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皇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它(小篆)字体整齐划一,布局紧凑,笔划匀称,明显改变了六国文字那种构造繁杂,难写难认的弱点。在秦代,……由于隶书笔划平正,结构趋于合理,便于书写辨认,因此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并成为全国常用的通行字体。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国之所以在许多世纪中一直是个勤劳的但缺乏进取心的广袤地区,而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大概就是由于它的语言和文字的复杂,而不是由于任何别的可以想象到的原因。
——[英]乔·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三】 中国文字,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文字之末流,不便于识,不便于写;论其字义,则意义含糊,文法极不精密;论其在今日学问上之应用,则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论其过去之历史,则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
——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
请回答:
据材料一,促使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措施的因素有哪些?秦代文字由篆书向隶书的演进反映了文字演变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作者对中国文字的看法,你认同吗?从秦始皇“书同文”的意义和古代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两个角度谈谈你对韦尔斯观点的认识。
结合时代背景,说明材料三作者当时提出废除汉字的目的。对于包括汉字在内的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是近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素有“议会之母”的称誉。在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此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体组织形式?
(2)近代中国也蹒跚汇入民主潮流,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是什么?它体现了怎样的民主精神?
(3)请评价上述文献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
请回答:
(1)近代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使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请列举近代前期三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及战后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2)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胜利对于国内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
材料一 第三表(执行):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的听便。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民法大全》
材料三 (罗马法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
──恩格斯
请回答:
(1)哪一部法律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一中关于债务的规定体现了怎样的财产原则?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的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朱元璋在总结元亡教训时说:“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                                               
——摘自《明史》
材料三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大臣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摘自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反映的当时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为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明朝政府采取了哪些相应措施?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军需房后来发展为什么机构?其成立的直接原因?
(4)综合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极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如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药。万不能愈此病。   
——摘自梁启超《年谱长编》
材料二: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欲兴绅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自时务学堂、南学会既开后,瑚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一中的“病’’与“药”分别指什么?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其核心思想。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梁启超宣传其政治主张的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甲午战后,维新人士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
——《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
——梁启超
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思想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日维新中体现上述思想主张的措施及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很早就开始了(环境保护方面的)“作制”。《周礼》提到的有“泽虞”、“川师”等管理自然资源的职官;人们很早就设定了相关的礼仪制度来保护生物资源。战国后,人们还进一步制定法律来确保生物资源受保护。……有效地获取生产和生活资料为生存服务,适时的生产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古人认为只有顺天时,才能和天(自然)协调。而和自然协调好了才能使自己获得最大的效益。
——罗桂环《中国古代环保意识》
根据材料二,简述中国古代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重要措施?并分析古人朴素环保意识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哈佛大学图书馆内有副对联“文明新旧能相宜,心理东西本自同”,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空上的传承与交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的精神核心。孔子提出了哪些“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活动有何相通的地方?
材料二:民国成立这十年来,政治现象诚然令人呕气,但我以为不必失望。从甲午、戊戌到辛亥,多少仁人志士,实在是闹得疲筋力倦,中间自然会发生一时的惰力。但我想这时代也过去了,………从新觉悟,从新奋斗,后方的战斗力,更是一天比一天加厚。在这种形势之下,当然有一番新气象出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后方战斗力一天比一天加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当时的思想政治领域中“一番新气象”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世博会是人类文明成果荟萃的盛会。蒸汽机、电灯、电视、汽车、飞机、航天器……这些重大发明正是通过世博会传遍了世界,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曾以抚摸方式参观了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她在书中写道,如果给她三天光明,她要把最宝贵的第三天留给博物馆,对整个世界做匆匆一瞥,看人类进步的艰难曲折,看历代兴衰和沧桑之变。
——温家宝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论坛上的演讲
据材料指出,世博会给世界带来了哪些重大影响?海伦·凯勒的理想对你有何启示?   
历史经验表明,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请说明当今社会有哪些有利于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的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英法两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国家
总人口(单位: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1851年)
约1800
48%
52%
法国(1851)年
约3600
75%
25%

 
材料三 欧美城市化进程日呈强劲时,……中国洋务派从鸦片战争中以朦胧的非系统的形态,萌动着对域外文明的新知,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文教近代化。如1862年创立的北京同文馆为近代外语学之始。1865年在上海创办的机器学堂、1866年在福州创办船政学堂、1855年在天津成立的武备学堂、1907年在武昌创办的湖北省幼稚园,均开各有关教育之先河。
洋务派是域外城市文明的感知者,也是国内城市化的启动者。近代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变化之一,就是城市化的初步启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城市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法两国城市化程度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洋务运动通过哪些形式开启了中国文教近代化?并指出其意义。
(4)简述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经济、阶级结构的变化,并说说这些变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来源:湖北省武汉中学高三年级调研考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地理学家研究发现……每当寒冷期到来,就会造成北方游牧民族生存困难,从而进攻中原,继而导致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在人力作为生产力主体的古代,人口的迁移客观上加速上迁入地生产的发展。因此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就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岳麓版教材
材料二 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扬州等城市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岳麓版教材
材料三 明朝时期,一大批新兴工商业城镇兴起,仅江南苏、松、杭、嘉、湖5府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场镇就达30多个。这些地方“四方商贾辐辏”。
——岳麓版教材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概括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有哪些?(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隋朝有哪些重大工程建设?
(3)用史实说明唐朝时期扬州为什么会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
(4)结合材料和你所学知识,指出明朝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出现了什么新现象?简述出现新现象的有利因素。

来源:湖北省武汉中学高三年级调研考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生产运动)包括公私农业、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而以农业为主体。
——毛泽东《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拥军爱民运动》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农产品供求矛盾突出,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物价,保证人民的基本要求,措施之一就是发行各种票证(见上图)。1954年,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供应的命令》,自1955年开始我国粮食部首次发行全国粮票,国家对粮食及粮食制品定人定量,计划供应。90年代初,使用了近40年的粮票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使命和流通历程。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大生产运动“以农业为主体”在当时有何特殊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稳定物价除上述措施外,还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作用?  
(3)材料二中票证终止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什么政策?试概括其历史意义。
(5)你认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解决困难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来源:湖北省武汉中学高三年级调研考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由是美利坚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时(18世纪中期)“自由”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印花税法》(Stamp Act)引起了一场吞噬“我们珍爱的自由太阳的意义日食”。殖民地居民怀有“自由情结”,将自由和权利视为生活的最高价值和政治的终极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由情结”乃是殖民地居民寻求独立的深层动因。
——《美国通史·第一卷·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   
(1)在“自由”的旗帜下,生活在北美的移民通过独立战争取得了哪些民主自由权利?
材料二  1863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指出:八十七年前,我们的先辈在这个大陆上缔
造了一个新的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人人生而平等之原则。……我们要使这个国家在上帝的福佑下,获得自由的新生;我们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远不会从地球上消亡。



2,4,6

 

——《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   

  (2)依据美国内战,说明美国“自由的新生”包含哪些内容?
材料三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引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3)依据材料,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
材料四  2000年1月,克林顿在其最后的国情咨文中概括美国90年代取得的进展:“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已经创造了2000多万个就业岗位;出现了30多年来最快速的经济增长;失业率为30年来的最低水平;贫困率降到20年间的最低点;出现了42年间第一次的连续财政盈余。到下个月,美国将取得有史以来最长久的经济增长。”
——《美国经济史话》   
(4)20世纪八九十年代,里根、克林顿政府促进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措施有哪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2年,普奥联军武装干涉法国。《莱茵河军团战歌》迅速在义勇军中传开。马赛市的义勇军唱着这首战歌进军巴黎,“前进,法兰西的儿女们,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公民们,武装起来!用敌人的污血,灌溉我们的田野!……”
(1)《莱茵河军团战歌》即著名的《马赛曲》,歌中号召“公民们”起来保卫祖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法国“臣民”变“公民”的思想和政治方面的原因。
材料二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曾在议会中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德国
人只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1914年德国
殖民地面积还不到英国殖民地的1/4和法国的1/3。
(2)普法战争后,德国经济飞速发展,皮洛夫的讲话反映了德国要争夺世界霸权。这一时期除租借中国胶州湾外,德国还参与了哪些对中国的侵略行为?
材料三 要维护国联,面临一个道义上的两难:要坚持捍卫大战后的欧洲现状,就必然
违反民族自决原则;而要坚持民族自决,1919年的现状就会被打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曾评价说:“我想象不出将来有比这更能引起战争的原因了:已明确证实自己属于世界上精力最充沛、是强大的民族之一的德意志民族,居然被一群小国所包围,这些国家中的多数从来就没能为自己建立过稳定的政府,而每个国家中又都存在大批吵着要与他们的祖国统一的德意志人。”(劳合·乔治致伍德罗·威尔逊的备忘录,1919年3月25日)




 

材料四 法德关系示意图   

 
(3)综合材料三和材料四,说明法德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说明出现图五所示局面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营经济比重

项目
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工业总产值
100
0
商业零售额
约96
约4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共十五大报告》   
(1)材料一表明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了变化?
(2)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在经济方面进行了哪些成功的探索?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领域进行了哪些重大改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