备开国和辅佐刘禅继位。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___________________
(2)三臣于草庐之中        顾: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遂许先帝以驱驰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
(2)猥自枉屈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文是诸葛亮的自述,【乙】文是杜甫对诸葛亮的评价,综合【甲】【乙】两个文段,你认为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超过1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三则《论语》,回答问题
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给文中加横线的字注音。
知之者不如.之者( ) 不逾.( )
请你任选其中的一则,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愚溪诗序(节选)
柳宗元
①灌水之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是溪,故更之为愚溪。
②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焉。
③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④是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超鸿蒙,混希夷①,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注:①超鸿蒙,混希夷:指超越天地尘世,与自然混同,物我不分。
给文中划线句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
或 曰 可 以 染 也 名 之 以 其 能 故 谓 之 染 溪。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灌水之有溪焉 阳( )       ②今予是溪 家( )
③咸以愚焉 辱( )           ④于事 悖( )
翻译下列句子。
(1)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2)是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第一段交代了溪水的位置及以“愚溪” 命名的原因。
B.作者认为自己在清明政治下做了错事,确实是天下最愚蠢的人,颇为自责。
C.作者不是客观地描摹自然风景,而是借题发挥,写愚溪也是写自己。
D.通篇围绕一个“愚”字,从“予以愚触罪”,到“以愚辞歌愚溪” ,表达了一个遭受沉重打击的正直士大夫的孤愤之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可爱者
清涟而不妖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同予者何人?
②宜乎众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两则选文,完成下题。
(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含义。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选贤能,讲信修睦。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乙文中与甲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对应的句子是
                                                                
根据选文,请分别写出出自(甲)文和(乙)文的一个成语
                                                          
甲文描绘的理想境界和乙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论语>十二章》选文,完成下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不亦乎:                ②与朋友交而不乎:       
疏食饮水:        ④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择善者而从之人不堪
B.友人惭,下车引者不如好之者
C.人谋而不忠乎可以师矣
D.人不知不愠与人期行,相委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③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选文②③④章都是讲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谈谈对你的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出师表 (诸葛亮)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⑨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此危急存之秋也(   )   (2)其行赏(   )   (3)深入不(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译文: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译文:
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⑦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B.第⑥⑦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三顾茅庐,临危受命和临崩寄大事。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C.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
D.诸葛亮此表①—⑤段将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是“寓情于事”,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诸葛亮的《出师表》选段,完成小题。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遂许先帝以驱驰(            )            恐托付不(             )
庶竭驽钝     (                )       夜忧叹 (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文中所说的“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具体指是什么事?用原话回答。
下面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功绩,从列出的五项中任选一项,参考示例,写出其具体的内容。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振,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排八阵
[示例] 三顾:三顾茅庐
《出师表》选段中哪一句话也表明了诸葛亮“澹泊明志”的志趣?请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选文第一段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论述两汉的历史教训。在原文中用横线标出相应的句子。
从选文看,诸葛亮回顾先帝“三顾茅庐”和“临崩寄大事”的目的是什么?
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下面是诸葛亮祠中的一副对联,请你从列出的四项中任选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 鼎足六出,威德咸孚足千秋。
两表:______    __ 一对:_______    _  鼎足:____  ____ 六出:__    _____
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此皆实用心 B.畅军事家喻户
C.死之臣衣缩食 D.日而待千方百

选段中写道“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用原文回答):
(1)                         
(2)                         
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②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 ;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节选自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
【注释】 ①茹:吃。 ②膏:用油脂涂抹。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居民少(       )              (2)之酒而为之歌(       )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泉甘土肥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
B.濯清泉自洁能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C.太行阳有盘谷花隐逸者也
D.钓水,鲜可食力恶其不出身也,不必为己

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
是 谷 也 宅 幽 而 势 阻 隐 者 之 所 盘 旋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两篇文章在主旨上的相似之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节选)
【乙】芙蕖①自荷钱②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③。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④矣。迨⑤至菡萏⑥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渔《芙蕖》(节选)
【注释】①芙蕖:荷花的别称。 ②荷钱:初生的荷叶。 ③妍:美丽,好看。④逸致:情趣。  ⑤迨:等到。  ⑥菡萏:花苞。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日上妍(             )     ②花之既谢(          )
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人们爱荷,因为它有很多价值……在观赏价值、精神价值、实用价值中你更看中它的哪一价值?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下列问题(10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解释下列词语。(2分)
假借于藏书之家                          执经                    
其欣悦                              四僵劲不能动              
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3分)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你从作者读书求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1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曾其所不能       ②人恒,然后能改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动心忍性
选文先谈人,主要体现“          ”;后论国,主要体现“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边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缦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录毕, 送之(       )
(2) 其欣悦(           )
(3) 逆旅主人 (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

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

4.

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请写出两条。(4分)

  • 更新:2021-06-0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晋陶渊明爱菊矜寡孤废疾者皆有所养
B.香远清自己以为大有所
C.隋后有闻娟然如拭,妍明媚
D.同者何人观夫巴陵胜状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花宋何罪
B.李唐来屠后断其股
C.濯清涟不妖丁壮者引弦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置土石

下列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为陪笔,引入下题,烘托自己对莲花的喜爱,惜景抒情;“借花自以为写照”。
B.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以“君子”喻莲,表明了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
C.文章用“噫”字引领三个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
D.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而是将牡丹衬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进行暗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文:                                                             
⑵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论语》八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
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不思则罔(罔:有害)
B.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然:这)
C.切问而近思(切问:急切地追问)
D.我独亡(亡:死亡)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学时习之学不思则罔
B.仁在中矣恕乎
C.人恭而有礼未复能有其奇者
D.如日月之食寒暑易节,始一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应用文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