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2014年腊月初八前后,我省各地普降大雪,应验了“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的谚语。这反映了我国传统科学
A.服务农业以农业为中心 |
B.建立在经验和总结的基础上 |
C.精准的预测性 |
D.在当今社会不可替代 |
先秦时期,古代中国的农耕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那么,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石器锄耕 | B.刀耕火种 |
C.铁犁牛耕 | D.机械化耕种 |
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
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 B.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 |
C.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 | D.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
《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的剧烈变动 |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
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 |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中国古代民谣:“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谣反映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
A.依赖性 | B.脆弱性 | C.封闭性 | D.优越性 |
下面是1650—1850年的世界人口变化(单位:百万)。导致这一时期世界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解读错误的是( )
|
1650年 |
1750年 |
1850年 |
欧洲 |
100 |
140 |
266 |
非洲 |
100 |
95 |
95 |
亚洲 |
330 |
479 |
749 |
A.欧洲人口的增加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B.非洲人口的下降与罪恶的黑奴贸易有关
C.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欧亚人口的增长
D.农耕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亚洲人口的增长
宋哲宗元祐元年监察御史王若叟在一道奏疏中向皇帝进言说:“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货间,借贷赒(同“周”)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这段材料说明
A.佃户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
B.佃户彻底获得了人身自由 |
C.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
D.地主与佃户开始相互依存 |
东汉时期,田庄经济规模庞大,占有大片土地、山林川泽,种植粮食、经济作物,经营手工、渔牧业;田庄拥有大量依附农民,,向庄主交租、服徭役;田庄还拥有私人武装。据此能够得出东汉田庄经济的影响是
A.古代官营手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B.古代中国农业自然经济的重要表现 |
C.古代国家分裂,中央集权的对立因素 |
D.古代封建经济发展的倒退,威胁统一 |
“闽广多种木绵(棉花),树高七八尺,叶如柞,结实如大菱而色青,秋深即开,露白绵茸然。”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A.汉代 | B.唐代 | C.宋代 | D.明代 |
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5.6亿亩、8.5亿亩、11~12亿亩。在明清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边际之地”的增加
A.根源于古代人口的持续增长 |
B.导致水土流失经济发展停滞 |
C.反映出农业的科技水平低下 |
D.体现了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 |
下面是从汉到宋的地域人口比例变化情况表。据此可知
|
黄河流域 |
长江流域 |
珠江流域 |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 |
75. 50 |
22. 90 |
! 60 |
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50年) |
6! 40 |
35. 80 |
2. 80 |
北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 |
34. 80 |
58. 40 |
6. 80 |
A.政治中心变动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B.社会稳定有利于人口增长
C.海上对外贸易超过陆上对外贸易
D.黄河流域水患致人口流失
公元前246年秦国修建郑国渠之后,其灌溉面积为4万余顷,粮食亩产达到6石4斗,而当时其他诸侯国粮食单产普遍只有1石5斗左右。这反映出( )
A.粮食在民间的价格降低 |
B.其他诸侯国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
C.秦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较大 |
D.农业发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
史籍记载,周朝在其867年的统治中,较大的自然灾害只有89次,发生次数较少;秦汉时期自然灾害明显增多,在440年中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375次,平均1.4年就发生一次。这说明
A.土地大量开垦不利于生态的平衡 |
B.国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所下降 |
C.粗放式农业经营不利于环境保护 |
D.秦汉时期不重视天人关系的探求 |
《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礁,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与“此渠”同一时期修建的另一古代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 B.郑国渠 | C.灵渠 | D.井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