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①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②,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③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④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
(选自《明史》)
【注释】①外兄:表兄。②句读:古人称文词之间该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相当于现在的标点。③南英辈:指艾南英等三人,与陈际泰被合称为“临川四才子”。④经生:泛指研读经书的书生。解释文中加线的词。
(1)取而疾走( ) (2)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 )
(3)其为文 ( ) (4)无若际泰者(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
B.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
C.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
D.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
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就被父亲带到了自家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不忘。 |
B.他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大声歌唱,于是终身不忘。 |
C.他就被父亲带到了自家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大声歌唱,于是终身不忘。 |
D.他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不忘。 |
文中“ ”一句直接写出了陈际泰声名之隆,“ ”一句从侧面表明他作品之丰。(用文中原句填空)
体会下面一段话中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回答文后问题。
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上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有位学生怯怯地说:“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
(1)老师话中的意思是什么?
(2)学生话里的意思又是什么?
综合性学习活动。
某校中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以“住宅区的命名”为题进行调查。发现,过去的住宅区通常被称作“职工宿舍”“家属区”等。如今,不少住宅区有了新的命名,像“江南人家”“静水楼台”“星河家园”“公园1号”“水韵花都”“西山水岸”等。从以上有关“住宅区的命名”的调查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请参照示例,用富有一定文采的语言,对下面住宅区名称的丰富内涵进行阐释。(选作其一,2分)
① 立于净水浅溪之旁的“在水一方”。
②处于喧嚣繁华之间的“隐庐”。
示例:
筑于山边水畔的“山水人家”:“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亲近山水,融自然于呼吸之间;构筑诗意,享优雅于生活之中。
小说《红岩》出版后反响非常热烈,1964年歌剧《红岩》又获得广泛好评,尤其是主题曲《红梅赞》广为传唱。请你结合《红梅赞》的歌词,联系小说中的一个情节,分析一个英雄人物的形象。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运用:读新闻,看新闻,也能学语文。
以下文字是一位同学摘录的一段新闻,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不超过15个字)
光明乳业再次被曝出产品问题。近日有消费者反映,所购买的光明鲜奶中发现漂浮的蓝色固体颗粒物。对此,光明乳业昨日回应称,2位消费者投诉的1.5L纯鲜牛奶出现颗粒物的原因已查明,为加工时摩擦出的塑料瓶盖颗粒,目前已调整完毕。
这已经是光明乳业这家上海老牌乳企5个月内第6次被曝质量问题。6月28日,上海质监部门证实,有碱性清洁剂渗入光明优倍牛奶中,企业随后对相关批次产品进行召回。7月20日,广州市场监管部门公布,光明乳业生产的某50%减脂奶酪及125克黄油部分菌落总数超标,企业随后也对广州市场上同批次产品进行了下架回收。( 2分)
|
|
|
|
|
|
|
|
|
|
|
|
|
|
|
2012年4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调查称有些药用胶囊使用了工业明胶,这引起了消费者的不安。请你阅读下面的四格漫画,解读公众对于该事件的反应。( 2分)漫画:一双皮鞋(两只皮鞋)的再次相遇
这四副漫画讽刺了
语文活动。下面有两幅图,请选择其中一幅,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后,说说自己从图中读出了什么。(读出的内容要求准确、具体。4分)
《标准化现代汉语教程》规定,“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是以( )语音为标准音,
以( )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A 南京 南方 B天津 北方 C北京 北方 D 杭州 南方
名著阅读
①《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充满想象,汤姆在想当海盗之前,想做兵士和 ,他想象自己驾的黑色快船叫“ ”号。
②《汤姆索亚历险记》:在 “洞中历险”的过程中,汤姆表现出了聪明机智和高尚纯洁的友情,举出相关的情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小说《孔乙己》中,丁举人没有出场。假设有一天,丁举人又见到了被他打折了腿的孔乙己,丁举人会说什么?(不超过50字)
【原文链接】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帐。
(节选自鲁迅《孔乙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来,国花、国树、国鸟的评选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其中牡丹、梅花、丹顶鹤、 松柏都在候选之列。它们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很大一部分原因缘自中国古老文化赋予的象征意义。你能否在下列横线中为它们找到正确的位置呢?
(1)百折不挠 (2)雍容华贵
(3)益寿延年 (4)傲雪含香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寒食节一般在清明前一、二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 |
B.古代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其中寅为羊,未为虎。 |
C.兄弟长幼排行的次序为: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
D.古代女子成年是十五岁,称为及笄;男子成年是二十岁,称为弱冠。 |
文言文阅读
陈涉世家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
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銍、酆、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人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张楚。当此时,诛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广故数言欲亡 ___________ (2)尉果笞广 ___________
(3)会天大雨 ___________ (4)等 死 __________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起义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 。
起义的根本原因_________ ___ 。(用原文回答)陈涉准备为起义提出的策略口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选文中写陈胜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分)
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它具有哪些才能? (3分)
学校开展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活动一 从下列材料中任选一则,参照示例,探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途径。
【材料一】美国德克萨斯州有一条法令:任何酒店、餐馆都不得随意倒掉客人吃剩下的食物。将那些还可以食用的食物倒掉,就是一种犯罪。在美国,各酒店、餐馆很少倾倒食物现象。
【材料二】法国为防止粮食浪费,推出反浪费计划,从细节着手,提供节约粮食的好政策与好方法,签订全国反浪费公约,响应者众多。
【材料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古训传达的是对勤俭的倡导,对奢靡的摒弃。
【材料四】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网友们发起“不剩饭菜,晒吃光后的餐具”的“光盘行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示例:我选材料四,探究结果:运用网络等公共媒体进行宣传。
我选 ,探究结果: 活动二 下面是人们就餐桌上讲排场的现象编的顺口溜,有人反其意,另写了一则反对餐桌浪费的顺口溜,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奢华高档,才够诚意;多多点菜,才够热情;吃饱还剩,才算阔气。
经济实惠,就显真情;按需点菜,亦显热情; , 。
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分别选自鲁迅的《呐喊》和《且介亭杂文》。 |
B.《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是英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
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唐雎不辱使命》选自该书。 |
D.《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水浒》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人,中国古代著名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