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治国安邦,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中外思想家有的提倡“仁政”学说,有的提出“正君心”,有的主张“三权分立”。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 )
①孟子 ②朱熹 ③陆九渊 ④孟德斯鸠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与表1中数字序号①②③对应的地域搭配正确的是
表1 中国古代思想家地域分布统计表(单位:人)
时期地域 |
① |
② |
③ |
边疆地区 |
合计 |
春秋战国至北宋 |
91 |
27 |
1 |
0 |
119 |
南宋至明清 |
16 |
73 |
15 |
10 |
114 |
合计 |
107 |
100 |
16 |
10 |
233 |
——(据《中国思想零评传丛书》)
A.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岭南地区
B.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岭南地区
C.黄河流域、岭南地区、长江流域
D.岭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中国法制建设至隋唐时代,以《唐律疏义》为标志,确立了中华法系“以礼入法”“礼法合一”的特色。《唐律疏义》体现的观点是 ( )
A.道家 | B.儒家 | C.法家 | D.墨家 |
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阐述,有误的是( )
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 |
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 |
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 |
D.明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
梁启超说:「我国人无论治何种学问,皆含有主观的作用,从不肯为历史而治历史,而必侈悬一更高更美之目的,如『明道』、『经世』等。一切史迹则以供吾目的之刍狗(轻贱的工具),其结果必至强史以就我,而史家之信用乃坠地。」这一段话的意思包括
①肯定传统史学的价值与意义,认为应该加以发扬光大
②抨击讲求褒贬笔法的传统史学
③赞同道德作为历史判断的依据
④作史者应裁抑主观而忠于客观,以史为目的而不以之为手段
⑤认为传统史学有严重的缺点,应该加以改革
A.①②③ | B.②④⑤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B.“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
C.“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 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孝悌从孔子起一直被名儒大德列为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作为伦理规范广泛流传,主要源于古代中国 ( )
A.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关系 |
B.儒家“性本善”的伦理观念 |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念 |
D.“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文化抱负 |
随着社会的变迁,儒家文化自身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下列各项能够体现儒家思想与时俱进精神内涵的是:
①汉代董仲舒将“春秋大一统”融入儒家思想
②宋代儒学家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
③明清时期的儒学家将儒学神圣化
④当今为建立和谐社会充分发掘儒家思想的深层内涵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明代佛学大师憨山德清有一句名言:“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 B.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一位哲学家:“他将佛家顿悟之说施用于中国儒学的思想体系内。”黄仁宇意在强调
A.董仲舒以“君权神授”发展儒学 |
B.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儒学 |
C.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提升儒学 |
D.王阳明以“致良知”强调内心修为发展儒学 |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贤者曾留下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符合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之人之父”。要“知行合一”。
乙:“工商皆民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辟邪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王阳明、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
D.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 |
下列言论有悖于民本思想的是
A.“因民之利而利之” |
B.“兼相爱,交相利” |
C.“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
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
下列观点分别出自荀子、董仲舒、朱熹、黄宗羲。四个选项中言论(序号)与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③“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④“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A.①黄宗羲 ②荀子③董仲舒④朱熹 |
B.①董仲舒②荀子③黄宗羲④朱熹 |
C.①朱熹②董仲舒③荀子④黄宗羲 |
D.①董仲舒②黄宗羲③荀子④朱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