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你和你的同学在图书馆看书,读着读着,他被书中的精彩情节所吸引,于是,不禁拿起笔来想要画下一些精彩语句,并在书旁作批注。这时,你正好看见了他的举动,你该怎么劝说?
邻居小咏今年刚满18岁,是第一批迈入成年的00后(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请仿照示例,从下列名句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写在送给他的贺卡上,并根据所选的名句写出你的祝福。
A.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示例)会当凌绝项,一览众山小:愿你勇攀人生的高峰,去领略世界的美丽和壮阔。
仿照示例,根据所给材料,用一句话写出你所得出的结论。
示例:
在马德里的监狱里,塞万提斯写成了著名的《堂吉·诃德》,那时他贫困潦倒,甚至连稿纸也无力购买。有人劝一位富翁来资助他,可那位富翁答道:“上帝禁止我去接济他的生活,惟因他的贫穷,才使世界富有。”
结论:穷困造就伟大。
材料:
当一个人的身体或心灵受到痛苦的折磨特别沮丧的时候,便常常会变得意志不坚定,成为沮丧情感的奴隶,一切行动,都会被沮丧情感所左右。这时候,你将很难有精辟、正确的见解,更不会有正确的判断。
结论:
【连贯】从下列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连贯的话,描写某人的心理活动。(80字之内)
纳罕 懊恼 无忧无虑 心旷神怡 心惊肉跳 小心翼翼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对人的成长影响很大,“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往往能影响人的一生。个人成长,离不开阅读;国家、民族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阅读。青少年时期,正是阅读的黄金时期。为鼓励同学们热爱阅读,营造学校良好的阅读氛围,学校团委会决定组建一个读书会。
(1)你是八年级1班学生王华,你想参加这个读书会,需要向学校团委会提出申请。请你写一份申请书。
(2)读书会准备举行一次以“阅读经典的收获”为主题的心得交流会。下面是交流会发言开场白的一部分,请在横线上再补写一个句子。要求:紧扣主题,选取你读过的经典名篇或名著中的人物或故事作为素材;与前面的句式保持一致,构成排比句。
读《骆驼祥子》,从祥子悲剧的一生,我了解了旧中国“使人变成鬼”的黑暗现实;读《背影》,在父亲肥胖的、蹒跚的背影中,我读出了一片深深的爱子之情; 。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因特网"下定义。
①因特网是一种新的媒体,它与19世纪的报刊和20世纪的广播、电视不同。②它跨越时空,全球一网。③它信息无限,时效性强。④它集文、图、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为一体。
"空中黔课"开课前,九年级3班班委准备发出关于居家学习的倡议,下面是倡议书初稿的部分内容。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序号①-⑧的内容中有两处不妥,请找出并修改。
"居家学习时,成长不停步"倡议书
各位同学:
①"阳光校园·空中黔课"即将开播,②同学们将开始采取在家里居家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③在此期间,自我管理很重要。④为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保证学习质量,不停下成长的脚步,⑤在此,我们向大家发出以下倡议:
⑥一、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⑦二、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每天及时解决疑难。
……
⑧同学们,以上倡议请大家务必认真执行。
九年级3班班委
2020年2月1日
家住湟水小区18楼的王阿姨经常把纸屑果皮等垃圾往楼下扔。她觉得这些东西很轻,没人看见,也追查不到自己,没什么关系。作为邻居,请你结合表格中的相关材料进行劝说。
物品 |
高空抛物杀伤力 |
鸡蛋(30克) |
从4楼抛下可把人头顶砸出肿包,从18楼抛下能砸破人头骨,从25楼冲击力足以致人死亡。 |
空易拉罐 |
15楼抛下可砸破人头骨,从25楼可致人死亡。 |
西瓜皮(巴掌大) |
从25楼抛下,如击中头部,可致人死亡。 |
铁钉(4厘米长) |
从18楼抛下能插入人的颅骨。 |
综合性学习。
"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学校将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内涵我诠释]
(1)请分别概括下面诗句所揭示的自强不息的内涵。(句式不限)
① 志向坚定,奋斗不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②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
③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活动我策划]
(2)你班响应学校号召,将开展一次演讲比赛,请你完善活动环节。
●赛前准备
①个人搜集资料,撰写演讲稿;
②小组比赛,推荐选手;
③ 。
●现场比赛
①选手依序上场,发表演讲;
② ;
③获奖选手发表感言,评委点评。
2021年5月18日,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促进"馆校结合",某班将开展以"走进博物馆"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回答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5月17日,天津南开大学博物馆借助虚拟现实(VR)技术再现了北京故宫、云冈石窟的场景,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沉浸与交互式的视听盛宴。师生在复原场景中观赏、行走与互动,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物与历史的魅力。
[材料三]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天津老城博物馆举办了主题为"红色基因代代传--甘肃省环县革命斗争史回顾展"的线上云展览。这种展览形式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促进了东西部"文博"交流。
[材料四]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是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天津博物馆推出了同款香草口味雪糕,高度还原了玉壶春瓶的祥子。这款文化创意雪糕,以一种创新的方式,使文物"活起来""走出去",博物馆以更多元的形式展现历史文化的风采。
(1)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
(2)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天津的三家博物馆开展了哪些富有创意的活动。
与劳模面对面交流后,某同学发表了一段感言。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部分,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劳动创造价值,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 没有劳动者的精心,就没有"中国制造"的精品 ; , ; 没有奋斗者的努力,就没有日益提升的国力 。劳模的辉煌成就,赢得了社会对他们的尊崇。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传承劳模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以蓬勃向上的朝气,书写无悔青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阅读下面某同学的读书摘记,并完成任务。
[摘记一]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唯一一位传染病学科的女院士。
[摘记二]李兰娟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县夏履桥村。父亲因眼疾无法劳作,全家靠母亲卖山货维持生活。初二那年,正逢困难时期,母亲决定让她辍学。正当李兰娟准备离开学校的时候,班主任突然叫住了她,问:"你自己要不要读书?"13岁的李兰娟哽咽了:"我很想读书。"班主任没让她把行李拿回家,只是给她批了一个月的假回家帮忙。母亲拿倔强的李兰娟没有办法。一个月后,性格坚毅的李兰娟又回到学校,读完了初中。
[摘记三]2003年,"非典"(SARS)爆发,李兰娟迅速行动,有效控制浙江的疫情;2020年1月18日,她向国家相关部门提出武汉必须严格"封城"的重要建议;2020年的春节,73岁的李兰娟再次临危受命,参与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1月28日,李兰娟的实验室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
(1)假如你是校报记者,即将采访李兰娟院士。请你依据摘记,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并说明设计此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2)学校团委欲向广大师生发出"向李兰娟院士学习"的倡议。请你结合摘记内容,选取任一角度,按示例形式,代表团委发起倡议。
示例:从"2020年春节,73岁的李兰娟再次临危受命,参与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防控工作"角度,发起"爱国敬业,勇于担责"的倡议。
某学校向全体同学发出了“强身健体,快乐同行”的倡议,在班级动员会上,你会如何向同学介绍你所喜爱的某项运动给自己带来的益处?请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下面。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什么是人工智能呢?人工智能(AI)是在计算机辅助下模拟、延伸甚至拓展人类智能的一种技术。人的智能主要由大脑掌握,人工智能则由电脑控制。
人工智能可回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6年,英国数学家图灵认为一个认知过程可被分解为多个单独的过程,这些过程可由特定算法来表示。图灵的这一思想奠定了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
1956年夏,在美国召开的学术会议上,科学家表示,人的多种智能行为(比如学习)可被机器模拟;美国计算机科学家麦卡锡还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一词,标志着该领域的正式诞生。
20世纪90年代,IBM公司开发出人工智能国际象棋计算机“深蓝”,它在象棋比赛中成功战胜人类世界冠军。2017年。由谷歌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围棋计算机“阿尔法狗”4:1击败前世界围棋职业九段李世石,在围棋领域做到了超越人类的智能。
“阿尔法狗”是凭什么战胜世界冠军的呢?这得益于两种学习方式: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人工智能。专家会把大量已有的围棋对局提供给“阿尔法狗”,“阿尔法狗”对大量围棋棋局进行分析,解读棋局中每一步棋的利弊,并判断当前局面获胜的概率,从而对这些棋局的各种对弈策略和方法了如指掌、烂熟于心。这个学习的过程叫深度学习。在此基础上,“阿尔法狗”还要进行至少3000万步的自我强化训练,自己与自己对弈,以获得相当丰富的实战经验。因此,“阿尔法狗”能轻松击败人类的围棋世界冠军。
这样的学习方式同样适用于医学领域。比如,科学家把近13万张涵盖2000多种皮肤病的临床图片存储在人工智能系统中,然后让其对这些临床图片进行分析。人工智能系统通过深度学习掌握各种皮肤病的典型特征,也能迅速成为皮肤科“专家”。
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的收集,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上商业通过人工智能分析用户的消费记录并推送用户喜欢的商品:警察利用智能摄像机,发现、定位、跟踪犯罪嫌疑人,执行精确和迅速的抓捕。人工智能教室、人工智能家居、人工智能无人汽车驾驶,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融入我们的生活。
(根据《科学画报》2019.6﹣7及百度百科改编)
【材料二】
2017年美国出版的《自然》杂志介绍了人类与机器的一场“较量”。人工智能与21名资深皮肤科医生开始了同场竞技:比试区分鳞状上皮细胞癌和良性脂溢性角化病,以及区分恶性黑色素瘤和良性痣。在这场比试中,人类败下阵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可完全取代医生。那些分布在患者手指、头皮上的黑色素瘤,难以用照片记录,而且人工智能对一些特殊病灶也难以辨认。
(摘编自《科学画报》2019.6)
【材料三】
小新同学看了一部现代科幻电影《我和机器人》,影片中机器人与人类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机器人顷刻间控制了整个城市。小新对人工智能的未来产生了极大的忧虑,于是,他去互联网论坛发帖求助,网友纷纷跟帖。
(1)下列对“材料一”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在计算机的辅助下,人工智能(AI)技术可以模拟、延伸甚至拓展人类智能。
B.图灵认为,可以用特定算法来表示从一个认知过程中分解出来的多个单独过程。
C.“阿尔法狗”战胜棋手李世石,表明人工智能已经在各领域超越人类智能。
D.人工智能在棋类游戏、网上商业营销和追捕嫌犯领域都能大显身手。
(2)“材料二”中的人工智能为什么能战胜资深皮肤科医生?请根据“材料一”概括作答。
(3)“材料三”中网友的跟帖,哪一条最能帮助小新化解忧虑?请说明理由。
(4)根据以上材料,发挥想象,描绘一个场景,体现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美好生活。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星期天,小林到毕升公园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毕升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
(1)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
(2)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