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第二行“嘶哑的”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第三行中的“这”和第四行、第五行中的“这”所代表哪两种不同的情形?
第六行中的“温柔的黎明”有什么含义?
第六行中的省略号、第七行中的破折号、第十行中的省略号各代表什么意思?
文中的“土地”喻指什么?
本诗写于1938年末,是诗人亲身体验了北方广大农村灾难现实后的作品。请结合文句分析:这首诗集中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城 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释】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小题。
送给老师的歌
多少欢聚,
又多少离别,
汇集在你生命的长河……
多少忧愁,
又多少喜悦,
交织在你无怨的岁月……
日日夜夜,
你总做着希望的梦;
风里雨里,
你总唱着痴情的歌。
直到满头的青丝变成了白发,
直到每一片心田都开出花朵……
记得蒲公英和七里香
开满夏日山谷的时节,
你背着我们
一一涉过涨水的小河;
记得鲜艳的红领巾
第一次飘荡在我的前胸,
你无声的目光
传递给我多少温热;
记得母校那一片美丽的绿阴,
在绿阴下,你喃喃地说——
我爱这春天,
更爱这每一片绿叶。
啊,有多少欣慰,
有多少疼爱,
在我们即将毕业的时刻;
带着多少期待,
多少嘱托,
你把我们一一送上人生的站台,
目送着我们各自踏上远去的列车……
两行慈母泪,万缕恩师情
你用颤抖的声音鼓励着我们——
去吧,勇敢的孩子们!
向着你们明天的生活……
这首诗应用怎样的语速朗读?请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
A急促    B高亢     C舒缓       D低沉
请从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两方面赏析诗中划线句子“两行慈母泪,万缕恩师情”。
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中的老师是怎样的形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
这两句诗既是写景,又点明了时令季节。同时,通过写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春和旧年的交替,还告诉人们:新的事物是挡不住的,人应该积极向上,乐观生活。
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归园田居》)
这里的“愿”表面上是写自己的田园劳作之乐;更深层的意义是诗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他要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重新找回自我,去开创一番事业,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C.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这两句诗运用两个典故,写自己被贬归来的感触——王叔文等好友已经故去,对他们只有无尽的怀念;岁月流逝,人事全非,自己已恍如隔世之人,心中满是悲痛和惆怅。
D.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流沙河《理想》)

这里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树立理想,拥有信念,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但这一切又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所以又是一种牺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秋夜山居
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歌首句“________”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
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                                                                              
本诗抒写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诗歌写出了“小松”怎样的特征?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刺绣的目的: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
B.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
C.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图,第二幅是水中映月图。
D.尾联“送”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舟下建溪
(宋) 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0.阅读上面的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1)本诗中的客船、黄昏之月、野店、半死之枫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2)这首诗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绪?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与欣赏
(一)                          江上                                   
【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请从修辞角度对“晚云含雨却低徊”一句作点赏析。
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歌三、四句展现的画面,并分析其中蕴含的哲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儿童误认雨声来。
诗歌前两句中的“      ”和“      ”两字紧扣诗题就给人闲适、慵倦之感。
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诗歌横线处,并说明理由。(     )
A.风送幽香传十里    B.戏掬清泉洒蕉叶       C.殷勤夏雨敲莲荷
应选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两小题。
恨 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河阳,地名。末句中“司徒”即指时任检校司徒的李光弼在此大败叛军后,又急欲直捣安史之乱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诗歌首联中的“五六年”这一数量词交代了因战乱和家人分别时间之长,与颔联中的“      ”字相呼应。
“步月清宵立”、“看云白日眠”,诗歌的颈联描写了诗人夜醒昼眠这两个生活中的细节,有人说这两句描写有悖生活常理,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7~8题。
【甲】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用你自己的话解释甲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两首诗词的尾句意境相同,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李弥逊①诗《春日即事》,完成12—13题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 ①李弥逊(1085—1153)南宋苏州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十分冷落的地方。
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全诗表现作者怎样的情绪?请作简要的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羁旅诗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