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
(乙)却说玄德同行军民十余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路过刘表之墓,玄德率众将拜于墓前,哭告曰:“辱弟备无德无才,负兄寄托之重,罪在备一身,与百姓无干。望兄英灵,垂救荆襄之民!”言甚悲切,军民无不下泪。忽哨马报曰:“曹操大军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也。”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闻玄德此言,莫不伤感。    -----《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 :             
②引喻失  义:             
罚臧否 陟 :             
④使人收拾船筏  收拾:             
翻译下列句子
①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②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后人有言“扶不起的阿斗”,其实诸葛亮在出师前,对后主---阿斗早有担虑。请仔细阅读甲文,说出诸葛亮有哪些担虑。
仔细阅读乙文,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的原因。
刘备临终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有一句话,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请写出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
(乙)却说玄德同行军民十余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路过刘表之墓,玄德率众将拜于墓前,哭告曰:“辱弟备无德无才,负兄寄托之重,罪在备一身,与百姓无干。望兄英灵,垂救荆襄之民!”言甚悲切,军民无不下泪。忽哨马报曰:“曹操大军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也。”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闻玄德此言,莫不伤感。    -----《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 :                  ②引喻失  义:       
罚臧否 陟 :                       ④使人收拾船筏  收拾:        
翻译下列句子
①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②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后人有言“扶不起的阿斗”,其实诸葛亮在出师前,对后主---阿斗早有担虑。请仔细阅读甲文,说出诸葛亮有哪些担虑。
仔细阅读乙文,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的原因。
刘备临终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有一句话,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请写出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本段节选自《         》,作者是               。(2分)
下面词义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崩殂(死。皇帝死叫“崩”;殂,死亡) B.殊遇(特别厚待)
C.恢弘(气势宏大) D.引喻失义(说话中称引譬喻不恰当)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广故数言欲 B.河曲智叟以应
C.今亦死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

下面划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危急存亡之一叶落而知天下
B.忘身于无敌国患者
C.追先帝之殊遇笼四野
D.塞忠谏之路也固国不山溪之险

下面加点的部分不能连读的一项是(    )(2分)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中的“益州”指蜀汉,“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B.作者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主观条件,后说有利的客观条件。
C.作者在提出自己的建议时,先从正面说,再从反面说。
D.本段的主旨句是“诚宜开张圣听”,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建议。

这段文字分析了蜀国的内外形势,作者的用意是(    )(2分)

A.表达对“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先帝的怀念。
B.赞扬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的忠心耿耿。
C.表达出师伐魏以报效先帝的决心。
D.希望刘禅认识形势的危急,实施广开言路的政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12分)
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下列各组画框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盖追先帝之殊遇/或遇其叱咄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D.欲信大义于天下/愿陛下亲之信之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以”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A.不物喜,不己悲 B.策之不其道
C.屠惧, 投 D.属予作文记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②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主要阐明“光先帝遗德”的重要性。
B.作者提出了开张圣听、陟罚臧否、亲贤远佞三条建议,其中亲贤远佞是全文主旨所在。
C.回忆先帝对两汉评价的用意是借先帝的评价,忠告后主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亲贤远佞。
D.在内政上亲贤臣,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在军政上亲贤臣,必能裨补却漏,有所广益。

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忠心耿耿的军师.关于他的故事很多,请写出两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文后题目。(共lO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祎、允之任也。
——(选自《出师表》)
(二)(乙)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①禄爵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②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
——(选自《吕氏春秋·下贤》)
【注释】①“骜”同“傲” ②霸王:霸王的事业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1)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庶竭驽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文段(一)作者回忆了三件往事,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请根据全文回答。
文段(一)中的刘备与文段(二)中的齐桓公有何共同点?请结合选文两人事例简要说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出师表》)
【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选自《后出师表》)
【注释】: ①并日而食:两天只能吃到一天的饭。②非计:不正确的计策。 ③进趋:赶快进兵。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故临崩臣以大事也    寄:            
(2)而议者谓为非计        议者: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甲文中作者先后回顾了人生中有重大影响的三件事,其目的是什么?
请从内容或形式上对《出师表》作简要评析。
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北伐的三个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12分)
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下列各组画框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盖追先帝之殊遇/或遇其叱咄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D.欲信大义于天下/愿陛下亲之信之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以”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A.不物喜,不己悲 B.策之不其道
C.屠惧,投 D.属予作文记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②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主要阐明“光先帝遗德”的重要性。
B.作者提出了开张圣听、陟罚臧否、亲贤远佞三条建议,其中亲贤远佞是全文主旨所在。
C.回忆先帝对两汉评价的用意是借先帝的评价,忠告后主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亲贤远佞。
D.在内政上亲贤臣,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在军政上亲贤臣,必能裨补却漏,有所广益。

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忠心耿耿的军师.关于他的故事很多,请写出两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出师表》节选,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③恐托付不                          ④以其咎
翻译画线句子。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用原文填空。
①选文中表明作者出身和志趣的句子是:                                 
②选文中高度概括了创业过程中的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句子是:                                    
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先自叙本志,表明自己“布衣”身份,为下文写“先帝不以臣卑鄙”作铺垫。
B.第②段一个“当”字引出六个四字句,以磅礴的气势指出这次“出师”的战略目标,使后主深信伐魏之事势在必行。
C.③④两个自然段点明全篇主旨,阐述了修明内政与北伐胜利的关系。
D.选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描写、说明,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周公吐哺
武王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祚①摄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召公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武王蚤②终,成王少,将以成周③,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成王长,能听政。成王临朝,周公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恭慎如畏然。
(选自《鲁周公世家》)
注释:①践祚:登上帝位。②蚤:同“早”。③将以成周:完成周朝稳定大业。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1)恢弘志士之气(         )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     )
(3)我之所以弗而摄行政者(         ) (4)子鲁(        )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我 之 所 以 弗 辟 而 摄 行 政 者 恐 天 下 畔 周 无 以 告 我 先 王
翻译下列句子。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2)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
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甲]文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B.[乙]文中周公因成王幼小,恐天下人反叛,于是就登上帝位。当时就有人散布谣言,说他将对成王不利。周公及时坦明心迹,勤于政事,礼贤下士,终天下大治,但最后还是迫于压力和无奈,还政于已长大的成王。
C.[乙]文中周公还政成王后,站在北面臣子的位置上态度恭敬谨慎,好像有所畏惧的样子。
D.[甲][乙]两文都首先交待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物处境的恶劣和艰辛。[甲]文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乙]文是“武王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 。

E.[甲][乙]两文中的诸葛亮、周公都是古代忠良的代表,人臣的楷模。诸葛亮辅佐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公辅佐成王,忠心耿耿,呕心沥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①币,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涓人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③。今王诚欲致④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⑤,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官而师之。士争凑⑥燕。
【注释】①厚:丰厚,用做动词。②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人员,多指宦官。③三:指很多,虚数。④致:招来。⑤见事:被任用。⑥凑:聚集,奔赴。
下列各项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苟全性命乱世;②况贤隗者乎
B.①受任于败军际;②臣闻古君人
C.①于是昭王为隗筑官师之;②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D.①遂许先帝驱驰;②天下必王为能市马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⑴先帝不以臣卑鄙 (    )                ⑵遂许先帝以驱驰(      )
⑶今王欲致士,先从隗始。(      )      ⑷天下必以王为能马(      )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士争凑燕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下列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甲、乙两文可以看出,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都是尊重要才、思贤若渴,虚心求教。
B.甲文中诸葛亮自述身世,回忆了自己自先帝三顾茅庐出山以来所经历的兴衰成败,既表明自己的忠心,又劝诫后主刘禅要任人唯贤,知人善任。
C.从乙文中可以看出,郭隗虽是一个有历史经验、娴于辞令、有从政才能的人,但他要燕王先从尊重他做起,这未免有些自傲之嫌。
D.甲文寓情于事,以情动人来达到劝谏的目的;乙文郭隗以“千金市骨”的故事来巧说燕昭公来招纳贤士。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文阅读。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
(1)躬耕南阳   (   )   (2)三臣于草庐之中(   )
(3)遂许先帝以驱驰(   )   (4)斟酌益   (   )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具体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线面题目。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 分)
(1)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深入不     (4)庶竭驽钝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文中提到的“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是作者向后主提出的第三条建议,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②③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       ,临危受命和          。(用四字短语作答)。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第③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①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②而备失势,众寡③而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④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⑤。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
(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注释】①魏武帝:曹操。  ②举州委质: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  ③众寡:人数少。④建:提出。  ⑤吴会:吴国。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到了……的时候)魏武帝南征 B.(亲自)耕于野
C.乃三(回头看)亮于草庐之中 D.乃建奇(计策)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躬耕野然侍卫之臣不懈
B.建奇策     羽、飞
C.即遣兵三万人助备光先帝遗德
D.甚敬重    先主器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
请根据选文,写出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②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③,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④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吕氏春秋•下贤》)
【注释】①稷(jì):人名。 ②乘(shènɡ):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③骜禄爵者:指看轻功名利禄的人。 ④庸:怎么。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耕于南阳 (       )            自枉屈 (        )
亦可以矣  (       )           固其主(         )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
诸葛亮“不求闻达于诸侯”和稷“骜禄爵”的价值取向对你有什么启示?
结合文意,说说【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两个文言语段,完成文后题目。(共11分)
【甲】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并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晏子患善恶不分
齐侯问于晏子日:“为政何患?”对日:“患善恶之不分。”公日:“何以察之?”对日:“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孔子闻之日:“此言也信矣,善言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进善言,则善无由入矣。”
(选自《说苑》)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1)是以先帝简拨以陛下    (    )
(2)善言进,不善无由入矣    (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乙】文中晏子说为政“患善恶之不分”。请引用【甲】文段中的话说明为政善恶不分的后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应用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