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种好稻好,娘好囡好”,“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以上五则农谚反映了( )
A.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 B.劳动人民懂得尊重自然规律 |
C.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 | D.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其根本原因是( )
A.新的生产关系的推动 | B.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
C.统治者鼓励垦荒的措施 | D.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 |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
战国时期,《国语·齐语》记载:“恶金以铸锄、夷、斤、斸,试诸壤土。”这一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A.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 B.“刀耕火种”的农业技术 |
C.铁制农具的生产和使用 | D.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革 |
中国古代商人在致富后往往购买田地,成为地主,即“以末致财,用本守之”,这种现象
A.活跃土地买卖,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 B.加剧土地兼并,造成社会动荡 |
C.实现规模经营,推动生产力的提高 | D.实现角色转换,提高商人地位 |
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政治体制方面呈现出“民主与专制”的明显差别,形成这一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文化传统不同 | B.经济活动方式不同 |
C.地域位置差别 | D.人口数量不同 |
“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精耕细作的传统 |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
C.人口的压力 |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
下图为我国古代关中地区水利图,下列关于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片中的地域为战国时期郑国统治范围 |
B.图中“河水”为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 |
C.图中的三条人工河道主要用于军事目的 |
D.秦汉时期我国已经高度重视农业水利事业 |
下图是唐代初期文物“敦煌张文信租田契”的抄件片段。据此可知当时
A.土地租佃在全国普遍推广 | B.农耕经济开始向河西走廊扩展 |
C.一些经济活动蕴含着契约意识 | D.均田制已经被迫彻底废弃 |
在苏北农村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这首民谣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 |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
《新唐书》载:“授田之制,丁及男年十八以上者,人一顷,其八十亩为口分,二十亩为永业;……寡妻妾三十亩,……工商者,宽乡(地广人稀的地方)减半,狭乡不给。”下列对这一土地制度认识错误的是
A.授田依据主要是性别和年龄 | B.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可自由买卖 |
C.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重农抑商 | D.这一土地制度在唐朝后期废弛 |
唐宪宗时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计天下方镇48道,申报户数224万有余(很多藩镇未报户口)。其中所谓“东南纳税八道”,其户数已占到全国申报户数58.3%。这表明
A.南方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 B.中国经济重心在唐朝完成南移 |
C.京杭大运河成为朝廷的生命线 | D.唐朝时中原人口大量向南迁移 |
“耒”是传说中神农发明的农具,人们约定俗成地将“耒”作为与农具有关的字的部首。常见的有“耕”(用犁松土)、“耘”(田地除草)、“耦”(两人或两牛并耕)、“耧”(播种工具)等等。通过这些汉字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
A.重农抑商政策 | B.农业生产技术 |
C.土地私有制度 | D.农业管理方式 |
夏威夷大学教授杰里•本特利著的《新全球史》中写道:“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时期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A.井田制 | B.封建土地私有制 | C.农民土地私有制 | D.均田制 |