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选出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运动会观众席上七八年级的学生,手里拉着“狭路相逢勇者胜”“爱拼才会赢”等横幅,为运动员呐喊助威。             

B.在政府的推动下,全民阅读红红火火,出版业蓬勃发展:各类读书节不断涌现;含金量高的书出版得多了;实体书店发展的环境更好了。             

C.操场上可热闹了,同学们蹦啊,跳啊,说啊,笑啊…等等干什么的都有。

D.进入数字化时代,在阅读目的日渐功利化的冲击下,阅读该何去何从?

来源:2017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C.张伯苓先生80多年前就发出了“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D.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唐诗来……璨若星河的篇章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代代流淌。

来源:2021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7-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诗中描绘的景色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诗人虚构的?

B.石子入浅水,水花四溅,虚张声势;石子入深潭,悄无声息,不动声色。

C.在人生的旅途中,你的身边需要有三、两个知心好友。

D.“你先坐下,”她说:“我们好好谈谈。”

来源:2016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依序填入横线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①___五柳先生传①___这篇短文中写道②____“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③____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④____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

A.①书名号②冒号③问号④逗号

B.①引号②冒号③问号④逗号

C.①书名号②逗号③问号④顿号

D.①引号②逗号③句号④顿号

来源:2020年广西南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3-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上各路非遗传承人同台献技,精彩表演让现场和各直播平台的观众目不暇接,激动点赞。——这句话中加点成语运用是恰当的。             

B.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部分曾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的个人和集体代表在北京参加了《与地球卫士同行》主题活动。——这句话中标点符号运用是恰当的。             

C.即使目前对新冠病毒产生的原因尚未有定论,但不少有识之士认为其与生态环境破坏有关。——这句话有语病。             

D.初中要毕业了,班长创建了一个名为“忘年之交”的微信群,希望同学们友情长存,莫相忘。——这个微信群的命名是不合适的。

来源: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0-12-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看着眼前的白桦林,我领悟了一个道理:正与直是它们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哪棵树在生长中偏离了这个方向,即意味着失去阳光和死亡。             

B.丁香结是解不完的,它年年都有,人生中的结也是解不完的,它时常与我们相伴。可能正因如此,这世界才具有了无穷魅力。             

C.当生命中的厄运不期而至,我们是俯首屈从、自甘沉沦?还是积极面对、勇于挑战?             

D.傅庚生认为,欣赏诗歌“首宜求其旨意,次必寻其脉络,然后乃可以探骊得珠也。”

来源:2020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在上等文学作品中——尤其在诗词中——这种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可见。

B.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

C.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梦的精灵,对吗?             

D.我怎么形容自己呢?我觉得我是“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

来源: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0-12-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文括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①)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②)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侮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③)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④)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⑤)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来源:2020年广西贵港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3-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校某班级开展“星河灿烂,北斗闪耀”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板块一【科技动态】环节,某小组发布了一则科技新闻,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字数不超过20字)

       6月23日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升空。至此,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55颗卫星全部发射入网,以北斗命名的中国自主研发导航系统,正在以硬核科技的实力把“光芒”洒向中国大地、馈赠世界人民。据介绍,我国始终秉持和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发展现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国际合作,目前世界上已有半数以上国家用上了北斗系统。

(2)在板块二【科普知识】环节,某小组介绍了北斗导航系统的特点,请你把画线句子改为一个长单句,不得改变原意。

       北斗导航系统是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它由55颗卫星构成,是目前全球卫星数量最多的导航系统,也是定位精度最高的导航系统,它的定位速度也是最快的。

(3)在板块三【科技感言】环节,同学们观看了记者采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的视频,某同学撰写了一段感言,其中一处有语病,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仰望星空,北斗璀璨。②我们只看到了每一次卫星升空时的激动、喜悦,却不知这背后有太多的辛酸与挑战。③数十年、几代人,攻克了包括“原子钟”在内的无数艰难险阻,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技术创新,④北斗导航系统关乎每个人:往大了说,关乎一个国家的“信息命脉”,往小了说,关系每个人的美好生活。⑤让我们向那些为中国科技披荆斩棘的人们致敬!⑥让我们树立奉献精神,探索未知世界!

语病:第  句,修改意见:  

标点:第  句,修改意见:  

来源:2020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0-12-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丝绸之路”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①﹣②题。

       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入史册的“丝綢之路”。后来,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二者文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的历史篇章。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

①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载( zǎi)

载(zài)

B.载( zài)

载(zài)

C.载( zài)

载(zǎi)

D.载(zǎi)

载(zǎi)

②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勾

②沿

B.①勾

②延

C.①沟

②沿

D.①沟

②延

(2)同学们参观“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看到一件蜀锦展品,它来自四川成都。成都又名“锦官城”,我国  朝诗人杜甫就有“花重锦官城”的诗句。

(3)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展品的年代跨越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乐器、瓷器、织锦、刺绣等;展品涉及21个民族,表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乙]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湛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A.[甲]句号

[乙]句号

B.[甲]句号

[乙]分号

C.[甲]冒号

[乙]句号

D.[甲]冒号

[乙]分号

(4)国家博物馆举办“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展览展出的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珍藏的文物精品。如图是展览的宣传海报,上面有“殊方共享”四个字。一位同学查字典得知“殊方”的意思是“他乡,异域”。结合展览的内容,你认为“殊方共享”在这里的意思是:  

(5)下面是“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前言中的一段话。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叶形矛头,也有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黄金武士;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柬埔寨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铜鼓,也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突线钮铜铎。展览中的精美文物众多,举不胜举。  

[甲]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充分体现了这些精美文物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

[乙]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在这些精美文物的融合互鉴、交汇碰撞之中

[丙]这些精美文物充分体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

(6)学校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准备做一期与本次活动相关的推送,向同学们征集图文资料。阅读同学们的来稿,完成①﹣﹣③题。

①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碑林是中国书法的宝库。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收集的四幅西安碑林书法图片。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皇甫诞碑》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刚健坚劲。

B.<怀素千字文》的字体属于草书,连绵回绕,自由飘逸。

C.《争座位帖》的字体属于行书,结构匀整,端庄通畅。

D.《熹平石经》的字体属于隶书,体态宽扁,古朴典雅。

②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参观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路线示意图上看,丝绸之路是一条迷人的曲线,扣人心弦,使人赞叹,感人肺腑。

B.每当想到张骞、郑和、马可•波罗等奔波于丝绸之路的先贤,我的敬意就油然而生。

C.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物精品,虽然经过千百年岁月,却依然像璀璨的珍珠,弥足珍贵。

D.“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必将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奏响和平、繁荣、文明的新乐章。

③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驼铃,古道徐行,一路丝绸连

波涛,汪洋横渡,千年文明耀

A.①滚滚

②欧亚

③悠悠

④乾坤

B.①滚滚

②乾坤

③悠悠

④欧亚

C.①悠悠

②欧亚

③滚滚

④乾坤

D.①悠悠

②乾坤

③滚滚

④欧亚

来源: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B.

"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

C.

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

D.

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吗?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

来源: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盲文,完成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濯清涟而不妖   

②不蔓不枝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写法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

B.本文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C."爱莲"即爱君子之德﹣﹣这是本文的主旨。

D.本文借事喻理,借爱莲之事,喻修身之理。

(3)下面是文中画线句的另一种标点方式,请说明这种标点的合理性。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来源: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3-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学生会主席准备给同学们讲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的历史。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下列各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被园内琳琅满的珍宝震惊了,争先恐后,大肆抢夺。园内能拿走的东西,他们统统掠走[甲]实在运不走的,他们就疯狂打砸。据粗略统计,被掠夺的文物[乙]上至先秦下至清朝的各种奇珍异宝有100多万件。为了销毁罪证,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树,都化为灰。就这样,英法联军连抢带砸,使圆明园遭受了毁灭性的破。

(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分号[乙]冒号

B.[甲]分号[乙]破折号

C.[甲]逗号[乙]冒号

D.[甲]逗号[乙]破折号

(2)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结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修改: 就这样,英法联军连抢带砸的行为,使圆明园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 

来源:2018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人故居是北京的历史文化名片。参观这些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4)题。

(1)下面是名人故居分布图。请你根据提示语,判断图中[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

提示语:

《骆驼祥子》描写社会各色人物,展现北平生活画卷。

答:  

(2)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到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朝花夕拾》展品图

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规矩,说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和善良。

C.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令我肃然起敬。

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3)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记录和他未完成的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他的参观记录,在对联横线处填写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

[参观记录]

时间:2017年4月13日地点: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女神》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出版于1921年8月。《女神》开一代新诗风,是中国现代自由诗的代表作。

他还是一位史学大家,潜心研究甲骨文。

他创作的《屈原》是历史剧的先锋之作。

[对联]

上联:诗坛领袖,  新诗风,《女神》为自由诗典范

下联:话剧大家,改编老故事,《  》乃历史剧先锋

答:  

(4)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介绍名人故居的专题展览,下面这段文字是为展览拟写的前言。从上下文看,前面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后三句中有一个句子两处表达欠妥。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①盛春时节,漫步京城,吸引你的是争艳的百花,还是静穆的名人故居。②轻嗅一阵阵袭人的花香只会令你享受身心的愉悦,而徜徉于一座座名人故居,却会让你经受精神的洗礼。③走近为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李大钊,我们敬佩他的革命志向;走近为民族解放而四处奔走的宋庆龄,我们赞叹她的爱国情怀;走近为唤醒民众而笔耕不辍的鲁迅,我们钦佩他的斗争精神……④这些名人故居的静穆,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平凡人生,展示着他们的崇高精神。⑤走进故居,亲近名人,去了解他们的人生,去传承他们的精神吧!

标点符号修改:  

句子修改:  

来源:2017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位名家在感悟人生时说,生活就是两个字:苦熬。身处逆境,苦熬能够越过逆境;适逄险阻,苦熬能够战胜险阻。人生不能怕熬,要熬出精cuì_____和境界。

      熬,是一种炙热的历炼□是一种能量的积蓄。犹如小火慢煨,_____.如果没有经受得住炙烤的钢骨铁身,难免会随时散架,乃至在悄无声息中慢慢消弭。可一旦经受住了这种炙烤,便会积蓄起炙热中饱蘊的那股能量,将执着、刚强、勇敢、大度等品质融入血脉、骨髓和胸膛,从此一辈子坚强挺立、无所畏惧。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按所给拼音写出汉字,改正文中一个错别字。

骨髓:   ;精cuì:   ;正确的字是"   "。

(2)文中方框处应该填写的正确标点是   

(3)下列各句填入"_____"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A.即使火焰微小、火势温和,也炙热长久

B.不但火焰微小、火势温和,而且炙热长久

C.虽然火焰微小、火势温和,但是炙热长久

D.因为火焰微小、火势温和,所以炙热长久

来源:2020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3-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标点符号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