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是对民众智慧和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
B.“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 |
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
D.“小满芝麻芒种谷” |
下表为“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表”,该统计表反应了
|
年代 |
案件总数 |
长工案件 |
短工案件 |
雍正 |
1721—1740 |
40 |
19 |
21 |
乾隆 |
1741—1760 |
81 |
37 |
44 |
|
1761—1780 |
93 |
43 |
50 |
|
1781—1800 |
131 |
48 |
83 |
嘉庆 |
1801—1820 |
283 |
107 |
176 |
表 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
A.鸦片战争前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B.雇工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C.农村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D.农业的雇工现象进一步发展
假如你在唐朝的贞观年间进行自主择业,你做的工作可能是
A.在“坊”里做买卖 | B.在越窑生产白瓷 |
C.在家乡购田置产,安居乐业 | D.去江西平遥,和朋友合伙兴办票号 |
余秋雨先生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请你判断一下,余先生笔下的“它”指的是
A 郑国渠 B 都江堰 C 灵渠 D 大运河
图l和图2是中国古代牛耕示意图,从图I到图2反映了
图l 图2
A.铁农具的推广 | B.犁耕技术的改进 | C.畜牧业的发展 | D.小农经济的形成 |
《汉书·食货志》载:“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材料反映了
A.农家生活自然祥和 | B.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 |
C.小农生活的艰辛 | D.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
“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荡绿。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这首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 B.商品经济发达 |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 D.农业的落后性 |
“宋……田制不立,甽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冒伪,未尝考按(不曾追究查办),故赋入之利视前代为薄。”这体现出宋代( )
A.财政困难,入不敷出 |
B.地主土地私有制得到发展 |
C.人口减少,经济倒退 |
D.农民承担的赋税更加沉重 |
右图是甘肃莫高窟壁画《农作图》中的一幅,这反映出( )
A.唐代在西北率先实现了生产工具的革新 |
B.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已影响到西北地区 |
C.中国的农业开始确立铁犁牛耕的模式 |
D.土地的日益集中导致人民生活困苦 |
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 |
B.经济重心已经转向湖广 |
C.太湖流域取代江浙成为全国粮食主产区 |
D.江浙地区经济发展日趋缓慢 |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这首古诗
A.说明当时贫富悬殊、土地兼并严重 | B.可以以诗证史,了解当时社会情况 |
C.全面反映了当时的农业和商业状况 | D.揭示当时赋税徭役沉重的历史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