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乙】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於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着有《三国志》。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解释加线的词语。
陟罚臧否 平明之理
严闻亮卒 虽仇必赏
下面句子中加粗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太宗谓房玄龄等曰 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
B.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
C.立闻亮卒 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
D.发病而死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译文:
(2)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
译文:
请用 / 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亮 之 为 政 开 诚 心 布 公 道
【乙】文的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
答:
阅读《〈孟子〉二章》(每小题3分,共9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 |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 背叛 |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 | D.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苦 |
下列四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属予作文以记之 |
B.环而攻之而不胜杜少府之任蜀州 |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曹操比于袁绍 |
D.择其善者而从之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
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
《出师表》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陆游曾称赞〈〈出师表〉〉道:“ ” (2 分)
解释加下划线的词。
深入不毛 庶竭驽钝
以彰其咎 卑鄙 (4 分)
你能翻译下列句子吗?(4 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作者追述身世及往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6 分)
出师的战略目的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4 分)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乃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但当涉猎( )(2)蒙乃始就学( )(3)即更刮目相待( )
翻译下列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选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 )。
A.动作描写 | B.心理描写 | C.语言描写 | D.神态描写 |
《伤仲永》一文中的方仲永天资聪慧,最终成为普通人。《孙权劝学》中的吕蒙由“吴下阿蒙”,后来令人“刮目相待”。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②可以为师矣
③其不善者而改之 ④思而不学则殆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是什么关系?你赞同孔子的观点吗?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问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有所广益斟酌损益 |
B.以光先帝遗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宜开张圣听 |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解释下列语句中词的意思。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平明:
(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论:
(3)性行淑均 淑: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
(2)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翻译:
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概括诸葛亮建议刘禅怎样做才能兴复汉室。
答:
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①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②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③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佞④,损矣。”
④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⑤,月无忘其所能⑥,可谓好学也已矣。”
【注释】①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谅,诚信。 ②便辟: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③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④便佞(nìng):善于花言巧语,而言不符实。⑤所亡:自己所没有掌握的知识、技能,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⑥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
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好( ) 耻( ) 日( )
请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共两处。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文言语句。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在第②则中:
①孔子认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哪个更重要?请结合本则相关语句说说。
②在我们所学的课文中,孔子认为谁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从哪里可以知道呢?请用相关原文作答。
在第③则中,孔子的择友主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④则内容的理解。
上述四则出自 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该著作记录了 的言行。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於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
解释下列短语。
(1)卑鄙: (2)由是感激:
(3)驱驰: (4)时人异焉:
(5)益州既定: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从乙文中找出与“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对应的语句。
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这自己神圣的职责。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解释文中加线词的意思。
(1)远:( ) (2)所以:( ) (3)是:( )(4)卑鄙( )
翻译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_______________(填四个字)的建议。
文段最后一句中加点的“此”指哪两件事?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①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
②负势竞上( )
③窥谷忘反( )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两句话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对文章后四句“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补写了日光明暗的林中景致,照应“寒树”。 |
B.写峰上丛树枝繁叶茂,长势葱郁,给人以欣欣向荣的感觉。 |
C.最后以抒情作结,让人回味无穷。 |
D.结尾平稳和缓,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像的余地。 |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恢弘志士之气 | B.故不错意也 | C.欲信大义于天下 | D.将军身被坚执锐 |
加点词古今词义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B.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
C.苟全性命于乱世 | D.诚亦开张圣听 |
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将军宜枉驾顾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B.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
C.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D.是以众议举宠为督谓为信然 |
加点词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扶苏以数谏故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
B.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以光先帝遗德 |
C.性行淑均行阵和睦 |
D.丹书帛曰“陈胜王”了却君王天下事 |
加点词不属于名词用作动词的一项是
A置人所罾鱼腹中 B.轻寡人与 C.箪食壶浆 D.光先帝遗德
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性行淑均(平) 夙(早)夜忧叹 | B.中道崩殂(死亡) 平明之理(治) |
C.咨诹(询问)善道存亡之秋(秋天) | D.猥(降低身份)自枉屈斟酌损 |
益(增加)
翻译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文中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
(用原文回答或自己概括回答均可)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下面是芝麻吧里楼主落花沉香发的主题帖和二楼紫陌渊明的跟帖,请你给自己起一
个网名,然后跟帖,谈谈你的看法。(跟帖不少于50字)
【落花沉香】 《出师表》宣扬愚忠思想和“穷兵黩武”的思想,建议从中学课本中删去。
【紫陌渊明】 《出师表》文采飞扬,艺术价值很高,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让学生学习这样的名篇,不仅可以提高写作技巧,还能够了解中国历史,所以应当保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
⑴陟罚臧否: ⑵必得裨补阙漏:
⑶先帝不以臣卑鄙:
下列四个选项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B.可计日而待也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C.苟全性命于乱世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D.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文:
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是: 、 、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 (2分)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
⑴陟罚臧否: ⑵必得裨补阙漏:
⑶先帝不以臣卑鄙:
下列四个选项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B.可计日而待也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C.苟全性命于乱世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D.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文:
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是: 、 、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 (2分)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答:
课内文言文阅读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造饮辄尽( ) ②既醉而退( )
③晏如也( ) ④或置酒而招之(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求甚解”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 分)
(1)夙夜忧叹 (2)庶竭弩钝
(3)攘除奸凶 (4)斟酌损益
选出下列各项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A.元方入门不顾/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B.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C.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用文中的四个4字短语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