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
C.中国古代农业讲求精耕细作 |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
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士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A.手工业的进步 |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
C.商品经济的发展 |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重要变革,其表现之一是( )
A.青铜农具的使用和推广 | B.出现新型灌溉工具翻车 |
C.代田法用力少而得谷多 | D.农用动力的革命性变化 |
“从它一产生就与土地兼并,贫富分化并臻而至,社会一再遭受破坏,连它本身也不能正常存在。它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国家的适度干预,需要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材料中的“它”是指( )
A.土地国有制 | B.重农抑商政策 |
C.土地私有制 | D.盐铁专卖政策 |
《后汉书》有载:(王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兴修水利促进农业发展 | B.苛政导致脆弱小农破产 |
C.铁犁、牛耕在江南普及 | D.当时农作物种类较多 |
【原创】公元前三世纪写成的《吕氏春秋》中,有《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专门讲述“农家之言”。以下对题干材料的相关理解和认识,解读明显有误的是( )
A.可以折射出古代中国对农业生产的极高重视程度 |
B.可看出此时期实现了农业耕作技术的划时代革新 |
C.体现对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极力提高生产效率 |
D.可以看出,在“经验”基础之上的农业科学发展 |
下表是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
唐 |
宋 |
明 |
清 |
河南 |
15 |
16 |
2 |
1 |
江苏 |
7 |
8 |
17 |
49 |
该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文化兴盛促进经济发展
C.经济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关规律 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敦煌出土盛唐至宋初的一首诗作:“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却是成忧恼,珠金虚满堂”。对此解读不确切的是
A.均田制的败坏 | B.土地兼并的严重 |
C.工商业者经济地位提高 | D.工商业者法律地位提高 |
公元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表明唐朝前期
A.开始实施均田制 | B.免除百姓的徭役 |
C.建立了一定的社会保障制度 | D.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
有研究表明,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
A.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 | B.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 |
C.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 | D.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
有学者认为,“家”字在商周时期具有“氏族宗庙”的含义,春秋末战国初开始具有“个体家庭”的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强化 |
B.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
C.社会政局动荡 |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交租之外,两不相问,即或退佃,尽可别图。故其视业主也轻,而业主亦不能甚加凌虐。”上述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商品经济发展 | B.农民斗争打击了地主 |
C.封建剥削减轻 | D.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
阅读下表(表中之数字,表示各时代在各区域中治水事业活动之次数)。据此无法推论的是( )
A.从汉代到唐朝疆域不断扩大 | B.黄河治理是古代治水的重点 |
C.水利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 | D.经济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 |
下列史实不属于江南经济发展现象的是( )
A.春秋时期道相孙叔敖修芍陂 |
B.隋唐时期成为粮食重要产地 |
C.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D.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