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处:秦朝“焚书坑儒” |
B.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 |
D.d处:明朝思想批判的推动 |
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部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此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外传播文化 | B.儒家的思想主张在欧洲曾得到普遍的推崇 |
C.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的初期 |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
下列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在今天还可取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③“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④“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⑤“宇宙便是吾心”“心外无物”
A.①②⑤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⑤ |
效仿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德国的歌德学院等,中国也在世界各地广设孔子学院,广设该学院的主要目的是 ( )
A.对外宣传儒家传统思想 | B.增加中国外汇收入 |
C.对外进行中国思想教育 | D.推动世界认识今日中国 |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它主要着眼于儒家思想( )
A.强调“礼”的一面 | B.有“君轻民贵”的一面 |
C.主张“经世致用” | D.提倡“知行合一” |
封建教育以儒学为主,由此对中国步入近代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许多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了大官 |
B.用思想统一巩固了政治统一 |
C.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D.儒家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阻碍社会进步 |
下列关于君臣关系的表述,观点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B.“夫民者,唯君者有之,为人臣者助君理之。” |
C.“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 |
D.“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
随着社会的变迁,儒家文化自身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下列各项能够体现儒家思想与时俱进精神内涵的是:
①汉代董仲舒将“春秋大一统”融入儒家思想
②宋代儒学家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
③明清时期的儒学家将儒学神圣化
④当今为建立和谐社会充分发掘儒家思想的深层内涵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明代佛学大师憨山德清有一句名言:“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 B.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一位哲学家:“他将佛家顿悟之说施用于中国儒学的思想体系内。”黄仁宇意在强调
A.董仲舒以“君权神授”发展儒学 |
B.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儒学 |
C.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提升儒学 |
D.王阳明以“致良知”强调内心修为发展儒学 |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贤者曾留下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符合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之人之父”。要“知行合一”。
乙:“工商皆民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辟邪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王阳明、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
D.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 |
下列言论有悖于民本思想的是
A.“因民之利而利之” |
B.“兼相爱,交相利” |
C.“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
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
下列观点分别出自荀子、董仲舒、朱熹、黄宗羲。四个选项中言论(序号)与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③“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④“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A.①黄宗羲 ②荀子③董仲舒④朱熹 |
B.①董仲舒②荀子③黄宗羲④朱熹 |
C.①朱熹②董仲舒③荀子④黄宗羲 |
D.①董仲舒②黄宗羲③荀子④朱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