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清时期我国经济、社会都曾出现变革的趋势,其共同特征主要体现在( )
A.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较高 |
B.各地区经济联系空前加强 |
C.出现资产雄厚的商人群体 |
D.“重农抑商”的思想与“工商皆本”的现象并存 |
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原始农业阶段采取的耕作方式是 ( )
A.刀耕火种 | B.石器锄耕 | C.铁犁牛耕 | D.休耕 |
《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的记载,《礼经》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籍田礼”和“亲蚕礼”。这表明( )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 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 |
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 | D.统治者“以民为本” |
从隋唐到明清,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主要反映了
A.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 B.农业生产商品化趋势的加强 |
C.农村耕地面积的扩大 | D.农业专业生产区域的形成 |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应该出现在
A.原始社会晚期 | B.商周时期 | C.春秋战国时期 | D.秦朝 |
李绅的《悯农》诗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造成诗中自耕家境遇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 B.没有土地,无偿为地主劳动 |
C.封建国家沉重的赋税剥削 | D.家里人口过多,入不敷出 |
下列对中国封建社会“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 B.引起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局势动荡 |
C.封建统治者通过采取措施得以根本解决 | D.政府往往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 |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
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
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该诗反映的现象是
A.商人经商获利刺激农民弃农经商 | B.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
C.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 | D.唐朝商业繁荣,农业落后 |
唐朝诗人张籍写道:“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这反映了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
A.多次战乱,人口南迁 | B.少数民族政权开发南方 |
C.两晋时期在南方的开发 | D.民族融合 |
就说明“至迟到春秋末期,我国已经开始用牛耕地”而言,下列论据中说服力最小的是
A.考古发现的反映春秋时期牛耕的文物 |
B.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出现的“牛”与“耕”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名字 |
C.战国初期的典籍中关于春秋时期“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牛)为畎亩之勤”的记载 |
D.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关于“叔均(传说中人物)是始作牛耕”的记载 |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
A.井田制得以恢复 |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 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
春秋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此处的“田”属于( )
A.自耕农私有土地 | B.地主私有土地 | C.君主私有土地 | D.国有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