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处:秦朝“焚书坑儒” |
B.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 |
D.d处:明朝思想批判的推动 |
斯塔夫理阿斯诺在《全球通史·西方扩张时的儒家世界·中国文明的连续性》中说:“……儒家世界为中国所统治……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具有内向(聚,编者注)性的社会。……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未曾中断的文明。”造成内向(聚)性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不断发展完善的儒家道德准则和思想文化遗产 |
B.普遍盛行而统一的民族语言 |
C.庞大无比的人口数量以及巨大无比的人力资源 |
D.相互隔绝而独特的地理环境 |
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
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
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
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
D.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 |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它主要着眼于儒家思想( )
A.强调“礼”的一面 | B.有“君轻民贵”的一面 |
C.主张“经世致用” | D.提倡“知行合一” |
下列对儒学发展演变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孟子提出仁政学说 |
B.董仲舒的新儒学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
C.唐代儒学发展到理学的新阶段 |
D.李贽的思想冲击了儒学权威地位 |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这四根“支柱”对于中央集权的作用不包括 ( )
A.郡县制度: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
B.尊儒制度:使儒家思想上升为官方哲学 |
C.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 |
D.国有专营制度: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保证中央财政收入 |
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
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
C.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 |
D.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
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化大革命”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B.“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
C.“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
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下面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
A.儒家思想的发展 | B.君主专制的演化 |
C.商品经济的发展 | D.传统科技的兴衰 |
唐甄在《潜书》中写道:“人君之尊,如在天上,与帝同体。”其结果是“臣日益疏,智日益蔽。”而公卿们也因为“罕得进见,”往往“于斯之时,虽有善鸣者,不得闻于九天;虽有善烛者,不得于九州。”针对这一问题当时思想家提出的对策是
A.天下之大害,君而已矣 |
B.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
C.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
D.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
与表1中数字序号①②③对应的地域搭配正确的是
表1 中国古代思想家地域分布统计表(单位:人)
时期地域 |
① |
② |
③ |
边疆地区 |
合计 |
春秋战国至北宋 |
91 |
27 |
1 |
0 |
119 |
南宋至明清 |
16 |
73 |
15 |
10 |
114 |
合计 |
107 |
100 |
16 |
10 |
233 |
——(据《中国思想零评传丛书》)
A.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岭南地区
B.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岭南地区
C.黄河流域、岭南地区、长江流域
D.岭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学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大成,其后绵延不绝,及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儒学既是安身立命之学,更是经世致用之学,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下列最符合材料信息内涵的是( )
A.儒家思想是中国社会传统的主流思想 |
B.荀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
C.大众化、世俗化是儒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
D.儒家思想强调“入世”“用世” |
某版本高中历史课本的单元内容如下,此单元内容最适合的标题是
第1课 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2
第2课 宋明理学……7
第3课 家族制度与君主政治……12
第4课 礼制规范……17
第5课 儒家文化的传播……22
A.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 B.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
C.中华文明的发展演变 | D.宗法对古代观念的影响 |
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B.“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
C.“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 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