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苍,忘我苍生。”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
A.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特点 | B.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
C.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 D.小农经济的落后性 |
清代官方文书记载:雍正年间,江苏某地查出隐漏田亩十六万亩,官方追回六万亩;广东一向没有土地调查资料,“田亩之欺隐颇多,富户之悭吝更甚”;台湾一般现象则是:“种百亩之地,不过报数亩之田”。官方之所以会有这些记载,最可能的原因是( )
A.鼓励农业生产 | B.关心粮食供应 |
C.重视政府税收 | D.促进边地开垦 |
明代江南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但也潜伏着诸多的社会危机,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弘治、嘉靖年间江西的人口户数及朝廷在江西的征税统计表
时间 |
人口户数 |
官民田地 |
夏税米 |
农桑丝 |
折绢 |
秋税米 |
弘治年间(1488—1505) |
148.7万户 |
399270顷 |
86600石余 |
3970斤余 |
3175匹余 |
2560270石余 |
嘉靖年间(1522) |
130.3万户 |
398566顷 |
82965石余 |
4264斤余 |
3411匹余 |
2576888石余 |
A.明弘治、嘉靖年间农业税收方式未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B.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人口减少政府税收也相应大幅削减
C.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成为朝廷最重要的税收来源地
D.明弘治、嘉靖年间社会经济凋敝,农业衰退显著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
在《汉书·食货志》里,班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同时该书上篇概括了先秦各家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如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丘的“先富后教”,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急耕战之赏”。可见( )
A.班固对“食”与“货”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分析解释 |
B.“食”是指农业生产,“货”是指农家副业的生产 |
C.表明了作者继承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的思想 |
D.该书上篇为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全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隋唐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
A.铁犁牛耕的出现 | B.曲辕犁的出现及推广 |
C.耦犁技术的普及 | D.高转筒车的发明 |
清代初期,赋税分为地赋和丁赋,分别征收。地赋是农民交纳的地税,丁赋是百姓向政府提供的徭役折银,规定民间十六岁至六十岁为丁,按人头缴纳丁银,田赋和丁赋都是用银两折算,称为地银和丁银。雍正帝继位后,实行地丁银制,把丁赋平均摊入田赋中,按田亩纳税,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地丁银制度的推行( )
A.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
B.抑制了土地兼并 |
C.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
D.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
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江浙地区经济发展日趋缓慢 |
B.经济重心已经转向湖广 |
C.太湖流域取代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粮食主产区 |
D.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 |
明代江南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但也潜伏着诸多的社会危机,对下表解读最正确的是( )
A.明弘治、嘉靖年间农业税收方式未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
B.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人口减少政府税收也相应大幅削减 |
C.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成为朝廷重要的税收来源地 |
D.明弘治、嘉靖年间社会经济凋敝,农业衰退显著 |
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个体生产是封建农业的标志。个体生产的发展速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
A.铁农具的推广程度 | B.牛力等畜力使用程度 |
C.封建政府重视程度 | D.土地私有化发展程度 |
宋代没有田产的客户(即佃户)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按宋代法律,客户退佃离开时,地主不得阻挠。这表明宋代
A.政府户籍管理松散混乱 | B.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
C.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 D.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减轻 |
《宋会要辑稿》载:“(宋高宗时)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开垦荒闲田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这说明( )
A.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土地的大规模开发 |
B.生产技术的进步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
C.生产技术的进步增加了地主的收入 |
D.生产技术的进步并不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商朝甲骨文中有卜问天雨、卜禾(谷熟之意)的记载,如“帝令雨足年”。还有王亲自从事农作的记载,如“王黍于南”等。这些卜辞说明
A.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时期 |
B.占卜活动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 |
C.农业生产是商朝重要的经济活动 |
D.重农抑商政策从商朝开始推行 |
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钱穆认为各种文化形成的根源是( )
A.需求差异 | B.民族差异 |
C.生活方式 | D.自然环境 |
《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礁,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与“此渠”同一时期修建的另一古代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 B.郑国渠 | C.灵渠 | D.井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