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统计资料(1872一1913年)
该材料不能够说明:
A.19世纪70年代中国已经出现官僚资本 | B.近代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薄弱 |
C.甲午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 D.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 |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 )
A.工业化的实现 |
B.发展资本主义 |
C.追求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富强 |
D.实现民主政治 |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5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产业革命精神”主要追求
A.实现民主政治 | B.民族独立富强 |
C.工业化的实现 | D.发展资本主义 |
下列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以来的一种重要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种经济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实业救国”的道路越走越宽
③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夹缝中求生存
④这种命运的根源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下图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为“爱国”牌香烟设计的烟画。仔细观察画面,能得到正确的历史信息有
①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②反映了中国人民收回利权的要求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环境恶劣
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讲求营销策略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
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 |
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 |
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 |
“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但是紧张对的救亡需求带来了准备的不足,并往往忽视了对封建主义的严峻斗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很不成熟的状态下被推上历史舞台的。”这种“不成熟”的核心体现是
A.军事准备不足 | B.政治经验短缺 | C.思想理论肤浅 | D.经济基础薄弱 |
图为“中国近代产业工人人数变化统计资料”。从该资料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经济领域近代化不断发展 | B.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深化 |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到顶峰 | D.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
观察下面嘉庆、宣统年间全国各省区家庭规模户均人口比较表(部分)。
时间 省区 |
直隶 |
山东 |
山西 |
浙江 |
江西 |
嘉庆二十五年(1820) |
5.67 |
6.91 |
6.83 |
6.08 |
5.73 |
宣统三年(1911) |
5.15 |
5.49 |
4.82 |
4.25 |
4.94 |
关于表1中变化的主要背景分析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早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
C.国家政治局势变动的影响 D.近代民主自由平等思想传播
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对中国近代的大变革给出了一幅模式图。下列言论中,不符合此图要义的表述是
A.西方工业革命与中国王朝危机交会,使中国历史转向 |
B.西方国家成为宗主国,中国成为依附性的半殖民地 |
C.中国近代化过程就是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稳健发展的过程 |
D.西方侵略激发起拯救民族危亡、改造社会的强烈回应 |
186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一俟铁路建设成功……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
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 |
C.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 |
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 |
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两次高潮期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政府的支持 | B.有利的国际环境 | C.社会性质的改变 | D.民族独立的实现 |
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王夫之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
A.商品经济没有发展 |
B.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发展得不够充分 |
C.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
D.市民阶层尚未形成 |
从20世纪前二十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来看,起最大阻碍作用的是
A.封建主义的束缚 | B.帝国主义的压迫 |
C.官僚资本主义的妨碍 | D.资金、技术的缺乏 |
《中国近代经济史》记载1922年一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你选择解决这种形势采取的方法为
A.必须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
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
C.倡导创办实业,进行实业救国 |
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