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由此可知,运河的开凿与整修( )
A.巩固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 | B.缓解北方水资源不足问题 |
C.体现农耕文明的外向特征 | D.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转移 |
唐太宗将校猎,时收获未毕,栎阳(今陕西临潼北)县丞刘仁轨劝谏曰:“今年甘雨应时,秋稼极盛,玄黄亘野,十分才收一二,尽力刈获,月半犹未讫功,贫家无力,禾下始拟种麦。今供承猎事,兼之修理桥道,纵大简略,动费一二万工,百姓收敛,实为狼狈。”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唐朝北方旱田实行粟与冬小麦复种 |
B.唐朝北方一年两熟制已经比较普遍 |
C.唐朝时期土地休耕现象就已比较少 |
D.唐朝比较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完善 |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自南宋开始流传。至明清时期,“三日不见赣粮船,市上就要闹粮荒。”导致明清时期苏杭地区市场上出现严重“粮荒”的主要原因是( )
A.江南人口的持续增加 | B.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 |
C.京杭大运河运输功能的丧失 | D.太平天国运动对农业的破坏 |
历史学家黄宗GDP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经到了极致辉煌时期。中国的GDP在晚清时期甚至达到了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以下是对黄宗智这一观点的解读,其中最准确的是
A.晚清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较大 |
B.晚清“劳动生产率”增长,但经济总量下降 |
C.晚清“劳动生产率”增长,且经济总量上升 |
D.晚清经济的增长是以传统生产方式来实现的 |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
在一部反映宋朝时期历史的电视剧中先后出现了以下几个情节,其中明显与史实不符的是
A.高转筒车正用于灌溉田间的庄稼 |
B.几个读书人在晚上逛市场 |
C.倭寇猖獗政府下令实行“海禁” |
D.商业税收成为国库财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
阅读下表(表中之数字,表示各时代在各区域中治水事业活动之次数)。据此无法推论的是( )
省份 时代 |
陕 西 |
河 南 |
山 西 |
河 北 |
甘 肃 |
四 川 |
江 苏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湖北 |
湖南 |
云南 |
汉(公元前206~公元221年) |
18 |
19 |
4 |
5 |
1 |
|
1 |
1 |
4 |
1 |
|
|
|
1 |
1 |
隋(598~618年) |
9 |
4 |
3 |
1 |
|
|
1 |
1 |
2 |
|
4 |
|
|
2 |
|
唐(618~907年) |
32 |
11 |
32 |
24 |
4 |
15 |
18 |
12 |
44 |
20 |
29 |
|
4 |
7 |
1 |
A、经济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 B、黄河治理是古代治水的重点
C、水利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 D、从汉代到唐朝疆域不断扩大
《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豭(jiā)省声。”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 )
A.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
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
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
D.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
康熙年间的《归安县志》(归安县,今浙江湖州市)记载:“归安诸乡统力农,修蚕绩,极东乡业织,南乡业桑菱,西乡业薪竹,北乡……业蔬、靛,荻港业藕,埭溪业苎,善琏业笔,菱湖业蚕,捻丝为绸尤工。”这表明当时的归安县( )
A.较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B.农业和手工业已经分离 |
C.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工比较明显 | D.不再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
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 | B.土地集中加剧 |
C.农业技术进步 | D.海外贸易拓 |
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 )
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
B.“扬一益二。”(扬州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天下第二) |
C.“苏湖熟,天下足。” |
D.“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
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解读出的信息最恰当的是( )
①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②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③男女分工明确 ④田园生活自然悠闲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钱穆认为各种文化形成的根源是( )
A.需求差异 | B.民族差异 |
C.生活方式 | D.自然环境 |
《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礁,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与“此渠”同一时期修建的另一古代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 B.郑国渠 | C.灵渠 | D.井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