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10分)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学习方式之一。下图是浙江省某县级城市(图中甲)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后绘制的区域略图,表为他们统计的“1991年和2008年图示区域各类用地比重变化(%)”情况。根据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影响甲与乙(乡镇驻地)两城镇规模差异的主要因素。(3分)
(2)据表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最显著的是什么?这一变化会对城区热岛效应强度和水循环中主要环节分别带来哪些影响?(3分)
(3)考察发现,近年来该区域的黄铜矿资源被大量开采。请你用整体性的原理分析:露天开采对矿区的生态环境主要造成哪些破坏?(2分)
(4)为解决图示区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考察小组有成员提出可向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劳务输出。你赞同这种观点吗?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三峡某小流域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流域内2001年农业收入构成表。

农业总收入
种植业收入
林业收入
牧业收入
渔业收入
种植业收入比例
780.52万元
525.03万元
8.33万元
224.2万元
22.96万元
67.26 %

材料二:流域地形图。

(1)结合该流域特点,A河段主要的利用方式有          
(2)根据流域自然特征,当地农业生产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这样的农业结构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3)为实现该流域可持续发展,当地规划将该流域划分为林草区、果林区、种植业区三类农业区。请将区划类型填入下表。

区域
农业区划类型
Ⅰ(小于300米)
 
Ⅱ(300-500米)
 
Ⅲ(500米以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进京,下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丹江口水库给汉江下游带来的主要生态效益是

A.灌溉 B.航运 C.防洪 D.养殖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调入区的影响是

A.改善库区生态环境 B.控制地面沉降
C.延长航运时间 D.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引江济汉工程,是从长江荆江河段引水至汉江高石碑镇兴隆河段的大型输水工程,属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之一。渠道全长约67. 23公里,年平均输水37亿立方米,其中补汉江水量31亿立方米,补东荆河水量6亿立方米。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不能体现该工程作用的是

A.改善该河段生态环境用水 B.满足灌溉、供水需求
C.改善航运条件 D.减轻下游河段泥沙淤积

“千里长江,险在荆江。”关于长江荆江河段危险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段及所在地区地势低洼易积水 B.降水过于集中7,8月
C.“九曲回肠”河道弯曲 D.河床挖沙造成河堤不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将由中资参建的尼加拉瓜跨洋运河垒长278公里,它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可通过40万吨的大型油轮(巴拿马运河目前最大的通航吨位是7 6万吨),该运河计划2014年开工,2020年投入使用。
材料二 尼加拉瓜湖长177 km,平均宽58 km,面积8264 km。数万年前,尼加拉瓜湖是太平洋的一个海湾,后来因火山喷发,与海隔绝而成湖,在大西洋和尼加拉瓜湖之间形成了里瓦斯地峡。
材料三 尼加拉瓜示意图。

(l)分析图中区域多火山的原因。
(2)根据图中信息,为尼加拉瓜运河设计一个可行路线。
(3)筒述尼加拉瓜湖形成淡水湖泊的过程。
(4)分析尼加拉瓜运河修建的原因和建成后对尼加拉瓜经济发
展的有利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土保持区划是水土保持规划的基础,可为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管理与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读水土保持区别图,完成下列小题。

c、h、g水土保护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区域植被特征 B.区域地形特征
C.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D.区域环境人口容量

关于我国不同水土保持区水土流失的原因说法合理的是

A.a——过度放牧 B.b—一迁移农业
C.e—一过度采水 D.f——滥伐森林

d区域某地沟壑纵横,为治理水土流失采取了下图所示的农业生产模式,图中序号①②③④所示环节对应正确的是

A.坡耕地退耕还林、农田防护、坡耕地退耕还草、林间放牧
B.农田防护、坡耕地退耕还林、林间放牧、坡耕地退耕还草
C.坡耕地退耕还草、坡耕地退耕还林、林间放牧、农田防护
D.林闻放牧、坡耕地退耕还草、农田防护、坡耕地退耕还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莫桑比克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依据材料,回答(1)~(5)题。
材料一 腰果因香美可口,营养丰富,故善食者众。其生长期内要求月平均气温20—30℃,年降水量1000—1600毫米,海拔400米以下为宜。
材料二 莫桑比克及附近区域地形图

材料三 莫桑比克人口结构(2010年)
表3 莫桑比克人口结构

年龄段
0—14
15—64
>65
自然增长率
比重(%)
44.1
53
29
1.8

材料四 马普托(25.9°S,32.6°E)和利欣加(13.3°S,35.2°E)气候资料

(1)根据材料二判断,赞比西河流域开发的主要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与上游河段相比,莫桑比克境内赞比西河的水量季节变化________________。
(2)莫桑比克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人口问题突出表现为________。
(3)利欣加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马普托纬度高于利欣加,但年均温却相对较高,试分析马普托年均温高于利欣加的原因。
(4)漠桑比克被誉为世界“腰果之乡”,简述其发展腰果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
(5)莫桑比克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5%.粮食不能自给。简述该国为发展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年平均降水量为375mm,地处半湿润与半干旱的过渡地区。根据资料完成(1)~(4)题。
材料一  下图是西辽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图甲是1997年~2002年西辽河流域地下水水位变化图。
材料三  图乙是西辽河流域某村镇粮豆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图。

(1)西辽河流域地处        地区,地势        。河流一年会有      个汛期。按自然带地带性规律,流域内为温带森林带向           的过度地带。
(2)根据材料二,西辽河流域地下水的水位年际变化呈           特点,其原因是                                                                       
(3)简述西辽河流域发展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
(4)21世纪初,西辽河流域大幅度减少水稻种植面积,请分析其是否合理?并简述该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是西亚地区两个重要的国家,沙特阿拉伯盛产石油,伊朗盛产藏红花。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  沙特阿拉伯及其附近地区略图(左图)与伊朗略图(右图)

材料二 目前,沙特阿拉伯已布局了朱拜勒、延布两个大型石化生产基地。朱拜勒是石油、天然气、矿石等产地,又有方便的海路运输通道,其石化产业已形成集团化布局,以一类工业(产品为钢材、原油、化工产品等)为核心,附近是二类工业(产品为钢铁、化肥、塑料等化工产品),第三类为服务和轻工制造业,为临近企业和社区服务。延布为沙特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的最西段终点,与朱拜勒工业城一样,有充足的能源供应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1)读左图,①地的气候类型是         ,②地气候特征是         ;若七月一艘油轮从图示地区出发到中国,途经阿拉伯海时是         (顺、逆)风航行。
(2)据图判断,沙特的石油集中在     地区;藏红花产地集中分布在伊朗的    ____________地区。
(3)朱拜勒石化生产基地形成的主导区位条件是接近         ;延布石化生产基地则拥有         沿岸的深水港,所需的能源主要依靠                运输方式。
(4)分析朱拜勒石化产业集群化布局的意义。
(5)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推测和描述伊朗藏红花生长的适宜环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早期的石羊河和弱水流域面积较现在大很多,是祁连山北麓的两大水渠。
材料二: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并且两者均来自于祁连山北麓高山作用(风化剥蚀和冰川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
⑴说明祁连山北麓的沙土被搬运到黄土高原的过程。
⑵贺兰山以西的沙漠中分布着100多个盐湖,是我国西北盐区的一部分。简述该区域多盐湖的自然原因。
⑶黄土土质疏松,易发生水土流失。小丽认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弊大于利。简要说明她这么认为的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甲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图,乙图为甲图中E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回答各题。

A地附近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其开发困难的原因可能是:

A.气候干旱,水源短缺,缺乏能源支撑
B.缺少天然海港,外运不便
C.地势平坦,水能资源缺乏
D.受寒流影响,阴天日子多

D地区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比C地区更好的原因可能是:

A.C地区的阴天日子多,光照条件差
B.D地区昼夜温差更大,葡萄质量更好
C.C地区人烟稀少,市场需求量小
D.D地区冰雪融水量更大,水源灌溉更便利,单位产量更大

乙图中B河流定期改向的原因可能是:
① 全区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②全区全年高温,蒸发稳定
③E附近区域地势平坦          ④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少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同答问题。

(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左图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右图是其区域部分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 中国与南非经济互补性强。据国际在线报道,近年来南非和中国双边贸易大幅增长,2012年中国已成为南非最大贸易伙伴。中国超过美国、日本、德国和印度,成为南非的最大出口国。南非对中国出口货物主要是铁矿砂及其精矿、钻石、钢材等,同时,中国也是南非最大的进口国。南非主要从中国进口机电产品、服装及辅料、高新技术产品、纺织纱线和鞋类等商品。
(1)简述中国与南非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地理意义。(8分)
(2)右图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中离岸风对渔场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试简述其形成过程。
(3)根据图示信息描述右图中甲河流R至河口段的水文特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干燥度又称干燥指数,是指潜在蒸发量(指一时段内植物的蒸腾与地面蒸发之和)与降水量之比。左图为侠西省水系与干燥度分布图。
材料二:陕西省原煤储量和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和5%.右图为2000年至2010年陕西省煤炭转换变化图。

(1)根据左图指出陕西省34°N以北地区地势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判断的理由。(4分)
(2)根据左图分析陕西省干燥度的空间特征及形成原因。(8分)
(3)结合陕西省的位置,比较该省南部与北部地区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差异。(8分)
(4)陕西将进一步加大煤炭的转换,对此你是否赞同?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8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川省一月平均气温示意图。

材料二:
四川省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

年份
常住人口(万人)
人口性别比(男性:女性;女性为100)
0—14岁(%)
15—65岁(%)
>65岁(%)
城镇人口比例(%)
2000年
8329.10
106.98
22.65
69.90
7.45
26.69
2010年
8041.82
103.14
16.97
72.08
10.95
40.18

广东省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

年份
常住人口(万人)
人口性别比(男性:女性;女性为100)
0—14岁(%)
15—65岁(%)
>65岁(%)
城镇人口比例(%)
2000年
8642
103.82
24.18
69.82
6.1
55.02
2010年
10430
109.00
16.9
76.4
6.8
66.2

材料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到华北地区,计划2014年实现汛后通水,为满足华北日益增加的用水需求,有人建议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右图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部分区域走线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四川省一月气温分布特点,并指出其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与四川省相比,广东省在2000年至2010年间,人口变化特点有何不同,并分析该省大于65岁人口比例明显低于四川的最主要原因。
(3)丹江口水库加高大坝有利有弊,你赞同还是反对,并对此进行论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