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欧阳文忠公全集》载:“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役之,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由此可见自耕农(小农)经济生存的不利因素是( )
A.封建国家的沉重赋役 | B.自然灾害的影响 |
C.封建地主的土地兼并 | D.小农经济的脆弱 |
图一是商周时期的骨耜,图二是魏晋墓砖画——牛耕图。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 )
A.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 B.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
C.经济结构的变化 | D.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
下图是对我国古代经济一次重要转变的描述,这一转变( )
A.铁犁牛耕的使用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前提条件 |
B.标志着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形成 |
C.奠定了我国古代产业结构的基础 |
D.以井田制为基础 |
明代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福建、广东等地则利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材料说明
A.明朝农产品商业化程度较高 |
B.明朝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
C.明朝农业以专门化生产为主 |
D.明朝农作物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
宋代,典卖土地、房屋的现象十分普遍,所谓“典卖”,是指将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出典给他人,收取一定的典价,在约定期限内原价赎回。典卖者大多数是贫困农民。据宋代朱晦庵等人编的《宋本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当时“豪民图谋小民田产”,出典人要求回赎典物时,“则迁延月日,百端推脱”,辗转数月,已经到了赎典截止的期限,使得出典人终无赎回之日。而宋律规定只有典契证验显然者,才允许业主收赎。这说明( )
A.豪强利用典卖规则漏洞抢夺农民利权 |
B.典卖实际上是把财产的所有权实行转让 |
C.典卖是当时豪强掠夺农民的主要方式 |
D.通过典卖,强化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
有学者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这说明此时中国( )
A.经济总量与劳动生产率在增长 |
B.经济总量在世界处于落后地位 |
C.经济增长以传统的方式来实现 |
D.经济类型和总量实现新的突破 |
《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初税亩。”具体方法是“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这实质上表明当时( )
A.周天子加强对土地的控制 | B.诸侯权力增强 |
C.税收制度得到国家确认 | D.土地私有权得到认可 |
有学者认为,“家”字在商周时期具有“氏族宗庙”的含义,春秋末战国初开始具有“个体家庭”的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法制的强化 | B.“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C.社会政局动荡 | D.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
《盛泽》诗云:“吴越分歧处,青林远接树。水乡成一片,罗绮走中原……人家勤耕作,机杼彻黄昏。”这反映出当时农村( )
A.商品农业已相当发达 | B.妇女成为小农经济的支柱 |
C.小农家庭生产呈现多样化 | D.耕织结合是主要经营方式 |
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以下有关均田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井田制相类似,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
B.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生产积极性提高 |
C.该制度下的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个体农户耕作 |
D.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土地私有,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
《论衡》中提道:“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直接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人定胜天”的思想 | B.“靠天吃饭”的观念 |
C.“广种薄收”的弊端 | D.“地无遗利”的思想 |
“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上述耕作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 B.铁犁牛耕 | C.耜耕 | D.耦犁 |
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到清代乾隆皇帝时,1741年突破l亿,1776年达到2亿,1790年超过3亿。发展到道光皇帝时的1834年突破了4亿人口,这种人口的大量增长对中国来说( )
A.对传统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
B.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
C.是长期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
D.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