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从汉到宋的地域人口比例变化情况表。据此可知
|
黄河流域 |
长江流域 |
珠江流域 |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 |
75. 50 |
22. 90 |
! 60 |
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50年) |
6! 40 |
35. 80 |
2. 80 |
北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 |
34. 80 |
58. 40 |
6. 80 |
A.政治中心变动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B.社会稳定有利于人口增长
C.海上对外贸易超过陆上对外贸易
D.黄河流域水患致人口流失
明清时期,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福建、广东等地则利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该材料表明
A.明清时期农业以专门化生产为主 |
B.明清时期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
C.明清时期农产品商业化程度提高 |
D.明清时期农作物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
牛耕出现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并不普遍。下列为牛耕的普遍推广提供了可能的技术革新是:( )
A冶铁技术的产生 B犁铧的使用
C犁壁的安装使用 D耧车的创制
关于我国古代原始农业产生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
②生产工具的发明
③先民创造性的劳动
④自耕农的贡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 ( )。
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 | 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 |
C.原始农业出现 | D.个体小农经济出现 |
下边这幅木刻画的内容形象地反映了古代中国( )。
A.领先世界的艺术水平 |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
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
D.先进的纺织技术 |
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 )。
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
《荀子·富国篇》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这反映出古代农民提高农业产量的主要方法是
A.种植五谷 | B.精耕细作 |
C.铁犁牛耕 | D.男耕女织 |
西周初年的土地情况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西周末年诸侯国之间“夺田”、“争田”现象不断发生,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王室衰微 |
B.王室所占有的土地有加强趋势 |
C.诸侯争霸斗争激烈 |
D.土地私有制发展 |
下列有关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明清时期,农耕经济已经没落
②在经济领域已经出现新旧冲突的征兆
③重农抑商、禁海闭关政策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顺利发展
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但发展缓慢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南宋范成大诗曰:“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
B.农民过着非常富足的田园生活 |
C.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 |
D.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和蚕丝 |
杜甫描写唐玄宗开元年间的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其中对“公私仓禀俱丰实”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诗人夸大了当时社会发展的盛况 |
B.较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粮食产量高的现象 |
C.当时人口增殖,大量良田开垦 |
D.政府的官仓和地主的私囤较为丰实 |
下图是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农作图》中的一幅,这反映出( )
A.唐代在西北率先实现了生产工具的革新 |
B.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已影响到了西北地区 |
C.中国农业开始了铁犁牛耕的生产模式 |
D.土地的日益集中导致人民生活困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