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的这首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发展 B.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
C.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力的提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旧中国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红……”(摘自《墨子》)在以下选项中,与这一现象相符的是()
①早在旧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②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③不断改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④具有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应劭《风俗通义·佚文》述:“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材料表明

A.牛耕在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B.牛耕在当时开始出现
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 D.农耕经济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苦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A.自耕农式经营 B.雇工式经营 C.田庄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一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行均田制的直接受益者和最终受益者是                                                 

A.地主.国家 B.农民.地主 C.农民.国家 D.国家.地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陇亩,夕贸市廛(产)”的积极作用是

A.佃农获得了生产的自主权
B.佃农与地主的依附关系消失
C.佃农获得产品的完全支配权
D.佃农与市场发生联系,获得实际利益,积极性提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②“秋七月,初税田”
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  ④“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时,“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地主与佃农之间,“交租之外,两不相问”。此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A.地主与佃农间存在雇佣关系 B.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
C.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 D.租佃制抑制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北京青年报〉〉消息:中国古代的文献里从来没有“丝绸之路”这个名称,沿途客商皆是以马粪和枯骨为路标进行探险式穿越。当年唐僧在此进行生死穿越时不可能见到的文明现象是                              

A.丝绸,青瓷 B.青花瓷,活字版佛经
C.纸张,铁犁 D.土耳其地毯,吐鲁番坎儿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C.各国的税制改革 D.小农经济的出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