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事业是农业的命脉,据下图所提供的信息,该水利工程的名称是
水利工程地理位置图
李冰父子二王庙图 水利工程风景图
A.郑国渠 | B.灵渠 | C.都江堰 | D.大运河 |
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 B.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 |
C.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 | D.当时的纺织材料有麻和丝 |
下列能准确反映古代区域文明发展状况的有
①文明区域间相对封闭,基本处于隔绝或完全隔绝的状态
②各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
③区域文明发展的地域性和独立性特征相当明显
④区域文明发展的水平参差不齐
A.①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农用动力和农业耕作方式发生变化 ②小农经济开始出现
③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化 ④“工商食官”
⑤铁制工具开始在农业上使用
A.①②④⑤ | B.①②③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④ |
2008年,中国政府将清明节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清明节原本是
A.纪念庆贺节日 | B.岁时农事节日 | C.宗教祭祀节日 | D.西方传统节日 |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土地制度是
A.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 B.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
C.封建君主土地私有制 | D.封建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
成语五谷不分,出自《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对此你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原始畜牧业出现 | B.原始农业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 |
C.当时的主要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 | D.我国主要农作物品种已经基本具备 |
关于下列两张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A.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并推广 |
B.从耦犁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经相当完善并为后世沿用 |
C.铁犁牛耕是唐朝以后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
D.耕犁不断完善的根本原因是劳动人民的技术创新 |
我国用十二生肖纪年的开始至少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因其通俗、方便又具有趣味性,所以一直沿用至今。清代赵翼在《陔余丛书》中指出:“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免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这种说法认为十二生肖纪年法的形成是
A.我国古代各民族间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交流和民族融合的结果 |
B.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 |
C.我国古代天干地支纪年法的一种表现形式 |
D.古代中外文化和社会生活交流的结果 |
三国时期,促进江南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①大批北方农民南迁 ②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相对安定
③少数民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④翻车等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和使用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①铁器牛耕使用渐广 ②民族间不断融合
③诸侯政权并立趋向统一 ④中外联系不断加强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