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据报道,在海啸来临前的某海滩上,一个英国小女孩根据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发现了海啸前兆,劝父母和其他人离开了海滩,使数百人免于灾难。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波浪,其波长可达数百千米,浪高达数十米。海啸来临时,必然伴随的现象是                                                                              
①海面突然上升和下降 
②海水变浑浊,发出异味和异常声音 
③狂风 
④大雨或暴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情况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近代气温呈上升的趋势
B.近现代气候的变化中,1998年是气温最温暖的年份
C.近现代全球陆地降水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D.资料表明,我国大陆沿岸平均海平面呈明显的降低趋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1816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 。读图回答题。

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盛行风是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1816年大松巴哇火山的爆发使全球气温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火山灰

A.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B.对地面辐射的反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D.大气逆辐射增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地实景图。形成此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 C.气象异常 D.搬运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5-7题

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7、8月 B.甲——3、4、5月
C.乙——5、6月 D.乙——12、1、2月

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集中,多暴雨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D.气温高,蒸发量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C.暖湿——暖干——暖湿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引起其气候周期性变化的自然因子最可能的是

A.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B.黄赤交角的变化
C.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 D.人类不断破坏森林

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

A.雪线上升 B.河流汛期延长
C.海平面下降 D.作物带面积扩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                                   

A.滑坡-台风-雷暴
B.火山喷发-地面沉降-全球气候变暖
C.水土流失-山洪暴发-海啸
D.地震-山崩-泥石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 B.② C.③ D.④

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B.旱涝灾害增多
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25日22时42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省明打威群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7.2级地震,并引发海啸。10月26日晚8时左右,位于爪哇岛上的默拉皮火山开始喷发并且天空下起了“石头雨”,据此回答5-6题。
关于此次地震和火山喷发成因的叙述及所处板块边界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
B.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生长边界
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

海啸的形成原理可概括为:“俯冲板块向上覆板块下方俯冲运动,上覆板块缓慢变形,不断积累弹性能量,最终达到极限,上覆板块弹起,形成巨大水柱,向两侧传播,形成海啸。”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海啸形成顺序的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2011年第九号台风“梅花”8月6日17时中心位于浙江省舟山市东偏南方向大约285公里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4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60百帕,七级风圈半径约280公里。但“梅花”与上海擦肩而过,网友调侃“梅超风”变成了“梅干菜”。

8月6日夜晚受台风影响,上海地区的风向是

A.偏东风 B.东南风
C.偏北风 D.西北风

从图中数据可知,8月6日至8日台风梅花的发展情况是

A.中心最低气压升高;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减小
B.中心最低气压升高;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增大
C.中心最低气压降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减小
D.中心最低气压降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增大

监测台风动向,一般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 B.GPS C.RS D.GPRS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山地乙处最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类型是

A.干旱 B.滑坡 C.泥石流 D.寒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28—29题。

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25—27题

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中南地区 D.华东地区

六大区域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 B.开垦梯田
C.增加城市建设 D.减少降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实验:(如下图准备装置)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温度计上原来显示温度相同)。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同样长时间下,装CO2的温度比较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该实验反映的现象是(   )

A.酸雨污染 B.温室效应
C.大气污染 D.臭氧层破坏

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大量燃烧矿物能源 ②过度砍伐森林 ③过度发展核电 ④火山喷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下列不属于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是(   )

A.多使用清洁能源 B.防止森林火灾
C.人工降雨 D.植树种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白杏耐旱怕涝。在新疆,品质最好的阿克西米西白杏产自环境恶劣的沙漠边缘地区。这种现象表明

A.环境恶劣的沙漠边缘地区适合生长优质农产品
B.环境恶劣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也能产出优质农产品
C.发展绿洲农业是应对恶劣农业生产条件的有效手段
D.农业生专门化可以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