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释】①黄茅岭:在湖南零陵县城西面。②垠:边界,尽头。③睥睨(pìnì):即“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墙。梁欐(lì):屋的正梁。 ④堡坞(bǎowù):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⑤箭:小竹子。⑥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⑦夷狄:古代汉族统治阶级对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⑧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⑨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

(1)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其 气 之 灵 不 为 伟 人 而 独 为 是 物 故 楚 之 南 少 人 而 多 石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③益奇而坚

④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投以小石

先帝不以臣卑鄙

B.是固劳而无用

潭西南而望

C.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环而攻之而不胜

D.是二者,余未信之

是日更定矣

(5)这两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而写的作品,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  的感情;在《小石城山记》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抒发了自己   的不平之气。

来源:2016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润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困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人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注】①囷(qūn):这里指似圆形谷仓的巨石。②斫:砍伐。

(1)用“/”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标两处)

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①黄发垂髫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尝采药至衡山  

④深入忘反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不知有汉

乃相谓曰

B.忘路之远近

水陆草木之花

C.一人便以笠自障

先帝不以臣卑鄙

D.其真无马邪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深山中有人迹,异之。

(5)【乙】文中的“开明朗然”与【甲】文中的  一词相仿。

(6)【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来源:2020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列各项中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我非子,固不知子也

B.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至于负者歌于途

C.杂然相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D.而山不加增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2)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所欲有甚于生者

C.寒暑易书,始一反焉

是焉得为大丈夫

D.甚矣,汝之不惠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来源:2019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二]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栝而羽之,镞而砥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

(选自《孔子家语》)

注释:①不揉自直:不须人力加工,它就是挺直的。②斩:用刀砍下来。③革:兽皮④栝(guā,箭尾)而羽之:(如果)把箭尾削得尖一点,再在它上面安上羽毛。⑤镞(箭头)而砥砺之:安上箭头,再把它打磨打磨。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其旨也(心意)

B.不知其善也(它)

C.岂可及乎(赶上)

D.汝何好乐(音乐)

(2)下列句中加点词与“镞而砥砺之”中“镞”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D.若士必怒……天下缟素

(3)与例句中“相”的含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两项是  

例句:教学相长也

A.刮目相待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伯乐善相马

D.相映成趣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下面两个句子在文中各比喻什么?

①南山有竹,不揉自直。

②栝而羽之,镞而砥砺之,其入不益深乎?

来源:202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秦观《龙井题名记》)

【注释】①辨才:法号元静,曾在灵隐山讲经,与下文的参寥都是苏轼的朋友。②篮舆(yú):竹轿。③天宇开霁:天空晴朗。④雷峰:雷峰塔,位于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月色入户  

②但少闲人  

③以书邀余  

④谒辨才于朝音堂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濯足于惠因涧

尝射于家圃

B.得支径上风篁岭

横柯上蔽

C.殆非人间之境

马之千里者

D.明日乃还

乃不知有汉

(3)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

(4)甲、乙两文都写了月夜之景,但写景观察的角度不同,请作具体分析。

来源: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甲】【乙】两篇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选自《史记》)

【乙】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擢:提升。③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④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⑤布:昭示。⑥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1)用“/”划分句子停顿。(划两处)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肯者死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介胄之士不拜  

②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③陛下忿选人之多诈  

④天下无冤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含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胜败乃兵家常事

B.居无何

居功自傲

C.据法应流

据理力争

D.复断之以法

无价之宝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②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5)【甲】【乙】两文塑造的人物,你更欣赏谁?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来源:2020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论语》八章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②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③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卫灵公》)

④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子张》)

⑤子曰:“君子欲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不亦君子乎?”(《学而》)

⑦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⑧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博学而笃志  

②即之也温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找出文中与“人不知而不愠”意思相近的一章,说明此章中君子具有怎样的品德?

(4)阅读⑦、⑧章,概括“君子”与“小人”有哪些不同?

来源:2020年内蒙古包头市(巴彦淖尔、锡林郭勒、乌兰察布、乌海)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委而去之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③亲戚畔之  

④故君子有不战  

(2)翻译句子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本文开篇用两个“不如”强调了“①  ”是战争中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然后借战争论述了施行 ②  的重要性。

(4)下列与选文相关的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两章》中两篇选文的结构方式不同:本文的结构是总分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构方式是先分后总。

B.孟子善用对比:本文把“多助”和“寡助”作对比,《鱼我所欲也》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

C.本文中四个“非不”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三个“莫不”(如“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都表达了强烈的肯定语气。

D.《曹刿论战》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是“得道”的表现,《陈涉世家》中“天下苦秦久矣”是“失道”的结果。

来源:2016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用“/”标出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

①肉 食 者 谋 之

②弗 敢 加 也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小惠未遍

  

②小信未孚

  

③公将鼓之

  

④再而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4)选文详略得当,详写  ,略写  ,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5)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

来源:2016年甘肃省天水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齲,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注释】①哺糟啜醨(chuò lí):吃酒糟,喝薄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念无与为乐者

念:  

②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③盖竹柏影也

盖:  

④皆可以饱

饱: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3)请自选一个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乙文中说“凡物皆有可观”“吾安往而不乐”。甲文中哪些内容可以印证这两句话?

来源: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阡陌交通  

②便要还家  

③便扶向路  

④处处志之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有致的故事。

B.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此寄托他的美好理想,又表现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

C.“不足为外人道也”,短短几个字,却能表现桃花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

D.本文以“忘路之远近”开篇,到“遂迷,不复得路”结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

(4)文中描绘了陶渊明心中理想的生活图景,春秋时期的老子也有类似的描述,试结合链接材料,指出它们的相似点。

【链接材料】

       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八十章

注:①至治之极:国家治理得好极了。②甘:美味,以为甜美。

来源: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b卷)
  • 更新:2021-0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各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怡然不动  

③俶尔远逝   

④以其境过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如其源。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溪流﹣﹣潭上感受﹣﹣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

B.文章开篇以环珮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C.第②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体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头写日光鱼影,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D.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4)作者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冷清所致,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者同时期在永州写给友人的信),探究其深层原因。

【链接材料】

[1]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2]复不乐。何者?譬如囚拘圆土[3],一遇和景[4],伸展支体,亦以为适,然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

(选自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有删节)

【注】[1]仆:对自己的谦称。[2]已:过一会儿。[3]譬如囚拘圆土;好像被囚禁在圆形围墙之中。[4]和景:温暖的日光。

来源: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a卷)
  • 更新:2021-0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本文作者是  (人名)。

(2)用现代汉翻译下面的句子。

稍稍宾客其父

(3)本文记叙了仲永从五岁就能作诗到最终“  ”的变化过程,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来源:2019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箫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百废具兴

具:

  

②宠辱偕忘

宠: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3)请从修辞的角度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4)本文“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加点的“乐”和《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来源:2018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俟其欣悦      

②媵人持汤沃灌  

③同舍生皆被绮绣  

④腰白玉之环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为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作者现身说法,对马生的殷切希望,寓于其中。

B.作者意在告诉马生,学习条件越艰苦,成就便会越大。

C.本文从得书之艰、叩问之难、奔走之劳、生活之苦四个方面讲述了作者求学的艰难。

D.本文是作者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节选部分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

(4)宋濂求学经历中体现出的哪种品质对你触动最大?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来源:2017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b卷)
  • 更新:2021-0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