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明代《天工开物》一书插图。可见当时
A.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 B.精耕细作方式继续沿用 |
C.畜力成为农耕的新动力 | D.筒车开始应用于农业灌溉 |
《大清律例》规定: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这一规定使得原本集中的土地化整为零,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源在于
A.大户人家人口繁多 | B.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
C.世家大族纠纷不断 | D.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
北宋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A.自耕农式经营 | B.雇佣式经营 | C.田庄式经营 | D.租佃式经营 |
(2011年福建省文综14)下图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
①自然经济解体 ②家庭手工业发展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 | 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
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 | D.我们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
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 B.流民问题严重 | C.土地兼并缓和 | D.自耕小农衰退 |
福建省福清县王氏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筷子)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因素有
①血缘亲情产生的凝聚力 ②传统的孝义观念③政府的提倡和干预④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
C.中国古代农业讲求精耕细作 |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 B.流民问题严重 |
C.土地兼并缓和 | D.自耕小农衰退 |
东汉章帝建初元年诏令:“流人欲归本者,郡县其实禀,令足还到,听过止官亭,无雇舍宿。长吏亲躬,无使贫弱遗脱,小吏豪右得容奸妄。”这说明当时( )
A.地方政府的勤政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
B.最高统治者希望从根本上解决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兼并问题 |
C.王朝采取措施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
D.自然经济遭到巨大破坏 |
关于“五谷”,古代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种:最初流行的说法是指麻、黍、稷、麦、菽,而后来最流行的说法是指稻、黍、稷、麦、菽。较早流行的“五谷”中无“稻”,主要原因在于( )
A.水稻的发现较晚 | B.最初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
C.稻是古代主要的经济作物 |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
据统计,两宋时期每一劳动力平均单位产量为1020斤,而11—13世纪的英国,这一数据仅为239斤。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英国推行圈地运动导致了农业生产落后 |
B.重农抑商比重商主义更有利于农业发展 |
C.宋代冶铁技术的改进促使了亩产量提高 |
D.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一度处于领先地位 |
《旧唐书·食货上》载:“武德七年,始定律令……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材料表明唐代均田制
A.承认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 B.实质上是地主土地所有制 |
C.有利于土地与劳动者的结合 | D.有利于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位期间,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体现了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 | B.武则天时期实施重农抑商政策 |
C.唐朝加强对农业的技术指导 | D.古代农业在唐朝已经基本定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