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下图为“1993~2003年西伯利亚(即亚洲北部)沙果特湿地上空(1千米高度)空气样中CO2含量的变化观测统计图”。读图完成题。

“观测数据曲线”出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A.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CO2多
B.冬季生物呼吸作用弱,呼出CO2少
C.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CO2多
D.夏季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CO2多

分析“长期趋势曲线”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有

A.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B.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北扩展
C.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 D.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题。

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   )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B.火山、地震频发
C.荒漠化日趋严重 D.臭氧层空洞扩大

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冰川融化 B.全球变暖
C.海水膨胀 D.地面沉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2011年第九号台风“梅花”8月6日17时中心位于浙江省舟山市东偏南方向大约285公里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4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60百帕,七级风圈半径约280公里。但“梅花”与上海擦肩而过,网友调侃“梅超风”变成了“梅干菜”。

8月6日夜晚受台风影响,上海地区的风向是

A.偏东风 B.东南风
C.偏北风 D.西北风

从图中数据可知,8月6日至8日台风梅花的发展情况是

A.中心最低气压升高;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减小
B.中心最低气压升高;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增大
C.中心最低气压降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减小
D.中心最低气压降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增大

监测台风动向,一般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 B.GPS C.RS D.GPRS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山地乙处最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类型是

A.干旱 B.滑坡 C.泥石流 D.寒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28—29题。

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25—27题

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中南地区 D.华东地区

六大区域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 B.开垦梯田
C.增加城市建设 D.减少降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实验:(如下图准备装置)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温度计上原来显示温度相同)。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同样长时间下,装CO2的温度比较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该实验反映的现象是(   )

A.酸雨污染 B.温室效应
C.大气污染 D.臭氧层破坏

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大量燃烧矿物能源 ②过度砍伐森林 ③过度发展核电 ④火山喷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下列不属于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是(   )

A.多使用清洁能源 B.防止森林火灾
C.人工降雨 D.植树种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白杏耐旱怕涝。在新疆,品质最好的阿克西米西白杏产自环境恶劣的沙漠边缘地区。这种现象表明

A.环境恶劣的沙漠边缘地区适合生长优质农产品
B.环境恶劣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也能产出优质农产品
C.发展绿洲农业是应对恶劣农业生产条件的有效手段
D.农业生专门化可以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对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正确的是

A.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做好防范工作
B.发射气象卫星,消除气象灾害
C.大范围开展人工降雨,消除旱情,治理沙漠
D.将人口撤离气象灾害多发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据报道,在海啸来临前的某海滩上,一个英国小女孩根据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发现了海啸前兆,劝父母和其他人离开了海滩,使数百人免于灾难。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波浪,其波长可达数百千米,浪高达数十米。海啸来临时,必然伴随的现象是
①海面突然上升和下降 
②海水变浑浊,发出异味和异常声音 
③狂风 
④大雨或暴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地时间2012年12月2日11时54分,岛国瓦努阿图发生6.4级地震;当地时间2012年12月3日凌晨1点45分,台湾花莲发生5.1级地震;当地时间2012年12月3日,俄罗斯堪察加半岛火山喷发,大量火山灰飘向天空。图2中 表示上述现象的发生地。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三地都位于          

A.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重叠处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C.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板块的张裂地带

上述现象反映了自然灾害具有          

A.区域链发性 B.群发性和群聚性 C.渐发性 D.不可预测性

可以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的是

A.火山灰的扩散 B.地震的震级 C.震源的深度 D.灾害的损失程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地质灾害景观示意图”,完成16~17题。

反映泥石流现象的是

A.a B.b C.c D.d

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

A.a B.b C.c D.d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防治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正确的是

A.各国要制定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政策,不要去管别的国家
B.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
C.砍伐森林,满足人们对木材的需求
D.禁止燃烧排放二氧化碳的矿物燃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