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①任:推荐。②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③仕:指做官。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亭亭净植 |
植:立 |
B.有狱久不决 |
狱:案件 |
C.囚法不当死 |
法:法律 |
D.将弃官去 |
去:离开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敦颐独与之辩 |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人不知而不愠 |
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 |
杀人以媚人 |
D.乃委手版归 |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4)甲文 ,借莲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 分别表现了周敦颐 、 的特点。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宋学士濂,洪武①中以文学承宠渥②最久,后以老致仕③,每值万寿节④则来京贺,上与宴,恩数犹洽⑤.一日,与登文楼,楼峻,陟⑥级踬⑦焉。上曰:“先生老矣,明年可无来。”濂稽首⑧谢。至明年万寿节前数日,上曰:“宋先生其来乎?”盖忘前语也。久之不至,曰:“其阻风乎?”使使视之江口,不至。曰:“其有疾乎?”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上闻大怒,命即其家斩之。已而,入官。上食,孝慈⑨命左右置蔬膳于侧,上问:“后何为食蔬?”曰:“闻宋先生今日赐死,故为蔬食,以资冥福⑩。”上感悟,遽起,命驾前双马驰赦之,曰:“不及罪死。”会前使阻风钱塘江,稍得延,后使至则已绑至市矣,宣诏得免。久之,其孙慎⑪获罪,复执来京,将杀之。后复力救曰:“田舍翁请一先生尚有终始,濂教太子诸王,何无师傅之恩?且濂居家,必不知情。”乃免。
(选自明•王鏊《王文恪公笔记》,有删减)
【注】①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②宠渥:皇帝的宠爱与恩泽。③致仕:交还官职,即辞官。④万寿节:古代君主的生日。⑤恩数犹洽:依然蒙受皇恩⑥陟:登。⑦踬:跌倒。⑧稽首:跪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⑨孝慈:即孝慈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⑩冥福:迷信的人指死者在阴冥所享之福。⑪慎:人名,指宋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至明年万寿节前数日:
②孝慈命左右置蔬膳于侧:
③上感悟,遽起:
④会前使阻风钱塘江: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宋先生其来乎?
②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
(3)从文中看,皇帝(朱元璋)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他既有爱惜人才、 等优点,更有冲动易怒、 等缺点。
(4)孝慈皇后的劝谏使宋濂两次免死,她两次劝谏的方式有何不同?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记王忠肃公翱三事(节选)
崔铁
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尔翁长铨①,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乎?”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②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③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④,得二从子。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⑤。”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诺。”公屡促之,必如约。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注:①絟:量才授官②白:告诉③内:同“纳”放进④寻找太监的晚辈⑤贾(gū):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①恚而语女曰:
②内所著披袄中:
③予佐而贾:
④出珠授之:
(2)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固吝者何?
A.学而时习之 |
(论语) |
B.吾恂恂而起 |
(捕蛇者说) |
C.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
(刻舟求剑) |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核舟记) |
(3)翻译句子
①公屡促之,必如约
②但少闲人入吾两人者耳
③呼而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4)从文中概括一则实例,并据此写出王忠肃公的优秀品质。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各题。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绲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乙】
徐中行,台州临海人。始知学,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至京师,首谒范纯仁,纯仁贤之,荐于司马光。光谓斯入神清气和,可与进道。会福唐刘彝赴阙,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乃归葺小室,竟日危坐,所造诣人莫测也。父死,跣足庐墓,躬耕养母。推其余力,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晚年教授学者,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不失其性,不越其序而后已。
(选自《宋史•徐中行传》)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B.所造诣/人莫测也
C.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
D.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
(2)解释下列加点定的词语。
①主人日再食: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③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
④会福唐刘彝赴阙: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当余之从师也 |
②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 |
B.①久而乃和 |
②光谓斯人神清气和 |
C.①乃归葺小室 |
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D.①所造诣人莫测也 |
②夫大国,难测也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
(5)【甲】【乙】两文都表现了古人求学的 ,【乙】文还表现了徐中行做人行事方面的 。
客见赵王曰:“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有之乎?”王曰:“有之。”“何故至今不遣?”王曰:“未得相马之工也。”对曰:“王何不遣建信君乎?”王曰:“建信君有国事,又不知相马。”曰:“王何不遣纪姬乎?”王曰:“纪既妇人也,不知相马。”对曰:“买马而善,何补于国?”王曰:“无补于国。”“买马而恶,何危于国?”王曰:“无危于国。”对曰:“然则买马善而若恶,皆无危补于国。然而王之买马也,必将待工。今治天下,举错非也,国家为虚戾③,而社稷不血食④,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何也?”赵王未之应也。
客日:“郭偃之法,有所谓柔雍者,王知之乎?”王曰:“未之闻也。”“所谓柔雍者,便辟⑤左右之近者,及夫人优爱孺子也。此皆能乘垩之醉昏,而求所欲于王者也。是能得之乎内,则大臣为之枉法于外矣。故日月晖于外,其贼⑥在于内,谨备其所憎,而祸在于所爱。”
(选自《战国策•赵策》)
【注】①赵王:即赵孝成王。②而若:或者。③虚戾:废墟,形容田舍荒芜,人民灭绝。④血食:祭祀祖先的食品。⑤便辟:素近宠爱者。⑥贼:害,此处指日月中黑暗的部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故至今不遣 |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
B.未得相马之工也 |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
C.买马而善 |
京中有善口技者 |
D.然而王之买马也 |
辍耕之垄上 |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限两处)
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皆能乘王之醉昏,而求所欲于王者也。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
(4)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客”与赵王谈话的用意是什么。
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粟二千石以备荒,垦荒田八百余顷。给贫民牛五百余头,核黄河退地进三十余顷以赋民。
布政使刘浑成弟烂成,助妾杀妻,治如律。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汝宁知府丘度虑幼学得祸。言于抚按,调中牟。秋成时,飞蝗蔽天。幼学率民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为灾。县故土城,卑且圮。给饥民粟,俾修筑,工成,民不知役。幼学疏为河者五十七,为渠者百三十九,俱引入小清河,民大获利。给贫民牛种,贫妇纺具,倍于确山。越五年,政绩茂著。以不通权贵,当考察拾蹦迪,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日:“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今予殿,何也?”乃已。
迁湖州知府,甫至,即捕杀豪恶奴。有施敏者士族子,杨升者人奴也,横行郡中。幼学执敏置诸狱。淫雨连月,禾尽死。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御史将荐之,征其治行,推官阎世科列上三十六事,御史以闻。诏加接察副使,仍视郡事。
幼学年已七十,其母尚在,遂以终养归。母卒,不复出。天启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明年卒,年八十四矣。中牟、湖州并祠祀之。
(有删改)
【注】①抚按:官职名。
(1)下列句中的“于”与“言于抚按”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苛政猛于虎也
C.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达于汉阴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陈幼学担任确山知县时,致力于施惠百姓,积粟米二千石以备荒年,垦荒田八百多顷。
B.陈幼学任职中牟期间,率领百姓捕捉蝗虫,捉到一千三百多石,中牟最终没有出现蝗灾。
C.陈幼学不结交权贵,尽管他的儿子为他争辩,最终还是被权贵上报给朝廷。
D.陈幼学勤政爱民、秉公执法、孝顺母亲,去世后,中牟、湖州两地百姓为他立祠祭祀。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立捕治之:
②咸言中牟治行无双:
③御史以闻:
④明年卒: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幼学执敏置诸狱。
②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东 坡 居 士 极 不 惜 书,然 不 可 乞,有 乞 书 者,正 色 责 之,或 终 不 与 一 字。元 祐 中 锁 试①礼 部,每 来 见 过 案 上 纸,不 择 精 粗,书 遍 乃 已。性 喜 酒,然 不 能 四 五 龠(yuè)已 烂 醉,不 辞 谢 而 就 卧,鼻 鼾 如 雷,少 焉 苏 醒,落 笔 如 风 雨,虽 谑 弄 皆 有 义 味,真 神 仙 中 人,此 岂 与 今 世 翰 墨 之 士 争 衡 哉?
(节选自黄庭坚《题东坡诗后》)
【注】①锁试:文中指东坡任主考官近两月间,不能与外界联络。②龠(yuè)古代容量单位。③谑弄:开玩笑,嘲弄。④翰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有 乞 书 者 ②不择精粗
③书遍乃已 ④虽谑弄皆有义味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
A.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幼时记趣》
B.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晏子使楚》
C.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陈涉世家》
D.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然 不 能 四 五 龠(yuè)已 烂 醉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正 色 责 之,或 终 不 与 一 字。
译文: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译文:
(4)为什么黄庭坚称苏东坡是“神仙中人”?(用自己的话概括)
① ② 。
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A.便舍船,从口入 |
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
B.复行数十步 |
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
C.屋舍俨然 |
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
(2)有人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句没有写人,却处处见人。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行九。幼与诸兄从先外祖滋生公读书,十八归先府君。时府君年四十馀,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宾从辄满座。吾母脱簪珥,治酒浆,盘罍间未尝有俭色。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
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选自(将士铨《忠雅堂集》)
【注释】①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②先府君:指作者已逝去的父亲。③囊箧萧然:这里是“钱物都用空了”的意思。 ④铨:作者将世铨自称。 ⑤愁蹙状:愁眉苦脸的样子。⑥戚党:亲戚和乡党。 ⑦吟哦声:读书的声调。 ⑧少痊:病体略微好转些。 ⑨扑之:责打我。(铨自指)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家益落/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B. 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 先府君苟有过/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D. 听而后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母授以《礼记》《周记》《毛诗》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C.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D.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②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
(4)你如何评价母亲“垂涕扑之”的举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段中母亲的哪些行为举动是值得我们称赞的。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③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④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⑤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廪丘:地名。②说,游说。③养:供养之地。④未之以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⑤丘:孔子,名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蹴尔而与之生(用脚踢) B.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
C.孔子见齐景公(召见,接见) D.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听说)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万钟于我何加焉/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B.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行道之人弗受/辍耕之垄上
D.乡为身死而不受/景公未之以行而赐之廪丘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甲】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
B.【乙】可以作为事实论据来论证“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这一观点。
C.【乙】文中孔子不肯接受齐景公赏赐给他的供养之地,他认为“无功不受禄”。
D.【乙】文中的齐景公是一个尊重知识分子,并了解其内心需求的古代开明君主形象。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②其不知丘也亦甚矣。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姑待之 |
辍耕之垄上 |
B.至原十日而不下 |
温故而知新 |
C.遂与大夫期十日 |
与人期行 |
D.原人闻曰 |
不能称前时之闻 |
(2)请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从短文内容看,晋文公攻原的最终结果怎样?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迪?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雨中上韬光庵①,雾树相引,风烟披薄,木末飞流,江悬海挂。稍倦,时踞石而坐,时倚竹而息。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②得水而活,惟韬光道中能全有之。初到灵隐,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者,竟无所有。至韬光,了了在吾目中矣。白太傅碑可读,雨中泉可听,恨僧少可语耳。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益信声无哀乐也。
(节选自明代萧士玮《韬光庵小记》)
【注】①韬光庵,寺名,在杭州西湖。②营卫:原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这里指精气。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心乐之
②佁然不动
③益信声无哀乐也
④恨僧少可语耳
(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时踞石而坐 |
学而不思则罔 |
B.以其境过清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C.山之营卫得水而活 |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D.其岸势犬牙差互 |
其如土石何 |
(3)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大 都 山 之 姿 态 得 树 而 妍 山 之 骨 格 得 石 而 苍 山 之 营 卫 得 水 而 活
(4)翻译下面句子。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
(5)【甲】文最后柳宗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从中传达出了作者 的心情。【乙】文从“恨僧少可语耳”中流露了作者 的情绪。
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下列各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句中画线词的意思。
①从流飘荡 ②鸢飞戾天者
(2)下列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负势竞上 |
至于负者歌于途 |
B. 天下独绝 |
猿则百叫无绝 |
C. 争高直指 |
直视无碍 |
D. 风烟俱净 |
湖中人鸟声俱绝 |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景色特点;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 的人生态度。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污染和完成各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选自《礼记•学记》)
【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②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③,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④,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⑤也。”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益:增加、加深③有间:过了一段时间。④为人:作曲的人⑤《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此之谓乎 |
丘未得其为人也 |
B.弗学,不知其善也 |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 |
C.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D.学而不思则罔 |
丘得其为人,黑而长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弗食,不知其旨也。
②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3)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
B.《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C.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作者)的过程。
D.乙文孔子一直不换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
(4)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请结合乙文具体分析。
阅读《柳宗元传》节选,完成各题。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如何与母偕行(一同,一起)
B.西南绝域(阻断,与世隔绝)
C.宗元谓所亲曰(告诉,对……说)
D.时人义之(正义)
(2)下面各组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
B.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 |
受任于败军之际(《出师表》) |
C.乃出私钱赎之 |
乃入见(《曹刿论战》) |
D.裴度亦奏其事 |
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
(3)下面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禹锡终易连州”是说刘禹锡最终和柳宗元交换去连州上任了。
B.柳宗元为官,能为民办实事,比如革除地方陋习。
C.“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说明柳宗元为师水平高,指导有方。
D.本文短短两百字,却清楚的写出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方面的优秀品质,给以深刻的教益。
(4)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与刘禹锡执友,何忍捡起若是?
②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