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文。”依据材料可以看出,导致田制为空文的主要原因是( )
A.唐朝手工业发展迅速 | B.人口迅速增长 |
C.土地兼并严重 | D.商品经济的发展 |
“社稷”在我国古代既是国家的代称也是国家的象征,“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五谷之神。这突出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哪一特点( )
A.以农立国 | B.皇权至上 | C.以民为本 | D.土地国有 |
下图为山东出土的东汉耕耱画像石(局部),前为一农夫驱一牛一马耕地,后为一农夫驱一牛耱地(粉碎、平整已耕翻的土地)。这反映出当时( )
A.传统耕犁构造定型 |
B.耕作技术日趋完善 |
C.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 |
D.铁犁牛耕推广到南方 |
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初会痼疾。其原因是( )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 B.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 |
C.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 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 |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推动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
①铁犁牛耕的使用 ②土地逐步私有化 ③租佃经营方式盛行 ④农业生产家庭化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列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描述与右图所示相符的是( )
A.“植棉必凿井,一井可灌溉田四十亩” |
B.“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
C.“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
D.“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
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 )
A.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 | B.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 |
C.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 | D.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
由东汉太守杜诗创造,实现了供风形式的革命性变化,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种装置当时主要应用于( )
A.灌溉 | B.制瓷工 | C.冶铁 | D.纺织 |
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 )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
B.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 |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税役 |
《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实质反映了
A.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
B.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
C.国君承认了土地所有权变化 |
D.铁农具和牛耕推动生产效率提高 |
明淸时期,租佃制下的农民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不包括( )
A.采用契约纳租的方式 |
B.在选择雇主方面有更大自主权 |
C.和商品经济发生关系 |
D.自由雇佣关系取代了租佃关系 |
广东地区在唐朝时“岭南之田,所种惟稻”,到了清朝前期,“乡民以种稻收薄,故为它种(棉花、甘蔗、桑树)以为利。”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
B.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
C.小农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
D.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